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現代起亞集團的高管曾經表示一季度在全球賺了21億美金,貼得起中國市場,還表示等中國車企燒死的時候就是它回歸中國搶市場的時候,如今它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猛漲,似乎它等待的時候已經到來。
5月份起亞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同比增長15.7%,前5個月的銷量則同比增長13.3%,那時候現代品牌可能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還不理想,現代汽車對于中國市場的銷量語焉不詳。
但是6月份現代汽車突然公布了很厲害的數據,數據顯示6月份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環比激增66%,其中全新伊蘭特在國內市場的銷量更是環比激增1.2倍,如此一來現代起亞集團在中國市場是真的看到了復興的希望了。
現代起亞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長,來自于它猛烈的降價,伊蘭特降價幅度近4萬,還提供4000元置換補貼,起步價低至6.98萬,目標無疑對著的就是日產的軒逸和大眾的朗逸,從6月份的銷量猛漲來看,顯然伊蘭特還是搶走了他們部分市場的。
事實上,從5月份以來,不僅現代起亞的銷量顯著回升,諸多外資車的銷量都在回升,5月份是日產、本田、奧迪銷量環比增長超過兩成;6月份則是大眾環比增長近五成、豐田環比增長近四成,如今又加上了現代起亞。
外資車這波反彈,可以說是消費者對于外資車連連大幅降價之后的認可,畢竟以前賣10多萬的如今低至6萬多,以前賣20多萬的雅閣、凱美瑞、索納塔等如今只要10萬出頭,價格實在是太香了,實惠的價格吸引了消費者買單。
外資車獲得青睞,還與國產車這段時間以來的內訌有關,這段時間國產車可謂殺紅了眼,他們不斷降價,除了降價之余,還紛紛大打口水戰,互相揭露對方車型的弊端,結果就是消費者對所有國產車都不信任,特別是新造車,于是較為沉默并且口碑良好的外資車就成為他們的選擇。
外資車對國產車的威脅,還體現在價格戰方面,國產車企的價格戰似乎已到極限,7月份開始多家國產車的價格都在回升,而外資車卻還在堅持價格戰,顯示出外資車似乎有意趁國產車熬不住價格戰的情況下,繼續以低價搶占市場。
外資車有如此底氣,在于他們在歐美市場獲取了豐厚的利潤,特別是全球汽車前三名的大眾、豐田、現代,他們擁有巨大的規模,在歐美市場占有巨大的市場,利潤豐厚,撐得起中國市場的燒錢游戲,正如現代起亞高管所言,他們貼得起中國市場。
相比之下,國產車主要的市場還是在國內市場,在連番價格戰之后,他們的利潤率已跌穿4%,特別是新造車,去年的業績顯示新造車當中大多數仍在虧損當中,此時外資車繼續價格戰,就是迫使新造車繼續燒錢,達到現代企業高管所言讓他們燒死(燒光資金而倒下)的目的。
面對外資車的強勢進攻,國產車恐怕沒有太大的辦法,繼續降價他們燒不起資金,不降價就只能坐視外資車搶市場,可謂左右為難,當然外資車想再恢復當年的榮光,占有中國汽車市場大部分份額恐怕也難如愿,即使雙方價格相當,國產車的配置還是要高得多,現代起亞降價幅度大的車型就被指塑料管太強,座椅單薄等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