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合肥建工集團官網
曾獲3項建筑質量“魯班獎”,多個榮譽獎項的“老牌國企”合肥建工將退出歷史舞臺。
徐凡淋丨文
曾在全國建筑市場叱咤風云的“老牌國企”破產了。
近日,一則來自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公告引發建筑行業關注,安徽海螺集團旗下核心建筑企業,安徽合肥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建工”)因資不抵債、債務危機難解,被法院裁定破產重整,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根據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告,截至2024年11月,合肥建工資產總額為127.3億元,負債總額高達162.29億元,凈負債缺口35億元,資產負債率127%,資不抵債,陷入債務泥潭。
合肥建工集團官網介紹,合肥建工是一家有著67年的發展歷程的老牌國企,擁有建筑行業八個一級資質,曾參與大量重點項目建設,在質量上先后獲獎65次,其中3項“魯班獎”工程、1項全國市政金獎,1項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2項國家優質工程獎、58次獲得省級優質工程獎,以及獲得多項國家級、省級“示范工程”等榮譽稱號。
然而,這家安徽建筑業的龍頭企業,自2022年起,集團資金鏈斷裂傳聞不斷發酵,涉及恒大與多個企業的工程款無法收回。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合肥建工集團及子公司逾期金融機構貸款、商票及供應商欠款總額突破12億元,多個在建項目因欠薪、欠款陷入停工。
2024年2月29日,合肥建工數千名員工收到待崗通知書,員工被迫待崗期長達9個月,期間按合肥市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待遇。
此外,在合肥建工宣告破產前,執掌這家企業16年的原董事長劉國福,官宣落馬。安徽省紀委監委通報稱,劉國福涉嫌“靠企吃企”,利用職務便利在工廠承攬、資金使用中謀取私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務;其違規出借資金、獨斷專行的決策導致國有資產遭受“特別重大損失”。
合肥建工這家曾獲得多個榮譽獎項的老牌國企,如今步入尾聲,將退出歷史舞臺。
01
從行業龍頭到破產清算
合肥建工集團的前身為合肥市建工局,成立于1958年12月。1982年撤局改公司,成立“合肥市第一建筑安裝工程公司”,后經分立、合并及改制,于1991年更名為“合肥建工集團有限公司”。2008年7月,集團整體改制并入安徽安糧集團,2018年成為海螺集團(世界500強企業)成員企業之一。
企查查顯示,安徽安糧集團為合肥建工控股股東,持股99%;穿透股權顯示安糧集團為安徽國貿集團全資子公司,安徽國貿集團控股股東為安徽海螺集團與安徽省國資委。
日前,安徽國貿集團發布公告稱,受恒大集團債務危機影響,公司下屬子公司安徽安糧集團下屬三級公司合肥建工巨額工程款無法收回,同時受整個地產行業深度下行調整影響,合肥建工大量非恒大項目工程款也長期逾期,導致公司無法正常運轉,進而連帶安糧集團發生債務風險。
安徽國貿制定了“安糧集團金融債務庭外重組,合肥建工庭內破產重整”的債務風險處置方案。
其中,安糧集團已完成債務重組,涉及重組的24家銀行及4家一致行動銀行的金融機構債務總金額為111.1億元,債務償還期限統一調整為15年,平均年利率1.5%,自2025年起逐年還本,利息按季支付。
合肥建工集團曾于2024年2月發布內部通知“受恒大債務危機及房地產行業下行影響,公司經營陷入困境……”
合肥市中院近日發布公告,裁定受理安徽安糧控股對合肥建工的破產重整申請,合肥建工“庭內重整”已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管理人已接管公司,目前正在進行債券清冊、清產核資、銀行賬戶解封等工作。
申請人除合肥建工的母公司安徽安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外,還包括下游兩家建材公司,分別是合肥朔慈建材有限公司和成都開來建輔材料有限公司。
合肥朔慈建材有限公司、成都開來建輔材料有限公司以合肥建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合肥建工破產清算。
安徽安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合肥建工資不抵債,但具備重整價值為由,向法院申請合肥建工破產重整。
據此前公告顯示,合肥建工已嚴重資不抵債。
