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9月10日,浦東碧云美術館將呈現由當代藝術與電影的資深實踐者與研究者曹愷策展的《新“中國學派”動畫廿五年大展》。展覽邀請荷蘭動畫電影節主席、中國美院客座教授戈本·施默擔任學術顧問,共展出21位藝術家的28組/件作品。展覽由“展覽單元-新‘中國學派’動畫廿五年景觀”和“展映單元-后水墨史——中國當代動畫簡譜”兩部分組成。展期內,館方將組織多場公共教育活動與相關講座,并在1樓藝術圖書館開展每日3場展映活動。
曹愷介紹,25年前,在最后一部水墨動畫經典《山水情》(1988年11月)煙云彌散多年以后,一股來自于當代藝術的前衛觀念潮流襲來,造就了中國當代動畫新勢力的崛起,新一代藝術家們將當代藝術觀念和動畫藝術形式鏈接為一個整體,書寫了中國動畫的“第四歷史”——當代動畫藝術史。在“第四歷史”起飛的時間段里,一批具有獨創精神的藝術家使用動畫(包括手繪動畫、定格動畫、計算機動畫等各種形態)作為形式媒介,以當代動畫的新樣態展現在美術館空間、替代藝術空間和網絡虛擬空間等多種平臺上。
此次展出的作品,包括《宇宙花園》 、《公園一角|序》 、《麻雀,公雞和貓》 、《魯迅 魯迅》 等?!豆珗@一角|序》 的作者曹澍,一個跨學科藝術家,其創作領域涵蓋寫作、攝影、3D數字影像、混合媒介雕塑以及基于電子游戲的裝置藝術。 他介紹,該作品啟發自博魯蓋爾的一張風俗畫《雪中獵人》,畫中背景里有很多不起眼的一個個小人,在勞動和交談。“他們的人生一定有無數的喜怒哀樂和細節,但是終究都埋在歷史的大敘述里,或者掩埋在畫面主體的陰影中了。 所以這次推出的這個數字影像,是關于重回記憶現場,去尋找一個人存在的證據,完成一個碎片化的拼圖。多屏裝置由計算機軟件渲染生成,從頭至尾一鏡到底,如同一個夢境中的漫游者,在記憶中的廢墟中穿梭,夢境和回憶在偏離和虛構中交織。 ”
曹澍,《公園一角 | 序》,3D 渲染影像,10分32秒,2017
《宇宙花園》是中國數字藝術代表人物卜樺對數字藝術邊界的又一次突破性嘗試,也是她對女性覺醒與靈魂自由的深刻表達。卜樺表示,希望通過數字藝術與東方美學的奇妙融合,滿足觀眾群體對體驗需求的升級和對情感觸達的渴望,讓觀眾在感知藝術之美的同時,也能與自我進行對話,尋找生命覺醒的力量與勇氣。
原標題:《7月碧云美術館“上新”,全景呈現“當代動畫藝術史”》
欄目主編:周楠
題圖:周嘯虎,《可能生活劇場——掩體》,黏土定格動畫 ,8分鐘,2023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杜晨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