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的時候,太子胤礽行為不端、才疏學(xué)淺,康熙認為他沒有當皇帝的實力,于是便廢了他的太子之位。
這也意味著,康熙要更換儲君,也就是更換未來的皇帝。
皇位的誘惑是巨大的,為了成為儲君,康熙的兒子們你爭我搶,甚至反目成仇,唯獨“十二爺”無動于衷……
“十二爺”胤裪
康熙皇帝一共有二十四個兒子,老十二胤裪就處于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
說他靠前吧,也沒有那么靠前,因此順位繼承的事肯定與他無關(guān)。
說他靠后吧,倒也不是很靠后,康熙最小的兒子跟孫子乾隆的歲數(shù)差不多,胤裪比他們大上幾十歲。
九子奪嫡的時候,“老十三”胤祥和“老十四”胤禵都很活躍,出場率很高,可是跟他們差不多大的胤裪從來都沒有出現(xiàn)過,就仿佛沒他這個人一樣。
胤裪當時在干什么?他為什么沒有參與“九子奪嫡”?難道他真的對當皇帝沒有興趣嗎?
胤裪的母親是康熙的“定嬪”,聽起來跟空調(diào)似的,在后宮中的地位雖然說不上低,但也確實不高。
她跟上面的那些“姐姐”完全說不上話,下面的這些“妹妹”又不會來巴結(jié)她,因此她的狀況跟胤裪的狀況差不多,也是不上不下,卡在這里了。
這位定嬪是萬琉哈氏的人,原本姓謝,叫妞妞,但是一般情況下沒人叫她謝妞妞,都會稱她為萬琉哈氏。
她們家本來是正黃旗的包衣,由于表現(xiàn)良好,順治就將她們?nèi)姨欤x氏也改為了萬琉哈氏,定嬪的父親在朝中擔任“郎中”,這個官職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了。
康熙十四年的時候,成為了正經(jīng)旗人的謝妞妞不得不參加選秀女活動,然后她真就被選上了。進宮的第十年,生下了康熙皇帝的皇十二子胤裪。
雖說在后宮里的妃子是“母憑子貴”,但是礙于某些原因,康熙并未對萬琉哈氏進行嘉獎。
一直到康熙五十七年,由于胤裪表現(xiàn)優(yōu)異,康熙才將萬琉哈氏封為了定嬪。
雍正即位之后,他看在胤裪的面子上,以“照顧皇考多年為由”,將她提為了定妃。
后面的事我們可以之后再說,我們得先說一說,康熙為何對生下皇子的萬琉哈氏視而不見。
代母養(yǎng)子
在清朝后宮之中,有一種“替母養(yǎng)子”的規(guī)矩。
有些地位比較低的妃子或者宮女被皇帝寵幸之后,若是有幸懷上了龍子,并且安全生下了皇子,并不會親自撫養(yǎng)這個兒子。
因為她們的地位比較低,也沒法給孩子提供什么幫助,甚至還有可能因為照顧不周而導(dǎo)致孩子夭折。
因此,這些地位比較低的母親,就會將兒子交給地位比較高的妃子撫養(yǎng)。
這些地位高的妃子也很樂意干這件事,畢竟對于她們來說,多個孩子就多條路。
雖然這個孩子不是她們親生的,但是她們畢竟也有養(yǎng)育之恩,這些皇子不會忘了她們的。
雍正皇帝的生母為烏雅氏,她就是一個地位比較低微的妃子,沒辦法為胤禛提供什么助力。因此,等到胤禛滿月之后,烏雅氏便將他交給了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撫養(yǎng)。
佟佳氏是佟國維的女兒,她父親在朝中的地位和聲望都很高,這可以為胤禛的未來提供助力。
佟佳氏雖然是皇后,但是她自己并沒有兒子,就生下一個公主還早早夭折了。
因此佟佳氏要是想保住太后之位,必須得收養(yǎng)一個兒子,要不然等康熙駕崩之后,新皇帝必然會將自己的母親升為太后。
雖然她名義上也是太后,但是這兩位太后的地位不可能相同。
說回正題,萬琉哈氏生下胤裪之后,也效仿烏雅氏,將兒子送了出去,但是萬琉哈氏替胤裪選擇的養(yǎng)母,并不是皇后,是一個比皇后更厲害的人——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雖然不是康熙的妃子,也不是皇親國戚,但她卻是紫禁城中除了康熙以外最有話語權(quán)的人。
有時候她甚至比康熙還有話語權(quán),自從孝莊去世之后,蘇麻喇姑就是康熙唯一的“親人”了。眾所周知,康熙小時候得過天花,在當時這是一種死亡率高達99%的“絕癥”,只要得這天花,基本上就必死了。
但是康熙卻堅強地活了下來,就是因為蘇麻喇姑。
如果不是蘇麻喇姑舍命前來照顧小玄燁,康熙皇帝根本不會存在,如果不是蘇麻喇姑替多爾袞和孝莊傳遞消息,順治都不會即位。
雖然蘇麻喇姑只是一個婢女,但是她對于皇室的幫助實在太多了,在康熙心里,蘇麻喇姑就是母親一樣的人。
孝莊還在世的時候,她們兩個老太太湊在一起,還不會太無聊,可惜孝莊先走一步,只留下了蘇麻喇姑在后宮之中。
雖然康熙很想來陪著她,但是朝中事務(wù)繁多,他也沒有時間總往蘇麻喇姑那里跑。
為了給蘇麻喇姑“解悶”,康熙便將剛出生的胤裪送給了蘇麻喇姑。
傳承長壽基因
蘇麻喇姑很喜歡小孩子,胤裪來到她身邊后,她的心情好了很多。人一旦傷心無聊,就容易生病,對于老人來說更是如此。
因此康熙將胤裪給蘇麻喇姑照顧,無形間也延長了蘇麻喇姑的壽命。
胤裪出生于1686年,也是1687年被送到蘇麻喇姑那里去的。
雖然不知道蘇麻喇姑的出生年份,但可以知道的是,此時的蘇麻喇姑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
1705年,允裪剛剛成年,蘇麻喇姑安心地離開了人世,她少說也得活了九十多年。
蘇麻喇姑去世之后,一直照顧他的胤裪沒事做了,康熙便開始安排他當官。
由于從小便跟隨蘇麻喇姑生活,胤裪也學(xué)到了蘇麻喇姑身上那種極為“平淡”的風格,胤裪不爭不搶,逆來順受,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當他被人牽連,導(dǎo)致被削爵的時候,胤裪一聲不吭,哪怕已經(jīng)被削為了奉恩鎮(zhèn)國公,胤裪也沒有一句話說。
不過雍正即位后為他平反,他倒是很感謝雍正,正是因為他這種不爭不搶的性格,讓他能在九子奪嫡之中獨善其身。
雍正即位后,不但沒有害他,還幫了他,這就說明了一切。
像這種性格的人,壽命都比較長,就比如蘇麻喇姑,活了九十多歲,胤裪活了七十九歲,乾隆朝還在工作。
最厲害的還是胤裪的母親萬琉哈氏,她是順治十八年出生的,一直活到了乾隆二十三年,足足活了九十七歲。
她在世的時候,每逢過年過節(jié),乾隆都會將她從胤裪的府上接到宮里去慶祝一番,因此乾隆也沾了點光,活了八十九歲。
胤裪是康熙最長壽的兒子,而她的母親萬琉哈氏也是康熙朝乃至整個大清朝最長壽的妃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