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發個通知,今年唯一一場杭州線下產品訓練營正在報名中,一天線下課、一個月線上課、一對一咨詢,我全程授課。
產品訓練營的場次后續會逐步減少,然后停止,之前錯過的同學抓住機會參加,要占座的聯系我:tangren0517
回到今天的主題。
去小米面試,拿了個總包漲薪 30% 的 offer。如果是你,你會考慮接受還是拒絕?
上周有個參加過我產品訓練營的同學找我咨詢,他就是上面這個 offer 的主人公。不過,他想問我的不是接不接,因為他已經決定要拒掉了。
原因主要有兩點,一個是地域,一個是職業規劃。
即便如此,我覺得他的經歷還是值得拿出來跟你們分享一下。
因為這個 offer 需要他換城市,考慮定居和家庭因素,他沒有選擇。
另外就是他個人的職業規劃,之前在幾家不同大廠都待過,也有一定的團隊管理經驗。
雖然沒接小米這個 offer,但他還是想離職。
對于當下的他來說,迫切需求是職業上升,而不是職業平移。
你可能會好奇,什么叫職業上升?什么叫職業平移?
以他為例,過去他在幾家大廠做產品,雖然每一次跳槽都有薪資的漲幅,但是職業定位依舊是執行層。
大廠的履歷和經驗讓他找下一份工作的難度并不大,但是從一個廠到另一個廠繼續做執行層的過程,其實就是職業平移。
準確說,他所在的價值網絡沒有提升,薪資的漲幅只是個人溢價的提升。
那什么叫職業上升呢?
舉個例子。
還是之前參加過我產品訓練營的一個同學,工作 5 年的他前 3 年一直在一家小公司做產品,當前這份工作跳到了一家中廠,干了兩年后遇到瓶頸期。
雖然產品技能已經比較熟練,也能輕松應付工作中的挑戰,但那種圍城效應也越發明顯。
在公司內職級上去了,薪資也漲了,但這種幅度依舊是一個高級大頭兵,價值網絡沒有發生明顯遷移。
說實話,這是很多人的現狀。
尤其是在一個舒適區待久了以后,你甚至會有一種抗拒離開的排斥感。一旦有新挑戰或者環境變化,本能其實是抗拒的。
但這位同學還是做出了選擇,跳出舒適區,這也是他當初來參加訓練營的主要原因。
他有句話我印象深刻,他說,就是想來學習一下高階產品經理到底是怎么思考和做事的。
后來,他把在訓練營中學到的東西運用在工作中,其實事情還是那些事情,但效率提升了,結果可量化了,工作價值和亮點也可視化了。
兩個月前,他在我的內推下去面試了一家大廠的產品崗,順利通過并定級,職級對標阿里的 P7。
對他來說,這就是職業上升。
回到第一個同學的經歷,他的訴求其實也是職業上升,而不是職業平移。
小米這個 offer 對他來說就是職業平移,因為做的事情足夠熟悉,對他能力邊界的突破并不明顯。即便是有薪資和職級的提升,但也屬于職業平移。
我跟他聊了很久,同時也對他的職業規劃路徑給出了一些建議,他說,對接下來的選擇清晰了不少。
其實,以他的履歷和能力,要找到類似大廠的工作并不難,但如果只是不同大廠之間平移的話,性價比就不高。
所謂性價比,就是在有限時間內獲得盡可能多的職業上升。
有些人工作 5 年以上,干的還是工作一兩年新人的活兒,只不過熟練程度更高了。
有些人工作 10 年以上,只是在重復崗工作前幾年的事情,只是效率變高了,經驗變多了。
這往往是最危險的,因為可替代性太高,而性價比太低。
我們常說的職場大齡危機,有一部分其實就是上面這些原因導致的。歸根結底,是個人選擇決定的。
所以,職業規劃,就是做選擇。
做選擇,也是做判斷。而做判斷,需要有信息量、實踐經驗、認知能力的支撐。
這半年來,我幫很多人做了職業咨詢,包括 offer 選擇、職業規劃、工作建議等。
總結來說,這些同學之所以找我做咨詢,無非就是我有更多的信息量,有更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認知能力也算在線。
對他們來說,我能提供的是更全局的視角,或者現成的案例,以及成熟的方法指導。可能一次溝通下來,他們會少走一些彎路,提高一些效率。
進一步,自己在做判斷時就有了參考,然后做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
所以,付費其實也是一種捷徑。
回到最開始那位同學身上,他之所以有不接 offer 且還想離職的底氣,其實也是源于他對自己的判斷。
有經驗、有能力、有認知,所以有得選。
················· 唐韌出品 ·················
安可時刻
周一通常是我比較忙碌的一天,有很多會要開,還有很多事要處理,大多集中在一些我提供顧問服務的公司事務上。
此外,我還需要寫文章,還要學習,還要給一些同學做咨詢。
說起學習,最近我學習密度最高的就是 AI 了,技術層面的、應用層面的、實踐層面的都有。
后續我也會逐步增加文章中的 AI 內容含量,算是把我的學習做個輸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