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政策破局,企業托育迎來“及時雨”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推動用人單位開辦托育服務,相關支出可直接從職工福利費列支,工會經費還可補充支持!
孩子誰來帶?費用怎么擔?質量如何保?
這份重磅文件首次明確:用人單位開展職工子女普惠托育服務所需支出,可按規定從職工福利費中列支,用人單位工會經費也可適當補充。
這意味著企業辦托育有了明確的資金通路。更關鍵的是,政策要求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發揮帶頭作用,為普通企業樹立標桿。
目前全國托育資源仍嚴重不足,超過三成嬰幼兒家庭有入托需求,一線城市比例更高達六成。政策此時出臺,恰似一場解渴的“及時雨”。
02 多元體系,“1+N”托育網絡全覆蓋
政策創新提出構建“1+N托育服務體系”,織就一張覆蓋全社會的大網:
“1”是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地市級全覆蓋的樞紐機構,提供人員培訓、育兒指導等支持
“N”是多元服務終端:包括社區嵌入式托育、幼兒園托班、用人單位托育點等
用人單位在托育體系中的角色定位
這種設計既解決場地難題——允許利用存量設施且暫不變更土地用途;又破解資金瓶頸——打開職工福利費和工會經費通道。
社區托育同樣獲得強力支持:新建小區需同步配建托育設施,老城區通過城市更新補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將與托育點簽約,醫務人員服務時長視作基層工作經歷。
03 機關國企,打響托育服務“第一槍”
政策特別強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的示范責任,背后有深層次考量:
資源優勢:存量場地、組織能力、經費保障更完備
公信力強:職工信任度高,服務易推行
帶動效應:為民營企業提供可復用的經驗模型
全國總工會已先行探路:連續三年累計對多家托育單位進行補助。這些試點經驗將成為寶貴范本。
但單位辦托絕非“一哄而上”。衛健委負責人明確提示:托班需招收2-3歲適齡幼兒,必須配備符合低齡兒童特點的設施和師資,嚴禁將幼兒園教育方式簡單套用。教育部門將嚴審辦托條件,衛健部門同步做好衛生保健指導。
04 三重保障,筑牢托育服務根基
為確保政策落地見效,文件部署了嚴密保障網:
資金杠桿激活市場
托育機構享受居民水/電/熱價格
政府提供場地減免、運營補助
鼓勵投保責任險降低風險
人才培育夯實根基
推行“崗位+培訓+評價+就業”閉環培養,建設實訓基地,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托育從業人員將告別“草臺班子”,走向專業化認證道路。
監管機制兜牢底線
2025年前各省須完成普惠托育機構認定標準制定,所有縣區向社會公布認定結果。日常監管實行安全巡查+隨機抽查雙機制,食品安全領域已出臺專項規定強化主體責任。
這次七部門聯合印發的《意見》,從多個方面著手,構建起了一個全方位的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相信未來,家長們的托育難題會得到大大緩解,孩子們也能享受到更優質、更便捷的托育服務啦。
來源:綜合整理自央視新聞、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