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19日深夜,濟南城西孔莊營房燈火通明。整編96軍軍長吳化文向團級以上軍官宣布起義決定,命令部隊馬上撤出陣地。
隨后兩萬官兵連夜把西線防區和機場交給解放軍,這一戰場起義使得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的防御體系一下子垮了。解放軍華東野戰軍抓住機會突破商埠,九天后完全拿下濟南。
這個改變華東戰局的選擇背后,藏著吳化文家里的一場特殊較量,他宅子里兩位分別給軍統和地下黨工作的女性,已經暗中較勁兩年。這時距離吳化文十六歲投奔馮玉祥西北軍,正好二十八年。
1920年,山東掖縣農家少年吳化文離家參軍。他在馮玉祥部隊打仗勇猛,被推薦進了陸軍大學。1930年跟著韓復榘轉投南京后,接手了濟南警備部隊。
抗日戰爭剛開始那幾年,他的部隊在魯中打游擊。1938年3月臨沂戰役期間,曾配合張自忠部阻擊日軍,得到八路軍通電表揚。但1943年碰到日軍大掃蕩時,因為重慶方面斷了補給,吳化文只能接受汪偽政權收編。之后兩年,他的部隊參加魯中“掃蕩作戰”,造成老百姓傷亡,成為他洗不掉的歷史污點。
1945年日本投降后,南京當局為了搶奪山東地盤,給了吳化文第五路軍司令的頭銜。1948年這支部隊改成整編96軍駐守濟南,歸王耀武直接指揮。
1943年在原配馬玉珍病故后,吳化文認識北京協和醫院護士趙華珍。這個女人以照顧生活為理由住進吳家,實際任務是替軍統監視:記錄吳化文言行、打探部隊動向、定期向濟南站送情報。因為比吳化文大七歲被吳父強烈反對,雖然早一步進了吳家 卻始終沒有正式名分。
1946年春天,經同鄉介紹,前清舉人林鵬九的女兒林世英和吳化文結婚。她通過表弟李昌言,這位華東局社會部情報人員接到地下黨任務:爭取吳化文起義。
林世英靠操持家務取得吳家的信任,暗地里做著三件事:注意吳化文抱怨國民黨高層的話;平時聊天時有意無意講些進步道理;借著出門買菜傳遞城防情報。這樣,吳家就這樣形成特殊局面:軍統眼線和地下工作者都住在同一個屋檐下。
1947年秋天,隨著華東戰況變化,兩個女人之間的對立越來越明顯。趙華珍發現吳化文更聽林世英的意見,常在夜里打小報告:“你老婆來路不明,小心害你全家。”1948年5月,軍統濟南站要求吳化文清查部隊里的地下黨,他情緒失控揮拳質問林世英:“你出賣丈夫!”被聽到動靜趕來的吳父攔住。
而當天晚上吳化文卻向妻子道歉,這暴露他內心的糾葛:既怕起義后追究他的舊賬,又恨南京把雜牌軍放在前線消耗。林世英趁機舉出高樹勛等人起義的例子。
此時趙華珍則加緊往南京發密電的頻率。接下來一個月吳家電話突然變多,南京方面幾次追問部隊動向,林世英經常搶著接電話幫忙應付。
1948年9月初,隨著濟南城外炮聲越來越近。林世英做了三件重要事,讓自家兄弟坐軍用運輸機去徐州,趕最后一班民航機接回吳化文父母,攔截王耀武來電時,用“軍長發高燒昏過去了”當理由擋住開會,隨后拿出解放軍《優待起義部隊條例》文本,直接勸說吳化文。
而趙華珍則發出威脅:“戴老板留下話,叛變的人連家屬都沒有好果子。”9月16日濟南戰役打響當天,兩個主戰派軍官突然來吳家喝酒吃飯,聲稱“援軍快到了”,使得吳化文推遲了和地下黨的秘密約定。這時西郊機場已被炮火封鎖,吳化文部隊的退路眼看就要斷了。
1948年9月18日,由于吳化文沒有按約定讓出通道,解放軍炮擊簸箕山陣地。整編96軍一個營被打掉,吳化文暴怒下令反擊。軍統情報人員趁機鼓動抓家里的地下黨。
這時解放軍秘密代表李昌言等三人直接闖進吳化文指揮部質問:“先違約的是你們!再打下去整個96軍都得完蛋!”這時林世英緊急調來二十輛卡車運送起義部隊物資。
19日凌晨,吳化文命令全線停火。當夜在孔莊營房開軍官會議時,他搶先警告:“王玉臣團長告密已經被處理,誰想跟他一樣?”全場一片死寂。兩萬官兵隨后撤出陣地,把西郊機場和商埠防區交給華東野戰軍。王耀武知道后長嘆:“西線開了門,大勢已去。”
1949年4月24日,改編后的解放軍第35軍103師315團2營進入南京“總統府”。該部戰士管玉泉帶著班上戰士爬上門樓扯下青白旗,攝影記者鄒健東拍下歷史性照片。但一個爭議很快就出現:這支部隊是原魯中南縱隊和吳化文舊部混編的,而魯中南縱隊官兵以前在魯中和吳化文打過惡仗。
合編初期兩邊沖突激烈,有老戰士撕掉新領章怒吼“不和偽軍穿一樣軍裝”。陳毅親自調解:“過去的罪過在決策者個人,士兵和你們一樣,都是窮苦出身。”吳化文雖然當軍長,實際上只管后勤調度。后來查證,總統府插旗的戰士多數來自原魯中南縱隊,但當時部隊番號已經是統一的35軍。
1950年春天,山東沂蒙地區142名村民聯名到上海請愿,要求審判吳化文1943-1945年在魯中搞“無人區”。華東局調查后決定:“起義功勞和歷史罪行分開處理。”1955年授軍銜時,本來夠正軍級的吳化文沒評上將軍,轉任浙江省交通廳長。
同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的王耀武寫信質問:“當年要是帶我一起起義,怎么會這樣?”吳化文回信點明關鍵:“你是黃埔嫡系,南京信任你;我要是冒失拉你,只怕你當場就把我綁了去請功。”王耀武把信紙折來折去,最后沒有回信。
1962年春天,吳化文在上海華東醫院病逝。遺體蓋著解放軍軍旗,安葬在杭州南山公墓。林世英定居杭州西湖區,每月去掃墓直到1985年病故。趙華珍獨自住在南京鼓樓區,1973年因肺癌去世。
吳化文的告別儀式收到總理辦公室、陳毅辦公室送的花圈,治喪委員會由浙江省委統戰部負責。墓碑上只刻“吳化文(1904-1962)”六個字,沒提軍職或歷史評價。他兒子吳新民八十年代接受采訪時說:“父親晚年經常看山東地圖,但從不提過去的事。”
吳化文一生先后跟隨馮玉祥、韓復榘、汪偽、蔣和我黨五方勢力。晚年曾對家人辯解:“從良總比餓死守節強。”這話在老部下中傳開,有人冷笑:“從良還知道羞恥,將軍換主子只為活命。”
吳化文濟南家里的“無間道”其實是歷史縮影:林世英背后是組織嚴密的地下網絡,趙華珍代表快垮臺的軍統系統,而吳化文的選擇反映出亂世雜牌軍的生存法則。1948年9月19日那場改變戰局的起義,說到底是大炮逼迫下的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