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5點本是人體最疲憊的時候,你卻依然保持專業態度,用飽滿的熱情接待每一位客戶......都能讓客戶感受到我們7天+24小時不打烊的服務品質……”
近日,廣東佛山某公司的一則表彰通報引發爭議,被認為是在鼓吹加班文化。對此,該公司客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應,最近公司搞活動比較頻繁,員工們也是自覺去加班工作,公司也會給予加班費。
這樣的“表彰通報”之所以聽起來“刺耳”,主要在于它傳遞出一種畸形的職場“奮斗觀”,折射出企業對于員工勞動權益和身心健康的漠視。
首先,無論員工是否自愿加班,企業都應該在法律的規定下安排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保障勞動者的法定休息權,并且依法支付加班工資。其次,“凌晨加班”會嚴重消耗員工的身心健康。相關研究表明,長期熬夜不僅會造成認知功能下降、反應和記憶力減退,還容易導致高血壓、高血糖等疾病的發生。長此以往,對于員工工作效率的提升乃至企業的長遠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
值得警惕的是,如此大張旗鼓獎勵不合理加班的行為,會在職場中產生一種錯誤的“榜樣壓力”,引得其他員工效仿,形成扭曲的“加班文化”。
健康的職場生態應倡導效率優先、重視員工福祉、保障員工身心健康。當企業管理者發現員工存在超負荷勞動的現象時,如果只是一味地宣揚“奉獻”“奮斗”,卻忽視科學管理和員工關懷,只會把“激勵”演變為“內耗”,實則是一種短視思維和管理失職。
勞動者的健康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石。近年來,全國總工會、國家衛健委等多部門采取加強用人單位職業健康培訓、加強健康企業建設、推進重點人群職業健康素養干預等方式,合力筑牢職業健康防線。用人單位也應該不斷強化主體責任意識,轉變錯誤的管理思維,優化管理方式,引導勞動者踐行健康工作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做到行穩致遠。
來源 | 全國總工會微信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旨在文化傳播,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歡迎留言、轉發、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