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重磅新政!漳州市出臺地方版“好房子”建設標準!附導則全文!

0
分享至

《漳州市“好房子”建設導則(試行)》


住房

從“有沒有”向“好不好”邁進

不再只是單純的鋼筋水泥

更是承載夢想的幸福港灣

近日,漳州市住建局印發《漳州市“好房子”建設導則(試行)》(以下簡稱《導則》),秉持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從規劃設計到物業運維,將“質量優良、安全耐久;功能優化、健康舒適”等六大維度核心理念融入建筑全生命周期,為漳州人民勾勒出美好生活新圖景。


《導則》整體框架體系由總則、基本規定、規劃設計、建筑設計、施工建造、查驗交付、物業運維、附錄共八部分組成,其內容通過規劃設計、建筑設計、施工建造、查驗交付、物業運維五大核心方面,將“好房子”理念轉化為具體實踐。

“匠心筑造”提升住房品質


層高更舒適

3米以上的舒適層高,可使空間更為開闊,日照更為充足,也為住戶個性化和多樣化裝修提供更多可能。

細節更貼心

完善的公共配套服務設施,提升居民生活在物質和精神層面的滿足感;廚房操作臺的科學動線、衛生間的干濕分離設計,讓日常瑣碎都充滿人文關懷。

裝修更有品

全裝修交付不僅可為住戶提供多樣設計風格的選擇,也可以全方位呈現樣板房,小到玄關設計,大到整體布局風格設計,處處體現著對生活的理解,對美好住房品質的追求。

“精益求精”保障住房安全

住宅設計更安全

抗震耐久的建筑結構、一級防水的涉水空間、防夾感應的電梯轎廂等等,從整體到局部逐步筑牢居民生活安全防線。

社區環境更舒適

智能安防系統覆蓋社區每個角落,高空拋物監控、電動車停車場安防監控系統、非接觸門禁守護居家安寧;采用綠色施工技術和智能建造技術,合理選用臨時設施,減少污染美化居住環境;適老化的扶手、無障礙公共出入口與兒童安全步道并行,讓全年齡段人群都可享有生活的便利。

驗收交房更安心

三次蓄水試驗、“先驗收、后交付”的分戶驗收制度、“交房即交證”舉措的推行,在居民獲得便利的同時,也讓“安心”兩個字有了實打實的保障。

“以人為本”打造溫情家園


鄰里空間更和諧

風雨連廊等公共空間串聯起鄰里溫情,共享廚房與社區餐廳共筑人間煙火,多層次立體綠化與屋頂花園相映成趣。

配套設施更多元

小劇場、街坊學堂、冥想空間等可選配套公共服務設施,讓社區成為滋養心靈、豐富精神世界、滿足物質便利的幸福家園。

物業服務更智慧

采用“物聯網+維保”服務模式搭建智慧物業服務平臺,構建數字家庭系統,從快遞寄存到家政服務,從災害應急管理到健康監測預防,讓生活便捷觸手可及、人文關懷落到實處。

從“海綿城市”的生態理念到光伏能源的綠色實踐,從BIM技術的全建筑生命周期的運用到“交房即交證”的措施實踐,漳州市“好房子”正以科技為依托、以人文為根基,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譜寫新時代漳州居住文明新篇章。這不僅僅是一棟棟建筑的升級改造,更是對高品質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讓家不再只是普通的容身之所,更是安放心靈、滋養情感、提升幸福的沃土。

質量優良、安全耐久;功能優化、健康舒適;

環境優美、便利宜居;設施完善、技術先進;

低碳綠色、節能環保;服務精細、鄰里和諧。

漳州“好房子”,為您美好生活而來!

來源:漳州市住建局 市局科技與設計科 吳嘉儀、李憶瑤

附:漳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印發《漳州市“好房子”建設導則(試行)》的通知

漳建設〔2025〕2號

各縣(區)住建局、開發區(投資區)建設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建設“好房子”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按照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工作安排,我局組織編制了《漳州市“好房子”建設導則(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遵照執行。

漳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5年7月4日

(此件主動公開)

漳州市“好房子”建設導則(試行)

前 言

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建設“好房子”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按照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工作安排,編制組經過廣泛調查研究,總結工程實踐經驗,依據國家相關標準和產業政策,結合漳州市具體情況,制定《漳州市“好房子”建設導則(試行)》(以下簡稱《導則》)。

一、以需求為導向,明確“好房子”內涵

“好房子”的本質是“以人為本”。《導則》以“質量優良、安全耐久,功能優化、健康舒適,環境優美、便利宜居,設施完善、技術先進,低碳綠色、節能環保,服務精細、鄰里和諧”六大維度為核心,構建涵蓋居住空間、社區環境、技術應用及服務管理的全鏈條標準體系,包括新建商品房、保障性住房以及既有住房的更新改造。在社區規劃中,強調人車分流、全齡友好型活動場地及無障礙系統配置,滿足不同群體的差異化需求。

二、以技術為支撐,推動建設方式革新

傳統建筑模式已難以適應現代居住需求,本《導則》倡導“四新”技術(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的集成應用,推動建造方式向工業化、智能化轉型。例如,推廣裝配式裝修技術(集成廚房、衛生間等),深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引入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構建數字孿生系統,優化施工精度。針對適老化與適幼化需求,提出智能化安全監測方案,將科技深度融入居住安全。

三、以綠色為底色,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低碳環保是“好房子”的必然要求。《導則》從設計、施工到運維全生命周期提出綠色標準:通過高性能門窗、節能保溫材料降低能耗;優化建筑布局以增強自然采光與通風;推廣可再生能源應用,減少碳排放。強化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確保居住環境的安全與可持續。

四、以服務為延伸,構建和諧人居生態

“好房子”不僅關注建筑本身,更注重社區服務的精細化與人性化。《導則》要求完善物業服務標準,包括社區巡檢、裝修管理、環境維護及用戶滿意度反饋機制;倡導鄰里共享空間設計,促進社區互動與文化融合。通過“硬設施”與“軟服務”的雙重提升,打造安全、便利、溫暖的居住共同體。

