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日,在武大郎的靈堂前,武松滿臉怒色,右手緊緊攥著一柄刀。
他對潘金蓮大聲呵斥道:“你害我兄長,今日定要你償命!”
這時街坊們紛紛扒著門縫看,只見武松右手舉起了刀,左手扯開了她的衣襟。
這舉動看著很莽撞,實則藏著武松的“小心思”……
別樣心思
眾所周知,武大郎雖然相貌丑陋、個子矮小,但為人老實本分,勤勞善良。
每天天不亮,武大郎就起床制作炊餅,然后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叫賣。
他的炊餅味道相當棒,價格合理公道,深受大家的喜愛。
某天,武大郎和往常一樣在街上賣炊餅。
突然間,一陣香氣撲面而來。他抬頭一看,只見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子站在面前。這女子不是別人,正是潘金蓮。
她原本是當地一個大戶人家的丫鬟,因為不愿意受主人的欺負,被主人記恨。
主人一氣之下,便將她許配給了武大郎,算是一種變相的懲罰。
潘金蓮年輕貌美,身材高挑,她與武大郎站在一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街坊鄰居們看到這一幕,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他們認為,武大郎真有福氣,竟然娶了如此漂亮的老婆。
而潘金蓮看著,眼前這個又矮又丑的男人,心中充滿了不滿和怨恨。
但她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根本不敢反抗,只能暫時忍氣吞聲。武大郎對潘金蓮卻是一見鐘情,對她百般呵護。
他覺得自己能夠娶到這么漂亮的媳婦,簡直是前世修來的福氣。他對潘金蓮言聽計從,給她買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美食。
然而,潘金蓮卻并不領情。她覺得武大郎根本配不上自己,內心始終渴望遇到心中的“白馬王子”。
后來武松在景陽岡打死了老虎,成為人人仰慕的“打虎英雄”。
陽谷知縣見他武藝高強,又有仁德之心,就任命他當了都頭。
當時他聽說,哥哥武大郎娶了潘金蓮之后,經常遭到一些浪蕩子弟上門騷擾。
為了讓哥哥過上安穩的日子,武松將武大郎接到了陽谷縣。
武大郎看到弟弟武松,如今出人頭地,心中無比欣慰。
他拉著武松的手,激動地說道:“兄弟,你終于有出息了,哥哥真為你驕傲。”
武松看著哥哥憔悴的面容,心中一陣酸楚。
他緊緊抱住了哥哥,說:“哥哥,這些年你受苦了,以后有我在,不會再讓你受委屈了。”
然而,武松很快就察覺到了嫂子潘金蓮的不對勁。潘金蓮看到武松身材高大,相貌英俊,心中不由得泛起了漣漪……
毒計萌生
潘金蓮對武松格外熱情,總是找機會與武松單獨相處,還時不時地用言語挑逗他。
武松是個正直的人,覺得這種行為有悖倫常,心中十分警惕。
有一次,潘金蓮趁著武大郎外出賣炊餅,把武松叫到屋里。
她精心準備了一桌酒菜,要與武松喝酒。武松推脫不過,只好坐下。
酒過三巡,潘金蓮對武松說道:“叔叔,你看我長得美嗎?”
