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發了題為《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的專題報道,其中《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解了“渴”》文章聚焦天津經開區南港工業區的先達海水淡化項目采用先進海水淡化技術,建成國內單期規模最大淡水生產裝置,助力南港工業區成為全國首個以海水淡化為主水源的化工園區。
走進天津經開區南港工業區,滿眼是高聳林立的化工設備,這是天津市石化產業的主要承載地。
園區往東,是防波堤?!扒?,我們的取水口就在那兒?!备冗_(天津)海水資源開發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楊宏飛登上防波堤,只見遠處一座取水泵房在海浪中閃現,兩條直徑1.2米的取水管向岸線延伸。
“這是國內首座棧橋式取水大型海水淡化項目?!睏詈觑w說,通過“取水頭部—泵站”一體式取水設施和棧橋式海上輸水管線實現近岸取水,海水一直輸送到10多公里外的廠區。
天津缺水,如何滿足石化企業對淡水資源的需求?“轉身便是渤海灣,只要有合適的淡化技術,我們不愁沒水用?!碧旖蚪涢_區生態環境局局長周弘澤說。
發展化工產業,規劃需先行。作為南港工業區規劃的唯一工業水水源,先達海水淡化項目去年11月完成建設。項目一期全年可替代、節約淡水資源超過5000萬噸,目前為中石化大乙烯、華電、中石化催化劑、渤化等大項目穩定日供水近5萬噸。南港工業區由此成為全國首個以海水淡化為主水源的化工園區。
先達海水海水淡化項目有何不一樣?指著超濾模組,楊宏飛告訴記者,這是國內最大規模的雙膜法海水淡化工程,結合使用超濾膜和反滲透膜實現海水的淡化,去除海水中大分子有機物、膠體和細菌等物質后再進入反滲透處理環節。項目創下多個“第一”:單套一級RO反滲透裝置日產淡化水3萬立方米,是目前國內單機規模最大反滲透裝置;一期日產淡化水15萬立方米,是目前國內單期規模最大淡水生產裝置。
淡化水價格咋樣?
“和市政供水一樣,淡化海水很多指標上反而更適應工業生產?!睏詈觑w說,“比如,傳統流程下,發電需要將自來水進一步處理為低腐蝕性的脫離子水,100噸自來水只能生產75噸脫離子水,而100噸淡化海水可生產超過91噸脫離子水,成本上就省了不少?!?/p>
來到車間一側,記者看到一條嶄新的生產線?!斑@條新組建的生產線日產3萬噸水,高壓泵、增壓泵、能量回收裝置和反滲透膜等全部設備實現了國產化?!睏詈觑w介紹,生產線不久就將投產,未來不但可以滿足生產需要,還能為海水淡化關鍵裝備國產化提供大規模工程應用平臺。
圍繞海水淡化項目,南港工業區還構建了循環產業鏈和能源循環體系。海水淡化產生的濃鹽水計劃輸送給下游企業再次利用,形成“海水淡化—提溴—綠電—鹽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在相關部門聯合發布的“2024年重點用水企業、園區水效領跑者名單”中,南港工業區成為天津首個獲此榮譽的園區。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