《導則》由漳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管理,《導則》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反饋至漳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科技與設計科(地址:漳州市薌城區勝利東路建設大廈15號,郵編:363000,郵箱:zzkjysjk@163.com),以供今后修訂時參考。

本導則主編單位:漳州市勘察設計協會

福建漳州城投集團有限公司

福建漳龍集團有限公司

福建七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本導則主要起草人員:王志勇 韓??峰 鄭榮德 鄭燕標

朱家賢 謝??奕 方塵杰 曾維杰

李憶瑤 繆??昱

本導則主要審查人員:郭文坤 薛仁鋒 吳遠欽 楊宏杰

黃勇貴 陳志剛 莊??裕 劉??婷

1 總則

1.0.1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我市住宅品質,貫徹“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建設方針,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促進我市住宅建設的高品質、高質量發展,制定本《導則》。

1.0.2本《導則》適用于我市新建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改建、擴建住宅,老舊小區改造可參照執行。

1.0.3新建住房建設除遵循本《導則》外,還應符合國家及福建省相關現行規范、標準、規定。

2 基本規定

2.0.1“好房子”建設應綜合考慮當地經濟水平、地域文化、水文地質條件、地形地貌特點、氣候特征等因素,與周邊城鎮系統銜接,滿足完整社區建設要求。

2.0.2“好房子”的體量、高度、界面、色彩、材質等應協調統一,呈現多樣化形態。

2.0.3“好房子”規劃應系統性完善小區配套設施,體現以人為本、全齡友好的理念。

2.0.4“好房子”設計應功能合理、使用方便,并滿足居住所需的日照、采光、通風、隔聲、降噪、防水、防潮、保溫、隔熱、室內空氣質量等性能及私密性要求。

2.0.5“好房子”施工應遵循質量至上、精益建造原則,應采用低碳環保綠色建造技術。

2.0.6“好房子”運維應融入社區,提供智慧服務,宜在全生命周期采用數字智慧技術。

2.0.7“好房子”建設應達到現行福建省工程建設標準《福建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BJ/T 13-197中綠色建筑一星級及以上等級要求(全裝修交付),應使用綠色建材比例達65%以上。

2.0.8宜在設計、施工、運維階段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實現全過程BIM使用和交付。

3 規劃設計

3.0.1住宅小區規劃應結合周邊自然環境與建筑風貌,營造疏密有致、高低錯落、豐富多樣的空間形態。主體建筑高度應避免高低懸殊或高度完全一致,增加天際線的空間韻律節奏。應采用合理有序的空間布局,設置多層級空間,形成過渡自然、功能融合的高品質住區。

3.0.2住宅小區規劃宜采用符合漳州濱海城市地域等特色的建筑風貌設計,兼顧地域歷史文脈,傳承地域建筑文化,宜采用適應地域特點的本土材料和技術。

3.0.3住宅小區規劃應滿足海綿城市設計規范相關要求,在構建多層次、多功能綠色生態系統的同時,通過設置透水鋪裝、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生態滯留池等設施,促進雨水的自然滲透、自然凈化、自然收集和再利用,增強對雨水的消納功能,推動綠色生態型住宅小區建設。

3.0.4住宅小區應打造步行友好的交通環境,采用人車分流設計,交通組織應遵循安全便捷、尺度適宜、綠色出行的原則,合理規劃地上、地下歸家流線,通過多層級公共空間體系的設計,增強歸家的儀式感和安全感。統籌考慮消防、訪客、搬家、急救、快遞、垃圾清運等不同車輛的動線需求,并為住宅小區無人機配送建設預留發展空間。

3.0.5住宅小區人行系統需考慮通學路徑,便捷聯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配套設施。住區內通學路徑宜選擇綠化較好、行人較多、環境安全的道路,沿線布置合理的安全監控設施,選用安全的道路鋪裝材質,滿足兒童在連續線性安全空間的步行與活動需求。

3.0.6住宅小區應滿足無障礙通行要求。小區內應至少設置一條從主入口通達所有樓棟單元的無障礙路線,結合設置風雨連廊、底層架空層等空間形成連貫的無障礙通行網絡,連接主要游憩場所、建筑出入口、公共服務設施及城市道路。

3.0.7住宅小區主要出入口應預留進深不小于10m的緩沖空間,合理布置落客區、快遞車位等功能空間,方便組織各類動線分流,減少相互干擾,保證與城市道路銜接的安全性。在突發事件期間,可作為防疫緩沖空間或應急避難空間使用。

3.0.8住宅小區應設置休閑娛樂、體育健身等居民公共活動場所,重點規劃老人活動、兒童游樂場所。老人和兒童室外活動場地應設置在陽光充足的區域,并滿足相關日照要求,應設置夜間照明設施和安全防范設施,且應配置緊急報警裝置。室外活動場地的布置應避免噪聲對住戶的影響。

3.0.9住宅小區內宜設置老年人健身步道,提升老年人健身的便捷性、舒適性,寬度宜為1.50m,保證一輛輪椅和一人可以正面相對通行。住區內設置多功能運動場地時,宜選擇性配置適合老年人使用的球類場地,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轉換為應急避難場所。

3.0.10應合理規劃電動自行車充電停放場所,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電動自行車充電停放場所應合理分布、相對集中,宜在室外獨立設置;

2電動自行車充電停放場所不應設置在地上架空層、地下二層及以下;

3電動自行車充電停放場所應設置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4電動自行車充電停放場所應設置相關自動感應滅火系統,充電設施宜具備充電故障報警、功率檢測、高溫報警等功能。

