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晚班的林小姐剛走進深圳地鐵2號線灣廈站,就驚訝地看到,幾臺北極燕鷗卡通造型的機器人,正在排隊走進車廂。
旁邊沒有人拿著遙控器指揮。這批肚子里裝滿商品的機器人,是自主選擇最優路線,為沿線7-Eleven門店配送貨物。
這是全球首例“機器人自主搭乘地鐵配送貨”試點,由深鐵集團與萬科旗下萬緯物流聯合打造。
這項創新針對地鐵商戶物流痛點而生。過去,深圳地鐵300余座車站內的商鋪配送依賴地面交通,常遭遇停車難、高峰時段通行受阻等難題。7-Eleven地鐵店長介紹說,地面運輸常遇早高峰,時間與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如今僅需41臺機器人即可覆蓋深圳地鐵百余家7-Eleven門店旺季配送需求,效率顯著提升。
軌道物流開辟融合新場景
在萬科發布中期業績預告的同一天,深鐵與萬緯物流合作的“軌道交通+機器人配送”項目投入試點,成為雙方產融結合的戰略性突破。
這款配送機器人集成了三大核心技術:智能調度系統作為“大腦”規劃全域最優路徑;全景激光雷達如“眼睛”般全景建模;底盤機械結構則構成“運動神經”,實現自主乘梯、識站、搭車等功能。
此次試點是雙方探索“軌道+物流”業務模式的起點。既是深鐵探索科技賦能軌道物流的新實踐,也是萬科物流業務向科技驅動轉型的重要一步。
我們了解到,基于深圳地鐵車輛段、車站等空間資源,萬緯物流已與通力電梯達成合作,計劃建立大灣區智慧物流中心。資源復用帶來雙贏——既提升地鐵空閑運力利用率,又降低商戶配送成本,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不僅在物流領域。今年二季度,萬科旗下萬科泊寓也與深圳地鐵置業集團簽署了合作協議,對適配長租公寓業務的深鐵項目開展合作運營。
更深層的意義在于,機器人配送商品這一創新的背后,是大股東深鐵對萬科的資源傾斜,甚至是“造血式”業務協同。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評論說,深鐵不僅以真金白銀支持萬科改革化險,更通過資源楔入、產業協同,為萬科轉型注入內生動力。
銷售回款率超100%的含金量
根據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上半年全國商品房市場繼續承壓。
1—6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5%;新建商品房銷售額44241億元,下降5.5%;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1.2%。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百強房企累計銷售金額約1.84萬億元,同比下降11.8%。
市場雖然仍難言樂觀,但主流房企都在奮力拼搶,保交房,保現金流。
受大勢影響,萬科上半年業績預虧,但關鍵財務指標企穩向好。
萬科實現銷售收入691億元,回款率超過100%,高質量交付房屋超4.5萬套。業內都清楚,回款比銷售額更重要。在行業深度調整期,這樣的回款效率,是經營質量的體現。
當下的房地產市場,檢驗產品的標準是“好房子”。萬科在此基礎上,疊加“好服務、好社區”,這種產品體系,在多地熱銷項目中得到驗證。比如,廣州理想花地項目斬獲主城區銷售套數、金額雙料冠軍,上海、杭州、天津等城市新盤去化率超80%。
大股東協力構筑安全邊界
在抓銷售回款的同時,萬科同時在多個渠道回血。
一方面,盤活資產存量。2023年以來,萬科累計盤活64個項目,釋放可售貨值約785億元,新增銷售超200億元;今年上半年通過存量盤活回款57.5億元,并在武漢、鄭州等城市補充優質項目資源。系統性打法正在優化資產結構。
同時,繼續展開融資。上半年萬科合并報表范圍內新增融資和再融資249億元。這個數字是不含股東借款的。前述資深人士稱,萬科能拿到如此數額的融資和再融資,說明它仍然獲得了金融機構的信任。
另一方面,大股東深鐵集團真金白銀輸血,成為萬科化解債務風險的關鍵屏障。數據顯示,2025年初至今深鐵已累計提供股東借款超218億元,且利率低于市場化水平。這些資金定向用于償付公開市場債券,體現出股東支持的精準性。
從財務報表看,萬科的債務結構已顯著優化。上半年萬科完成164.9億元公開債務兌付,2027年前已無境外公開債到期。同時通過新增融資、再融資及資產證券化渠道籌措資金,Pre-REIT基金取得突破,與中信合作成立住房租賃基金,推動業務“由重變輕”。
經營性業務的韌性
雖然受市場調整影響,開發業務承壓,但萬科經營服務業務表現出較強的韌性。
長租公寓板塊表現尤為亮眼:規模、效率、納保量位居行業第一,出租率超93%,整體GOP利潤率近90%。物業板塊創新彈性定價體系獲得市場認可,商業業務則為GIC、黑石等國際機構提供輕資產運營服務。
萬科旗下的萬緯物流,是全國最大的物流企業之一,尤其在多溫區物流服務方面,保持了領先水平。所謂科技賦能,用于傳統物流企業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它的數智化程度,具體來說,是人工智能的落地應用。此次地鐵配送機器人的研發,表明萬緯物流正在從傳統物流向智能物流解決方案提供者轉型。
深鐵與萬科的融合發展模式,是可以復制的。比如TOD開發、商業運營等領域,通過深度協同,構建“多元場景、多業態復合”的城市服務新生態,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深圳地鐵灣廈站內,滿載貨物的機器人準確識別到站信息,平穩走出車廂。它們背后的智能調度系統屏幕上,物流網絡與地鐵運行圖實時重疊,軌道與物流的邊界正在算法中消融。
隨著試點范圍擴大,這種創新配送模式有望復制至全國地鐵網絡。萬緯物流自動化負責人侯尚杰透露:“技術將根據實測持續迭代。”
機器人穿梭的軌道,恰似萬科與深鐵融合發展的縮影——當產業協同的齒輪精密咬合,傳統房企的轉型之路便如地鐵列車般,沖破隧道的黑暗,駛向全新旅程。
★★攸克近期文章推薦★★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