武松皺了皺眉頭,嚴肅地說:“嫂嫂,請自重。我武松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絕對不會做出格的事情。”
潘金蓮聽了,心中又羞又惱。但她并不死心,仍時常找機會接近武松。
武松為了避開潘金蓮的無端糾纏,決定外出公干一段時間。
他臨走前,再次警告潘金蓮要安分守己,好好照顧哥哥。
潘金蓮表面上答應得好好的,心中卻怨恨武松不解風情。
武松外出公干期間,潘金蓮的生活變得孤獨寂寞。
一日,她在陽谷縣的街頭遇見了西門慶。西門慶風流倜儻,能說會道,身邊總是圍繞著許多女人。
他看到潘金蓮的美貌,頓時心生邪念,便主動上前搭話。潘金蓮看到西門慶英俊瀟灑、有錢有勢,心中不禁一動。
兩人越聊越投機,很快就墜入了愛河。
西門慶帶著潘金蓮四處游玩,給她買各種漂亮的衣服和首飾。
潘金蓮覺得自己終于找到了理想中的伴侶,對西門慶言聽計從。
然而,他們的關系并非單純的愛情。
西門慶并不是真心喜歡潘金蓮,只是把她當作一種“消遣”。
他的身邊的女人無數,潘金蓮只是其中一個而已。而潘金蓮則把西門慶,當作自己過上富貴生活的希望。
他們的關系建立在互相利用的基礎之上,注定不會長久。
至于武大郎的存在,無疑成為了他們之間最大的障礙。
為了能夠長相廝守,潘金蓮和西門慶開始思考如何除掉武大郎。
他們找到了當地的媒婆王婆,請她出謀劃策。
王婆是個貪財的人,看到有好處可撈,便答應了他們的請求。隨后她便想出了一個毒計,要用砒霜害死武大郎。
她制定了詳細的行動計劃,隨時準備行動。
一日,武大郎賣完炊餅回到家。潘金蓮像往常一樣,給他端來了一碗熱湯。
武大郎接過湯碗,一口氣喝了下去。很快,他就感到肚子疼痛難忍,對潘金蓮說:“媳婦,我肚子好痛……”
話沒說完,武大郎便撒手人寰……
脫罪智慧
當武松出差回來,得知哥哥武大郎離世的消息時,猶如五雷轟頂。
他深知哥哥身體一向健康,絕對不可能突然死亡,其中肯定有蹊蹺。
武松強忍著悲痛,開始了私下調查。他到處打聽哥哥死前的情況,詢問鄰居們是否察覺到了什么異常。
很快,他就得知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的關系以及他們毒死武大郎的真相。
不久,武松便制定了大膽細致的復仇計劃。他沒有沖動行事,而是精心策劃了一場“審判”。
他邀請了鄰居來到家中,表面上是為了祭奠哥哥,實則是要審問潘金蓮。
當時武松指著潘金蓮,大聲質問道:“是不是你和西門慶一同害死了我哥哥?”
潘金蓮心中有些害怕,但仍然強裝鎮定,矢口否認。
武松說道:“你不承認是吧,那我問你,我哥哥身體一向健康,怎么會突然死亡?”
潘金蓮回答:“我……我真的不知道。”
武松見潘金蓮不肯招供,便從懷中掏出了一些證據。
武松將這些證人的證詞,一一念了出來。潘金蓮聽了,立刻癱倒在地,無言以對。
鄰居們看到這里,都紛紛指責潘金蓮的惡行。
武松迅速走到潘金蓮面前,一把扯開了她的衣服。這個行為看似奇怪,實則暗藏玄機。
一方面,這樣做可以方便殺死潘金蓮。
另一方面,這個舉動有利于日后脫罪,可以偽造成斗毆的現場。
武松殺死潘金蓮后,案件很快驚動了官府。按理說,武松應該被判死刑。
而武松手中有確鑿證據,加上自身的聲望,并沒有受到官府的嚴懲。
當時陽谷縣的縣令,對武松頗有好感。他認為,武松是個有情有義的好漢,此次是為了替兄報仇,情有可原。
于是,縣令將武松的行為,說成是叔嫂爭執中的一次意外。
隨后,案件被移交到了東平府。府尹陳文昭是一位清正廉潔、明辨是非的好官。
他早就聽說過武松的事跡,對他的為人十分欽佩。他在給上級的報告中,詳細闡述了武松的遭遇和復仇的原因。
他反復強調:這是一起因為親情和正義引發的案件,希望能夠從輕發落……
結語
最終,武松只是受到了很輕的處罰,只是被發配到偏遠的地方。
武松不只會打虎,也不是無腦的莽漢,他有勇有謀,要不然也不會活到最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