3.0.11住宅小區宜設置風雨連廊、架空層、下沉庭院、屋頂花園等多種形式的公共空間,各類公共空間中宜配置便于居民休憩交流的設施。各類公共開放空間應強調集約共享理念,實現一處固定場地在不同時段多種用途的可能,提高場地與設施利用率。

3.0.12住宅小區應配套設置滿足居民娛樂、休閑、社交、養老等生活需求的公共配套服務設施。住宅小區增配的公共服務設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9項,每個小區配置不應少于2項,總面積不低于100㎡。設施配置內容及標準見表3.0.12。

表3.0.12住宅小區增配公共服務設施


3.0.13住宅小區配建的對外服務設施(如商店、社區衛生室、嬰幼兒照護、城市餐廳、居委會),不應影響住宅小區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3.0.14住宅小區應設置室外兒童娛樂、老年人活動、居民健身等場地,與綠化景觀結合,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老年人、兒童活動場地宜貼鄰建設且設置智慧燈桿等監控設施;

2宜設置健身步道,沿步道每100m宜配置休息座椅;

3場地防滑等級不宜低于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術規程》JGJ/T 331規定的Ad級和Aw級;

4宜設置小型多功能球類運動場地。

3.0.15智能快件箱應結合步行流線設置,便于居民取用,宜靠近小區主要出入口布置,并配置監控。

3.0.16住宅小區垃圾收集點應滿足服務半徑和垃圾分類要求,應隱蔽設置,垃圾收集點宜與住宅外墻間隔6米及以上,采用易清洗硬化地面,設置清潔設施。

3.0.17綜合考慮各級綠地系統以及小街區、密路網的設計理念,以實際效果為導向,因地制宜的研究綠化指標計算標準,提高住宅小區內部景觀設計的靈活性。重視住宅小區內部景觀環境與外部社區公園、小微綠地、林蔭綠道等綠色空間的滲透、連通關系,提升街區綠化系統的通達性。鼓勵利用街角消極空間與狹小地塊打造宜人的街角公園,為周邊居民提供更多休憩、健身活動場所,打造花園生活街區。

3.0.18景觀設計應采取體驗式景觀設計,提高居民對住宅小區環境營造和維護的參與性,有效增進居民之間的人際互動。宜結合場地功能和綠植搭配,布置相應的活動設施。

3.0.19住宅小區緊鄰城市道路時需采取綠植防護等綜合措施減少噪聲對住區內部的干擾。

3.0.20植物配置應多層級搭配,注重季相和色葉變化,常綠喬灌木覆蓋率不得低于80%,喬木設置數量平均不應少于4株/100㎡綠地。宜關注植物配置的功能性,考慮不同人群的生理與心理需求,進行景觀療愈設計。

3.0.21植物與建(構)筑物的最小間距應滿足住宅建筑對通風、采光、日照、消防的要求,兼顧必要的衛生與私密性要求,并符合表3.0.21的規定。

表3.0.21植物與建(構)筑物的最小間距


3.0.22住宅小區的景觀綠化提倡屋頂綠化和立體綠化設計。鼓勵通過景觀圍欄、花箱花墻等花園式打造方法,削弱住區邊界的封閉性與阻隔感,增強住宅小區內外透綠、顯綠水平,引導住宅小區內綠色公共空間融入城市。鼓勵通過裙房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等多種形式實現多層次立體綠化,在滿足安全性且不破壞居住環境的前提下可結合居民實際需求營造屋頂花園等多種上人屋面場景。鼓勵通過在陽臺預設種植槽、種植箱、種植池、預留上下水條件等多種措施,提高室內外綠化環境品質,營建花園住區。

3.0.23住宅小區應設置連貫的標識系統。住宅單元出入口處應設置標識牌,標識樓號和單元號,標識標牌夜間應清晰可見。標識系統應與住宅小區建筑整體風格相協調,并兼顧無障礙使用要求,消防標識應符合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3.0.24當住宅建筑戶型有4個或4個以上居住空間時,應有2個及以上居住空間滿足日照標準的要求。住宅建筑東西向外窗應設置建筑遮陽措施,建筑遮陽系數不應大于0.8。

3.0.25住宅小區內室外燃氣調壓站、出地面管井等室外設備設施避免占用住區綠地,并在滿足設備正常使用需求與防火要求的前提下結合景觀設計進行遮蔽處理。

4 建筑設計

4.1建筑

4.1.1住宅層高不應低于3m,設有戶式中央空調和集中新風系統的住宅,層高不應低于3.15m。臥室、起居室室內凈高不宜低于2.70m,局部凈高不應低于2.20m,且局部凈高低于2.60m的面積不應大于室內使用面積的1/3。

4.1.2套型的大小應與功能空間數量相匹配,戶型功能空間配置及各功能空間最小使用面積可根據客戶需求參考附錄A表A.1配置。戶型設計應保證住戶的私密性,避免公共交通空間對住戶的視線和聲音干擾。

4.1.3裝修與土建、機電應一體化設計,宜為住戶提供不同裝修風格的多種選擇,并應提供樣板間。各功能空間的設備設施配置宜根據住戶的使用需求參照附錄A表A.2配置。

4.1.4戶內入口處(玄關)宜設置過渡空間,進深不宜小于1.50m,滿足收納、清潔、換鞋等功能需求。

4.1.5新建住宅建筑戶門通行凈寬不應小于0.90m,臥室門的通行凈寬不應小于0.80m,廚房門和衛生間門的通行凈寬不應小于0.80m,并應預留無障礙改造的條件。戶門門洞高度不應小于2.20m。套內入口過道凈寬不應小于1.20m,通往臥室、起居室(廳)的過道凈寬不應小于1m,通往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的過道凈寬不應小于0.90m。

4.1.6套內應至少有一間使用面積不小于14㎡的雙人臥室,且僅有一間臥室時不應設置在北向;當戶內有四間及以上臥室時,宜有兩間使用面積不小于14㎡的雙人臥室,且至少應有一間臥室設置在南向;單人臥室使用面積不小于8㎡。雙人臥室的短邊凈寬度不宜小于3m;單人臥室的短邊凈寬度不宜小于2.60m。