截至2024年11月,合肥建工資產總額127.3億元,負債總額162.29億元,凈負債缺口35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27%。今年3月,法院指定了破產管理人并開始破產清算。
來源: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
其實,合肥建工的財務危機早有端倪,近年來頻頻被列為被執行人,存在大量未履行司法判決的債務記錄。企業曾嘗試通過債務重組、引入投資等方式自救,但受制于行業下行壓力及內部管理問題,最終未能扭轉頹勢。
企查查數據顯示,合肥建工3705個案件中,為被告身份的案件占比達79.14%,累計215條失信被執行人,涉案總金額3.32億元;41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9297.05萬元;689條限制高消費,涉案總金額10.81億元。
02
高度依賴單一客戶
在房地產高速發展期,合肥建工不僅承建多個市政工程,還包括很多城市的機場、產業園等大項目都有參與,在住宅地產方面,與之有著深厚合作關系的企業之一是恒大。
公開信息顯示,合肥建工在高峰期70%以上的項目依賴恒大,采用“墊資施工”模式(墊資比例超70%),這種高度依賴單一客戶的方式,也為后來的資金鏈斷裂埋下隱患。
2021年恒大暴雷,合肥建工2.7億元的工程款收回無望,疊加國內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合肥建工卷入債務漩渦,大量應收工程款難以回收,導致很多在建項目沒法繼續運作,但作為地方國企,仍在頂著壓力繼續堅持。
直到2023年,貸款、商業票據、供應商欠款當年累計高達12億元,被大量訴訟至法院,合肥建工由此暴雷。
2024年2月29日起,合肥建工數千名員工陸續收到待崗通知書,員工被迫待崗,暴露企業流動性枯竭,更折射出建造行業“斷尾求生”的殘酷現實。
除高度依賴單一客戶外,在合肥建工破產之前,安徽紀檢監察網發布合肥建工原董事長劉國福嚴重違法,內部貪腐問題也是合肥建工走向破產的重要因素之一。
03
原董事長“落馬”
權利變形“拆”了合肥建工的金字招牌。
2025年3月初,安徽紀檢監察網官宣合肥建工原董事長劉國福落馬,因嚴重違法被開除公職,進行立案調查。
經查,劉國福身為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理想信念動搖,罔顧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收受禮品;不正確履行工作職責,獨斷專行,違規決策;私欲膨脹,“靠企吃企”,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工程承攬等方面謀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擅權妄為,違規出借、使用資金,造成國有資產特別重大損失。
劉國福嚴重違反廉潔要求、工作要求,并涉嫌受賄、國有企業人員濫用職權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有關規定,經安徽省安糧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會會議研究,決定給予劉國福開除公職處分;沒收其違法所得;由鳳臺縣監察委員會將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一并移送。
日前,經安徽省監察委員會指定管轄,鳳臺縣監察委員會對合肥建工原董事長劉國福嚴重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調查。
據悉,劉國福深耕合肥建工體系多年,曾擔任公司董事長及多家關聯企業法定代表人、高管,其權利觸角幾乎覆蓋企業核心業務板塊。
調查指出,劉國福的貪腐行為貫穿企業改制后的關鍵發展期,尤其在2018年合肥建工并入海螺集團后,其濫用職權、違規操作進一步加劇了企業財務風險。
在安徽國企版圖上,合肥建工曾是一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劉國福掌舵這家老牌企業16年,本應是勤懇的“建筑工”,結果不僅拆了企業的根基,也拆了自身仕途。
近年來,在行業寒冬中,除合肥建工外,還有江蘇建工破產重整,重慶中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河南省國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破產重整,多家特級建筑企業破產。
當建筑行業面臨“需求收縮、資金緊張、利潤攤薄”三重壓力,建筑企業應如何破局,合肥建工的破產清算,為建筑行業敲響警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