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學“紅心向陽”實踐隊于7月7日至9日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博雅學校開展文化支教活動。這支青春隊伍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以“中國結藝”與“民間剪紙”為雙翼,帶領數十名小學生親手觸摸剪紙,體驗指尖上的華夏智慧。
支教課堂瞬間鮮活起來:柔韌的紅繩在孩子們略顯笨拙卻認真的指尖纏繞、穿梭,逐漸顯現吉祥結雛形;小小剪刀謹慎游走于紅紙邊緣,紙屑紛飛如蝶,轉瞬綻放出窗花圖案。博雅學校的一位學生展示著自己的作品,她高舉一個略微松散卻充滿成就感的中國結:“老師教我時好難!但做出來紅彤彤的,掛在書包上,大家都問我哪里買的呢!”
圖為博雅小學女生展示剪紙習作
實踐活動負責人、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學生彭新蕾特別強調文化滋養的根基價值:“與其灌輸技巧,不如讓孩子們在編織、剪刻中體味耐心與合作。一條繩結凝聚專注力,一方剪紙萌生文化自信。”她發現孩子們由初學時的急切嘗試,逐步沉淀為完成作品后的滿足感。
圖為志愿者指導學生制作中國結
為期兩周的支教,孩子們收獲的不只是手中的中國結或剪紙作品,更是對自身創造能力的驚喜認同與文化歸屬感的悄然生根。教室窗框上新貼的學生剪紙在日光下躍動,成為這個夏天最動人的印記。
湘潭大學“紅心向陽”實踐隊以紅繩與剪刀為媒,在少年心靈中播下守護的種子。這次深耕非遺土壤的實踐,在薪火相傳的脈絡里清晰傳遞:代代接力之間,民族記憶方能真正躍動于孩童指尖,于時光流轉中歷久彌新。(通訊員 張居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