4.1.7套內起居廳和臥室宜至少有1間具有良好視野,窗前1.50m的范圍內,視點1.50m高度可以看到室外景觀,起居廳或臥室的陽臺上可看到室外景觀的視野寬度不宜小于90°,并開設應急逃生窗。

4.1.8戶內宜避免深凹口設計,凹口內不宜設置起居室(廳)、臥室、廚房等房間。如起居室(廳)、臥室、廚房等房間的外窗確須設置在凹口處,凹口尺寸應符合下述規定:

1凹口凈寬不應小于1.50m;

2凹口凈寬與凈深之比不應小于1:2。

4.1.9住房套內使用面積大于120㎡時,宜設置不小于3㎡的獨立儲藏空間。

4.1.10立面設計應考慮層間線腳、挑檐、壁柱等建筑構件對本棟住宅建筑的自遮擋,建筑自身的墻面裝飾、挑檐等對本棟建筑日照有不利影響的建筑構件應參與日照模擬計算。

4.1.11廚房使用面積不應小于5㎡。廚房操作臺臺前操作空間深度不宜小于1m。廚房應合理設計烹飪操作流線,配置洗滌池、灶具、排油煙機、燃氣熱水器、洗碗機、飲用水凈化處理器、冰箱等設施或預留安裝位置。排油煙機的位置應與爐灶位置對應,排煙管就近接入排氣道。

4.1.12排油煙機、吊柜的安裝位置不應影響廚房的通風和采光。廚房開窗不應影響洗滌池的安裝和操作臺的使用。

4.1.13套內共用衛生間應采用干濕分離式布置形式。衛生間內宜安裝扶手,并預留全齡化和智能設備設施的安裝條件。衛生間宜采用同層排水技術。

4.1.14住宅廚房、衛生間、浴室、設有配水點的封閉陽臺、屋頂水箱間、獨立水容器等有水房間樓地面防水等級應為一級。防水層在門口處應水平延展,且向外延展的長度不應小于500mm,向兩側延展的寬度不應小于200mm,沿門洞口外側上翻不應小于250mm。

4.1.15住宅套內空間宜滿足適老宜幼的要求,并符合下列規定:

1戶門內外高差不應大于15mm;廚房、衛生間、封閉陽臺與相鄰空間地面的高差不應大于15mm;

2老年人使用的衛生間應緊鄰老年人臥室布置,應設置緊急呼救設施或安全報警裝置;衛生間地面的防滑等級不應低于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術規程》JGJ/T 331規定的Ad級和Aw級。

4.1.16每套住宅應設置陽臺。生活陽臺宜設在起居室(廳)或臥室外,陽臺進深不應小于1.50m。服務陽臺宜設在餐廳或廚房外,陽臺進深不應小于1.20m。對于較大戶型的住宅(如設置有不小于3個居住空間時),陽臺的配置不宜少于2個。

4.1.17住宅陽臺應設置晾曬衣物措施或為其預留位置。封閉陽臺應結合建筑立面同步設計,封閉陽臺外不應設置晾曬設施。

4.1.18住宅公共空間設計應滿足住戶便利性和安全性的需求,應符合無障礙、適老化的標準要求及全齡友好的設計要求。

4.1.19最高入戶層為四層及四層以上住宅的公共出入口應設門廳,當設有地下車庫時,應設置地下單元門廳,地上門廳應有自然采光;地上電梯廳宜自然采光通風。公共出入口處宜結合門廳配置智能信報箱、快遞和外賣暫存等功能空間。

4.1.20住宅電梯數量的確定應綜合考慮建筑類型、層數、服務戶數、電梯主要技術參數及使用者的舒適度等因素,住宅電梯宜成組集中布置。并符合下列規定:

1每臺電梯服務戶數不應超過50戶;

2入戶層在二層及以上住宅均配置電梯;

(1)最高入戶層為二層及二層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個住宅單元至少設置一臺電梯,滿足無障礙要求;

(2)最高入戶層為四層及以上,或最高入戶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9m的住宅建筑,每單元至少設置一部可容納擔架的電梯。

3電梯門廳及電梯轎廂內地面采取防滑措施,防滑等級達到《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術規程》JGJ/T 331規定的Bd、Bw級;

4電梯層門凈高不應小于2.20m,轎廂凈高不應低于2.50m(戶內電梯除外);

5電梯應選用具有防夾感應功能的電梯,應采取電梯轎廂降溫措施。

4.1.21走廊和公共部位疏散通道的凈寬不應小于1.20m,凈高不應低于2.20m,走廊的門洞口或埡口凈寬不應小于0.90m。設置封閉外廊時,應設可開啟的窗扇。

4.1.22空調室外機的位置和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設置方便室外機安裝和維護操作的可上人專用平臺板或預留空間,專用平臺板與主體建筑結構的連接應進行結構設計,且設計工作年限與主體結構相同;

2室外機位置應結合建筑外觀設置并保障通風通暢,不應設置在建筑天井等通風不良的位置,且不應對室外人員和相鄰窗口造成不利影響。當室外機位設置圍護的格柵或墻體時,不應妨礙空調有效散熱;

3室外機應采用坐式安裝方式,且室外機底座應與專用平臺板(架)連接牢固,并應采取防止墜落的措施。

4.1.23外廊應符合下列規定:

1外廊應設排水地漏,排水地漏不設于入戶門口處;

2外廊防護采用防護欄桿,避免天井四周封閉,產生煙囪效應;

3外廊采用防滑地磚防水地面,提升通行安全性;防滑等級達到《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術規程》JGJ/T 331規定的Bd、Bw級;

