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化姓)今年28歲,是一位美食達人,頓頓燒烤配啤酒,下班后最愛躺沙發打游戲。
近日,他像往常一樣,晚上點了份炸雞和奶茶當作宵夜犒勞自己。然而,熟悉的滿足感沒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持續加重的胸悶、壓榨感,仿佛一塊巨石死死壓在胸口,連呼吸都變得困難。他以為只是吃撐了或是胃病犯了,熬了10個小時才來到奉化區中醫醫院就診。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包圖網
醫生一聽癥狀持續10小時未緩解,結合小王年輕卻明顯肥胖的體型,以及他自述“平時就愛吃重口味宵夜,體檢一直有高血脂但沒當回事”的情況,立刻高度警惕,緊急心電圖、心肌酶譜檢查結果印證了擔憂:急性心梗!“突發胸悶,又是晚上!我想著先觀察觀察,剛開始就忍著……”小王不敢相信,“我這么年輕怎么會得心梗呢?”
很快,該院心內科團隊迅速到位。樓善杰主任醫師通過冠脈造影檢查發現小王右冠狀動脈近端被大量血栓完全閉塞。這條負責心臟重要區域供血的主要血管血流中斷,心肌面臨持續損傷風險,救治刻不容緩。
樓善杰正在做手術
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隨即在導管室展開。在血管造影設備的實時引導下,樓善杰精準操作,將指引導管成功送達右冠脈閉塞部位,通過血栓抽吸導管對目標部位進行反復抽吸。操作完成后,堵塞血管的血流成功恢復,手術關鍵步驟順利完成。目前,小王已順利出院。
術前:右冠近段大量血栓
術后:血栓大部分消失
“過去心梗被認為是‘老年病’,但現在,搶救室里三四十歲的面孔越來越多,”樓善杰說,“年輕人總覺得自己身體是鐵打的,這種觀念該徹底打破了,并且年輕人心梗比老年人更為兇險。”他介紹,以下三點不良生活習慣是重要誘因。
1.長期熬夜,心臟“超負荷運轉”:總是熬夜會打亂身體的自然作息(生物鐘)。這會讓血壓忽高忽低,身體里“發炎”的情況加重,血管內壁也容易受傷。心臟得不到充分休息,就像一直在加班加點工作,負擔越來越重。
2.亂吃亂喝,血管里“堆垃圾”:天天吃油膩、咸甜的外賣,加上抽煙喝酒,會讓血液里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變多。像油垢一樣,慢慢糊在血管壁上,越積越厚,形成硬化的斑塊,是導致心梗的“元兇”。
3.久坐不動,血管“變硬變堵”:長時間坐著不活動,血液流動就會變慢。血管缺乏鍛煉會失去彈性、變硬。同時,血液里的廢物也容易堆積排不出去,大大增加了血管里長血栓的風險,堵住血管就可能引發心梗、腦梗。
心梗來臨前是否有跡可循?他指出七大癥狀:
1、胸痛:通常表現為壓迫感、緊縮感或劇烈疼痛,可能放射至手臂、背部、頸部或下頜。
2、呼吸困難:休息時也可能感到呼吸急促或困難。
3、出汗:突然出現冷汗或出汗過多,常伴隨其他癥狀。
4、惡心或嘔吐:有些患者可能會感到惡心,甚至嘔吐。
5、極度疲勞:沒有明顯原因的持續疲勞感,尤其是在女性中更為常見。
6、心悸:感到心跳不規律或加速。
7、頭暈:突然感到頭暈,甚至可能會暈倒。
樓善杰特別強調,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尤其是胸痛與呼吸困難,應及時就醫,以降低心肌損傷的風險。
來源:寧波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