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五月百病泛濫,故有“毒月”之說。此時的陽氣達到最旺,火旺至極,而此時陽氣外散,內里虛弱。
特別是現代人吃的多吃的雜,吃的都是高營養的東西,而運動又太少,經常熬夜晚睡,壓力大......這些都是特別容易讓身體瘀住、毒素滯留的因素,恰逢五月,我們便也順應天時,重點排出體內的這“三毒”。
一、寒毒
最毒莫過于寒毒,它最能損傷人體的陽氣,初春天氣乍暖還寒,寒濕重,不僅會影響到春天陽氣的生 發,而且因為體表有寒,毛孔自動閉合,毒素垃圾不容易排出去。
癥狀表現:
· 舌苔白、流清鼻涕、咳白色或清稀的痰;
· 手腳冰涼、怕冷怕風、愛打噴嚏(早上、受風后特別明顯);
· 一受涼或吃些寒涼的就肚子痛、拉肚子、大便不成形;
· 女生白帶多而清稀、月經不調(痛經、月經推遲,經量少,顏色發暗、血塊多)、易有婦科炎癥等。
午后曬太陽
我們后背有一條督脈,是一身陽氣的總督,可除濕止寒,舒經絡,補陽氣。午后太陽好的時候,曬后背半小時,是最簡單最舒服的補陽氣大法。
陽氣足了,經絡通了,沉積在身體里的寒濕,就會散開,通過皮膚、大小便排出去。
艾灸排寒毒
艾葉性溫加之點燃熏灸,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艾灸具有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調理 氣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艾灸取穴:大椎、命門、關元、足三里。
二、濕毒
肝氣旺易克脾,以致脾胃虛弱,水濕不化,濕邪內生,加上南方多雨,外濕入侵,而脾是生痰之源,肺是貯痰之器,身體里的痰濕,最喜歡藏在脾和肺。
癥狀表現:
· 舌苔厚膩、舌頭兩邊有齒痕;
· 嘴里黏膩、痰多、身上黏糊糊、體味重、口臭;
· 皮膚頭發愛出油、長痘、毛孔粗大、黑頭多;
· 容易發胖,即便吃得不多;
· 大便黏馬桶,總有排不盡的感覺;
· 大腿內側潮乎乎的,女孩子帶下變多,男性陰囊潮濕等。
艾葉泡腳
用艾葉泡腳,熱水刺激足部的穴位,熱氣從腳部上升,不僅促進身體血液循環,還能令身體大量排汗,也能輕松趕走體內濕寒。
艾草通十二經絡,對于調理陰陽有非常好的效果。人體經脈疏通后,氣血就會變得很好,體內的寒濕氣將無處待,盡數被逼出體外。
飲食推薦
濕毒比較重的的朋友平時可多吃一些健脾祛濕的食物,比如各種豆類、玉米、胡蘿卜、芡實、蓮子、薏米、白扁豆、茯苓之類的。
艾灸排濕毒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適時的艾灸能夠達到開郁、祛濕的作用,而且還能補陽氣。
艾灸取穴:關元、中脘、足三里。
三、熱毒
陽氣生發,如果冬天的「精」沒有藏好,陽氣開始生發的時候,此時體內的「陰」便顯得捉襟見肘,陰陽無法平衡,便會上火,陰虛質尤其要注意。
還有肝郁氣滯、上熱下寒的人,因為身體氣機不通,也很容易有郁火,很多人出現熱毒。
癥狀表現:
· 睡不好,失眠多夢;
· 口腔潰瘍、口苦、惡心想吐;
· 咽喉牙齦腫痛、嘴唇干裂、眼睛發干發紅;
· 頭面出油、長痘;
· 便秘、痔瘡;
· 頭暈耳鳴、偏頭 痛等。
艾灸排熱毒
中醫上講,曲池穴為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經脈氣血猶如水流注入池中,因此曲池穴對全身的氣血有較強的調節作用。
艾灸曲池穴可以解表熱、清熱毒。
飲食要注意
日常做菜要少放辣椒、花椒、大蒜、蔥、姜、八角、茴香等辛熱食物,燒烤、咖喱、火鍋、麻辣燙、膨化食品等因加入較多的調味料也要少吃,吃多了會助火傷陰。
熱毒較盛的人,可以適當吃蓮藕、梨、荸薺、蒲公英、魚腥草等清熱解毒的食材。
版權聲明:
本公眾號分享文章及視頻,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請隨時聯系。文章及視頻僅供學習交流,請勿隨意試藥。(以上內容包含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