4外廊設置不小于500mm寬外挑雨披,作為防飄雨措施。敞開外廊連通的門廳、電梯廳、前室等公共部位應有防飄雨雨水流入電梯井道的措施。

4.1.24地下機動車庫停車空間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小型汽車車位尺寸不宜小于2.50m(寬)×5.30m(長),應100%預留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安裝條件,且按不少于車位總數的30%配置充電樁;

2宜設置不小于30㎡的獨立洗車區域,洗車區應配置獨立計量的給、排水及用電設施;

3對于有防雨要求的出入口和坡道處,應設置不小于出入口和坡道寬度的截水溝和耐輪壓溝蓋板以及閉合的擋水檻。出入口地面的坡道外端應設置防水反坡;當地下坡道的敞開段無遮雨設施時,在坡道敞開段的較低處應增設截水溝;地下室坡道設防洪擋板;

4當建筑外墻貼臨地下室坡道時,在坡道段上方外墻設不小于600mm雨披,防止側墻雨水進入地下室。

4.1.25地下機動車庫內部車道宜為環形車道,主車道凈寬不應小于6m,凈高不應小于2.40m。盡端式車道長度超過40m時,應預留回轉空間。通車道轉角處不宜設置通長連續的墻體。

4.1.26車庫安全出入口應留有寬度不小于1.50m的人行通道,不應被停車位遮擋。

4.1.27地下車庫宜設置采光庭院、采光井或導光管等措施提升地下機動車庫品質。

4.1.28設有地下、半地下機動車庫的住宅,主樓所有公共電梯均應通達至地下、半地下機動車庫。

4.1.29地下機動車庫不應采用機械式停車位。

4.1.30地下車庫地面面層應采用耐磨、防滑、防開裂的建筑材料,地面基層宜設置疏水層,墻柱面應結合標識系統進行美化分色設計。

4.1.31住宅公共停車泊位應設置于小區出入口附近地面或地下機動車坡道附近,公共停車泊位應予以明確并應設置明顯標識。

4.1.32住房宜采取防鼠防蟲措施,并宜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排風道口、空調出水管口宜設置鐵絲網等防鼠、防蟲裝置;

2室外未埋入地下的落水管道口與地距離不宜小于1.50cm或埋入地下;墻外管道在離地面2.50m處宜設置倒漏斗形防鼠罩。

4.1.33二類以上高層住宅,每戶宜設有一間由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墻體和乙級防火門圍成的房間。

4.1.34新建住房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或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時,應與建筑一體化設計。

4.1.35新建住房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宜比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5015的規定值高10%或建筑供暖空調負荷降低5%。

4.1.36住房宜采用光伏發電作為補充電力能源。當采用光伏發電技術時,宜采用直流供配電系統。

4.2結構

4.2.1對于混凝土結構房屋,400MPa級及以上等級鋼筋應用比例應不小于總量的85%;對鋼結構房屋,Q355及以上高強鋼材用量占比總量不小于50%。

4.2.2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主體結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不應低于C30。

4.2.3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標準》GB/T 50010中表8.2.1規定的1.2倍。

4.2.4設備管線穿梁、板、剪力墻等構件,設計時應預留孔洞,避免后鑿。

4.2.5住宅建筑裝飾線條應兼顧安全耐久和美觀,深度或寬度大于300mm的線條不應采用GRC、EPS、XPS等材料。

4.2.6結構構件應滿足大空間靈活可變的需求,結構構件的布置應與建筑可變性相協調,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影響居室功能改變的位置不應布置豎向構件;

2居室功能改變后梁的位置不應影響使用感受;

3可變空間宜布置大板,并結合暗梁為后續改造提供條件。

4.3電氣

4.3.1發電機房應設置在地面一層,變配電房應設置在地面一層及以上,其地面高程應高于當地防澇用地高程,且不應設在地勢較低和可能積水的區域。

4.3.2當變配電房附設在住宅建筑內時,不應設在住宅套型投影線正下方,四周不應與住戶貼鄰,且不應設置在住宅建筑疏散出口的兩側。

4.3.3住戶配電箱、弱電箱等暗裝箱體不宜設在建筑物的外墻及剪力墻上,且不應暗裝在電梯井道墻上。

4.3.4住宅套內的照明、插座、熱水器、空調回路均應各自獨立裝設A型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保護動作電流不應大于30mA。照明和插座回路不應共用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不同相序的單相回路不應共用保護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的四極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

4.3.5精裝修住宅電源插座的設置要求和數量應符合表4.3.5的規定,布置洗衣機、冰箱、排油煙機、電熱水器、空調處,應加設一個專用單相三孔電源插座。

表4.3.5電源插座的設置要求和數量


4.3.6住宅套內的線纜應采用阻燃類銅芯線纜。住宅地下室電纜橋架宜選用防潮防腐材料制造的橋架。

4.3.7建筑面積60m2以上的住宅套內電源進線橫截面面積不宜小于16mm2。

4.3.8室外、地下室、屋面等潮濕場所明敷的金屬導管和電纜橋架應采取防潮防腐措施,且金屬導管壁厚不應小于2.00mm。防潮防腐材料制造的金屬導管和電纜橋架宜選用不銹鋼導管、不銹鋼電纜橋架、燃燒性能分級為B1級的剛性塑料導管或高分子合金電纜橋架、晶須改性塑料電纜橋架。

4.3.9住宅小區出入口、單元大堂應設置非接觸門禁系統。室外主要道路、老年人和兒童活動場所、居住區出入口、大堂、電梯轎廂等關鍵部位,應設置高清數字視頻監控。居住區周界應設置攝像機或電子圍欄等防護設施,居住區內設置防高空拋物視頻監控,監控覆蓋無死角。

4.3.10電動機、交流接觸器和照明產品的能效水平應達到能效限定值或能效等級2級的要求。電力變壓器能效水平應高于能效限定值或能效等級2級的要求。

4.3.11各主要功能場所應選用高效照明光源、燈具及其節能附件,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選用的照明光源、鎮流器的能效應符合相關能效標準的節能評價值;

