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一年一度的“城管公眾開放日”如期而至。此次,徐匯區凌云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將普法課堂開進了梅隴六村活動室,聚焦住宅裝修領域的三大高頻“雷區”:違章搭建、破壞承重結構以及物業履職責任,為社區安全筑起一道堅實的法律“防火墻”。
活動現場
本次開放日活動執法隊員們化身“法律宣講員”,以通俗語言和真實案例剖析了三大違法行為的嚴重危害與法律后果:
違章搭建:隱患大,必追責
執法隊員以轄區內一起典型案例切入:某住戶擅自將房屋南側三扇窗戶改建為飄窗以擴大使用面積,最終被報請區人民政府強制拆除,房屋也被實施注記。借此案例,執法隊員明確指出,未經許可擅自占用房屋露臺搭建陽光房、侵占公共綠地搭建車棚、私自開挖地坪建設地下室等行為,不僅侵占公共空間、破壞小區整體規劃,更暗藏巨大安全風險。此類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與《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的禁止性條款,必將依法受到處理。
破壞承重:傷根基,危整樓
“承重墻就是房子的‘脊梁骨’,動了它,整棟樓都危險!”執法隊員指著演示板上轄區某小區因裝修而“魔幻拆改”4處房屋承重結構警示照片,嚴肅強調。依據《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私自拆除、破壞承重墻或梁柱,責任人將面臨嚴厲處罰,并承擔恢復原狀的高額費用,甚至可能因危及公共安全被追究刑事責任。通過發生在身邊的案例,在場居民深感震撼,“以往覺得敲堵墻是自家事,現在才知后果這么嚴重!”居民張阿姨感慨道。
物業履職:責任重,失職罰
活動特別強調了物業企業作為 “第一道防線” 的重要職責。執法隊員結合相關法規,明確物業公司對裝修活動負有巡查、勸阻和報告的法定義務。曾有某小區物業因未及時勸阻、制止居民在天井搭建違建,最終被處罰,這一案例為在場的物業管理人員敲響了警鐘,物業經理李先生表示:“這次活動把我們的責任邊界劃清了,也學到了實用的監管方法,心里更有底。”
開放日現場氣氛熱烈,互動不斷。執法隊員們精心準備的小區裝修文明與安全手冊成為“搶手貨”。咨詢臺前,居民圍繞裝修備案流程、合法改造范圍等問題踴躍提問;物業和居委干部則更關注如何有效履行監督職責、建立聯動機制。執法隊員一一耐心解答,將抽象法規化為具體操作指引,讓大家聽得懂、用得上。
城市的安全與和諧,始于每一面承重墻的穩固,系于每一處空間的合法利用,更依賴于每一位居民和社區管理者心中那根清晰的法律準繩。通過本次城管公眾開放日,凌云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搭建起執法者與社區成員溝通的橋梁,將法治的種子播撒在居民心中。
記者:李芊
編輯:孫清渠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