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趙黎浩 通訊員 朱維靜
清晨的松山薄霧散開,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臘勐鎮松山腳下的大埡口村里新開的咖啡屋飄出陣陣醇香,店主楊金花正熟練地研磨著咖啡豆,濃郁的焦糖香氣彌漫在空氣中,“這是今年新出的烘焙豆(中度),豆子都是村里鄉親們種的。”她笑容里透著自豪。
今年30歲的楊金花是土生土長的臘勐人,大學畢業后,她一直在外打拼,前幾年的時候,每逢返鄉,看到家鄉漫山遍野的咖啡卻只能作為原料低價外銷,她的心里總不是滋味。“我們臘勐的海拔、氣候和土壤天生適合種咖啡,但大家辛苦一年,利潤大頭都被收購商拿走了。”
但隨著近年來龍陵縣持續推動咖啡產業升級,“龍陵高海拔精品咖啡”品牌不斷被打響,當地也支持返鄉創業,2024年,楊金花與表弟楊金增一拍即合回鄉在松山腳下租下一棟老宅,歷經半年多的籌備,開起了村里第一家集咖啡展示、品鑒、銷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體驗中心。
走進咖啡屋,細節處處透著匠心,松山松木打造的吧臺,菜單上標注著每一款咖啡豆的產地——松山村、大埡口村……這些臘勐本地咖啡種植村的名字被鄭重寫下。店里所使用的豆子多為云南省咖啡豆生長的最高海拔區域松山村自產的“松山1887精品咖啡”系列豆子,“松山的咖啡就該有松山的名字,我們想讓更多人知道——松山1887精品咖啡。”楊金花向記者介紹時,眼里閃著光。
這里的每一口咖啡,都是對高海拔地區獨特氣候與土壤條件的完美詮釋,臘勐的咖啡豆均勻飽滿、光澤鮮亮,具有濃而不苦、香而不烈、油脂豐厚、果酸味濃的獨特風味。楊金花說:“離開臘勐這些年,喝過很多咖啡,但最想念的,還是松山腳下這一口。它不像那些進口豆子那么‘乖’,而是帶著點野性,酸里藏著果香,苦后又有回甘,就像我們山里人的性格,直來直往,但越品越有味道。”
臘勐種植著4200余畝咖啡,咖啡鮮果產量年產量3800噸,僅去年就實現總產值3000余萬元,龐大的咖啡產量和1887米海拔醞釀出的獨特風味讓這里被更多人知曉,近年來,當地還通過舉辦咖啡文化節、建設標準化加工廠等措施推動咖啡產業鏈延伸,吸引了越來越多像楊金花這樣的本地人或是外鄉客來嘗這杯“松山味”,咖香成為了這里引流留客的又一“流量密碼”。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