2一般照明在滿足照度均勻度條件下,宜選擇單燈功率較大、光效較高的光源。

4.3.12走道、樓梯間、衛生間、車庫、室外等無人長期停留的場所,應選用發光二極管(LED)燈。

4.3.13根據建筑的照明要求,采取相應的節能控制措施并合理利用天然采光:

1在具有天然采光條件或天然采光設施的區域,應采取合理的人工照明布置及控制措施;

2走廊、樓梯間、門廳、大空間、地下停車場等場所的照明系統應采取分區、定時或感應等節能控制措施;

3道路、景觀照明應集中分組控制,并具備深夜減光控制功能。景觀照明應設置平時、節日等多種照明模式。

4.3.14景觀照明設計應減少光污染,室外景觀、環境照明、航空障礙燈等的燈光不應直接射入室內,主體立面不應設置泛光照明。

4.4給水排水

4.4.1生活泵房應單獨設置,泵房內應使用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要求的成品水箱,應采用食品級不銹鋼。

4.4.2宜預留智能洗地機、全屋凈水系統安裝條件,廚房位置應預留直飲水機安裝條件。宜預留空氣源熱水器等室外設備安裝空間。

4.4.3多層建筑宜將水表集中安裝在建筑首層出入方便的位置,高層建筑應根據豎向分區情況將水表集中安裝在各分區設備間或水表間等位置;多層建筑無水表井時,應設置水表箱。水表采用遠傳水表等智能化水表,并能分類、分級記錄、統計各種用水情況。

4.4.4用水器具產品的性能參數應符合《福建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J/T 13-62附錄K規定,用水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級應達到2級。

4.4.5室內的給水管道,應選用耐腐蝕和安裝連接方便可靠的管材,明裝部分宜采用內襯不銹鋼管,暗裝部分宜采用PPR給水管。閥門材質應采用全銅、全不銹鋼、鐵殼銅芯。

4.4.6與臥室相鄰的衛生間內,排水立管不應貼鄰與臥室共用的墻體,且應采取隔聲包覆處理措施。排水立管宜設置在建筑外墻,可設置在室外空調平臺并采取隱蔽措施,便于維修。上層衛生間排水時,在臥室內測得的排水噪聲等效聲級不應大于33dB。排水管宜采用低噪聲管材,可選用橡膠密封圈柔性接口機制的排水鑄鐵管,雙壁芯層發泡塑料排水管,內螺旋消聲塑料排水管,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靜音排水管等。

4.5暖通

4.5.1空調室外機位應便捷安裝和檢修,不形成熱氣短路,不影響機組的能效。排出熱氣不應影響鄰近房間的使用要求,空調室外機傳播至鄰近房間內噪聲值晝間≤40dB,夜間≤30dB。

4.5.2廚房應設置直通屋面的排油煙井道,宜設置廚房專用空調。衛生間應設置機械排風系統,避免異味進入人員活動休息區域。

4.5.3室內通風空調系統的氣流組織應滿足人體熱舒適要求,避免直吹,且不宜造成吹風感。

4.5.4室內空氣質量應滿足人體健康舒適要求,臥室等人員長期停留的區域,新風系統宜設計到位或設計預留室外新風取風口及管道安裝條件等。新風系統應具備除塵過濾功能段,可采用凈化型送風機組或全熱交換機組,機組應便于維護和檢修,過濾裝置應便于拆卸更換。新風入口的設置應注意防污染,應與衛生間、廚房的排風出口保持必要的距離,同時注意室外風向對它的影響。

4.5.5采用分散式房間空調器時,房間空調器應選用《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21455中規定的一級。

4.5.6地下車庫不滿足自然通風要求時,應設置機械通風系統。系統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機械排風的區域應優先采用自然補風,當自然補風滿足不了要求時,應采用機械補風;

2應設置與排風設備自動聯動的一氧化碳濃度監測裝置。

4.5.7設置在公共區域的通風防排煙風機或空調設備,宜設置帶檢修口的圍護格柵等防護設施。

4.6室內環境

4.6.1住宅的平面空間布置、門窗位置和開啟方式的設置應有利于組織室內自然通風,通風窗與房間門宜對角布置。電梯廳、公共走道等公共空間宜采用天然采光通風。

4.6.2住宅設計應采取隔聲降噪措施,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分戶墻應采用不小于200mm厚混凝土墻體或其他能達到50dB以上隔聲效果的構造措施。分戶墻上不宜嵌入設置配電箱、分集水器等設施。不宜嵌入設置開關、插座等,當設置時應錯位布置,間距不小于150mm,且應設置相應的隔聲封堵措施;

2現澆樓板厚度不小于120mm,預制疊合樓板厚度不小于130mm(梁式懸挑結構的板除外),且滿足單向板厚度不小于跨度1/30,雙向板厚度不小于短跨的1/35。臥室的頂部樓板的撞擊聲隔聲性能,其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級L’nT.w應小于60dB;

3臥室室內噪聲限值晝間不應大于40dB,夜間不應大于30dB。

4.6.3住宅建筑公共區域照明的一般顯色指數Ra不應低于80。

4.7通信基礎設施

4.7.1臥室、起居室宜設置光纖網絡終端。

4.7.2每套住宅內宜采用有線與無線相結合的組網方式,實現全屋無線Wi-Fi覆蓋。

4.7.3在住宅小區地上部分移動手機信號無法滿足區內居民使用時,應設置移動通信信號室外覆蓋系統。

4.7.4在公共地下室、電梯轎廂內應設置移動通信室內信號覆蓋系統。

5 施工建造

5.1一般規定

5.1.1施工現場應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建立施工質量控制和質量責任追溯制度。

5.1.2施工前應編制施工組織規劃和實施細則,并按照規定的程序審批。

5.1.3住宅應考慮結構安全和耐久性,應滿足《福建省建筑工程常見質量問題控制規程》DBJ/T13-107的要求。

5.1.4施工階段宜采用基于BIM設計模型進行深化設計和專業協調,并應建立施工與設計、生產、運營維護聯動的協同管理機制。

5.1.5應采用綠色施工技術,宜采用系統集成、智能施工設備和建筑智能機器人等智能建造技術。優先應用裝配式結構,集成廚房、集成衛生間、集成吊頂等干式工法施工工藝,減少現場切割及濕作業。

5.1.6應實施樣板先行制度,對涉及質量易發問題主要防控措施的關鍵工序、關鍵部位等隱蔽工程實施舉牌驗收,留存影像資料及電子檔案,實現全過程質量可追溯。

5.2 質量管控

5.2.1項目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組織編制住宅工程質量問題防控書,特別是對滲漏、裂縫、空鼓、尺寸偏差、電氣工程、節能工程、通風與空調工程等質量多發問題進行防治,其質量控制標準不應低于現行福建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福建省建筑工程常見質量問題控制規程》DBJ/T13-107的規定。

5.2.2隔聲防控措施應符合下列規定:

1非承重分戶墻宜采用高密度砌筑材料,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低于90%,與梁、剪力墻連接處填塞密實;

2隔聲材料應采用密縫拼接,拼接縫寬度不宜大于1mm,避免聲波通過接縫共振傳播。陰陽角應采用加強措施;

3樓板采用隔聲墊鋪貼遇墻體時應上翻,上翻高度不應低于地面建筑做法高度。

5.2.3串味防控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排煙道應采用機制一次成型裝配式煙道,層間采用剛性承托支撐,與樓板預留孔洞之間的縫隙應填塞密實。在抹灰作業前,排煙道外側應滿掛熱鍍鋅鋼絲網,每邊向相鄰墻面延伸200mm;

2防火止回閥應滿足防火要求,安裝前應對止回閥的啟閉靈敏性及閥片變形情況進行檢查,滿足要求后方可安裝。止回閥應安裝在管道外壁進氣口處,與排煙氣道接觸部位應填塞密實。

5.2.4返味防控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地漏應有防臭、防蟲、防溢流、防干涸功能;

2構造內無存水彎的衛生器具與生活污水管道連接時,應在排水口以下設存水彎,存水彎的水封深度不應小于50mm。

5.2.5滲漏防控應符合下列規定:

1涉水房間及屋面應進行基層、防水層、面層三次蓄水試驗檢測,并應符合現行《福建省建筑工程常見質量問題控制規程》DBJ/T13-107的規定;

2衛生間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間墻體混凝土坎臺高度不應低于建筑完成面200mm,且應與樓板混凝土一次澆筑、振搗密實;

3廚房煙道、強弱電井洞口周邊宜設置混凝土坎臺;燃氣管道穿樓板處應封堵密實并采取防水措施;

4管道根部、陰陽角等特殊部位應增設柔性防水加強層,每側寬度不應小于250mm;

5迎水面后澆帶、結構施工縫應設置止水鋼板,并應增設柔性防水加強層,每側寬度不應小于500mm;

6外墻門窗洞口宜采用止水企口工藝,外窗安裝完成后應進行壓力淋水試驗,淋水壓力不應小于0.1MPa,淋水時間不應小于0.5h,單體工程應抽取15%以上數量的外窗進行壓力淋水試驗。

5.2.6開裂防控應符合下列規定:

1戶內墻體抹灰,無水房間宜采用輕質石膏砂漿,有水房間宜采用成品濕拌砂漿;

2不同墻體基體交接處、線槽部位應采用先成網后鍍鋅的熱鍍鋅鋼絲網;

3在砌筑墻體設置的配電箱應采用預制成型構件,箱體方正,厚度同墻厚,預制構件尺寸宜大于箱體尺寸50mm,箱體背面抹灰層宜滿掛熱鍍鋅鋼絲網;

4填充墻拉結筋宜采用預埋方式,砌筑墻體按照規范及設計要求設置構造柱或抱框柱,門窗過梁宜采用下掛板,小于250mm的門框構造柱可與主體混凝土一次澆筑;

5門窗洞口處宜設置門窗垛,門窗洞寬度不大于2m時宜設置抱框,大于2m時宜設置構造柱;

6車庫地坪混凝土強度不應低于C30,厚度不應小于100mm,應設置抗裂鋼筋網或摻加抗裂纖維。

5.3綠色施工

5.3.1施工單位應進行綠色施工的策劃及應用,制定合理的減排方案,建立碳排放管理體系,并明確建筑垃圾減量化等目標。

5.3.2綠色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規范》GB/T 50905、《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GB/T 50640和《福建省綠色建筑工程驗收標準》DBJ/T 13-298的要求。

5.3.3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GB/T 50640中的評價方法,明確項目綠色施工關鍵指標。

5.3.4住房施工現場應制定相應的減振、降噪制度和措施,應監測和記錄施工現場噪聲,施工現場噪聲排放限值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的有關規定。

5.3.5住房施工現場應采取減少光污染措施,并應對內部及周邊光污染敏感區進行監測,光污染限值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市夜景照明設計規范》JGJ/T163的有關規定。

5.3.6臨時設施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現場應科學布置,合理規劃臨時用地,減少臨時地面硬化,宜利用再生材料或可周轉材料進行臨時場地硬化;

2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應充分考慮施工臨時設施與永久性設施的結合利用,實現永臨結合;

3施工和場地清理時產生的臨時材料、固體廢棄物應分類收集、分類堆放;

4提高臨時設施重復利用率,現場辦公和生活用房、圍擋、臨時道路、材料加工棚、安全防護、臨時消防設施等應采用可重復利用的裝配式、模塊化產品。

6 查驗交付

6.1一般規定

6.1.1施工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的規定及工程勘察設計文件的要求和合同約定,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的相關規定。

6.1.2建設單位應組織施工、監理單位,在主體結構和工程竣工驗收前,對每戶住宅及相關公共部位等重點內容進行檢查驗收,竣工驗收應在室內裝飾裝修工程全部完成,且各種設施、設備全部安裝到位,水、電、暖、智能等設備運轉正常后,并出具驗收合格證明。

6.1.3新建住宅交付前,建設單位按照購房人自愿原則,在確保施工現場安全的前提下,邀請業主參加質量觀摩日活動,購房人或其委托人提前查驗房屋質量,并設立質量問題整改臺賬,確保交付前整改到位,做到“先驗收、后交付”。

6.2 質量驗收

6.2.1建設單位應組織施工、監理單位,在主體結構和工程竣工驗收前,對每戶住宅及相關公共部位隔聲、串味、返味、滲漏、開裂和空氣質量等重點內容進行檢查驗收,并出具驗收合格證明。

6.2.2新建住宅交付前,建設單位應按照購房人自愿原則,在確保施工現場安全的前提下,邀請購房人或其委托人提前查驗房屋質量,并設立質量問題整改臺賬,確保交付前整改到位,做到“先驗收、后交付”。

6.2.3對易滲漏部位應進行基層、防水層、面層三次蓄水試驗,蓄水時間不少于24h,種植屋面不少于48h,蓄水最淺處不少于30mm;涉水房間每次蓄水時間不應少于24h,蓄水最淺處不宜小于20mm,地下室在回填前應進行防水效果檢查。

6.2.4水電氣暖等配套設施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進行竣工驗收,并邀請相關專營單位、前期物業服務企業共同參加。竣工驗收備案后,建設單位應與水電氣專營單位進行接管查驗,查驗通過后辦理交接手續,并移交相關資料。

6.2.5根據《福建省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實施細則》分戶驗收由建設單位組織成立分戶驗收組,承擔分戶驗收具體工作。分戶驗收組由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擔任組長,成員由建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監理單位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及專業監理工程師、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及項目技術負責人等相關人員組成。

6.2.6已選定前期物業公司的項目,物業公司項目負責人也應參加分戶驗收,鼓勵建設單位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專業機構(監理單位、檢測機構等)參與分戶驗收工作。未經分戶驗收或分戶驗收不合格的,監理單位不得組織單位工程竣工預驗收,建設單位不得組織單位工程竣工驗收。

6.3 交付使用

6.3.1全裝修交付需核對材料品牌與合同附件一致性,重點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6.3.2項目應推行“交房即交證”,確保房屋交付時同步辦理不動產權證。未完成竣工驗收備案的,不得交付使用。

6.3.3物業承接資料宜包括但不限于隱蔽工程建設數據信息的可視化模型文件、數字化房屋竣工圖紙、BIM模型、運維參數、驗收資料等。

6.3.4房屋交付時,宜提供BIM版商品住宅使用說明書,以BIM 模型形式呈現房屋結構、管線布局、設備位置等,便于直觀查看墻體、電路、水管走向,避免裝修時誤操作。

7 物業運維

7.1物業服務

7.1.1物業服務應堅持市場化、專業化、標準化、智慧化發展方向,建立多方有效溝通、服務快捷高效、管理公開透明、小區和諧健康的物業服務工作機制。

7.1.2建設單位與物業企業商定物業小區物業服務費應當參考市物業管理協會公布的行業參考價,物業服務內容、標準應與高品質住宅及其附屬設施設備維護、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和秩序管理的需求相適應。應明確需要定期檢查、巡視和維護的小區公共部位和公共設施設備。

7.1.3應建立災害應急體系,能夠及時有效地應對地震、火災、暴雨、臺風等災害。

7.1.4每年至少開展一次物業服務業主滿意率調查和物業服務質量星級評定。

7.1.5宜根據業主需求和小區自身情況,為住戶提供家政、養老、托育等多樣化、個性化服務。

7.1.6按規定做好住戶飼養寵物管理,促進文明養寵。

7.2智慧小區

7.2.1宜運用BIM技術,建設智慧物業服務平臺,采用“物聯網+維保”服務模式,建立多維度一體化物業運維體系。物業運維階段BIM模型中的數據信息同步更新,并對需要重點維護信息及時提醒。

7.2.2智慧物業服務平臺應包括但不限于智慧通行、智慧安防、數字家庭等智慧管理系統,宜提供緊急報警、信息發布等服務內容,建立非接觸式門禁、車輛管理、高空拋物監控、電動自行車智能阻止、周界防范等專業管理系統,預留與政務服務平臺、公用事業服務平臺對接的數據接口。宜增加電梯運行監測、預警和電梯維保日常管理;宜增加與醫療、治安等數據聯動功能。

7.2.3數字家庭系統應包括數字家庭基礎平臺、家庭綜合信息箱、控制終端和終端設備,應支持不同品牌和品類終端設備互聯、數據互通、服務共享。

7.2.4數字家庭系統宜具備全宅智能場景控制能力、家庭安防功能、智能化適老功能。

7.2.5智慧物業服務平臺應保證設備安全、數據安全、使用安全。

附錄A 套型功能空間及設備設施選配表

A.1套型功能空間選配表




A.2設備設施選配表



引用標準名錄

1 《好住房技術導則》T/CECS 1800

2 《工程結構通用規范》GB 55001

3 《混凝土結構通用規范》GB 55008

4 《市容環衛工程項目規范》GB 55013

5 《園林綠化工程項目規范》GB 55014

6 《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 55015

7 《建筑環境通用規范》GB 55016

8 《建筑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范》GB 55019

9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通用規范》GB 55024

10《民用建筑通用規范》GB 55031

1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

1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

13《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 55037

14《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 50033

15《住宅項目規范》GB 55038

16《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 50108

17《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 50118

18《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 50176

19《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 50180

20《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 50222

21《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 50314

22《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標準》GB 50325

23《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GB 50352

24《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736

25《無障礙設計規范》GB 50763

26《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GB 51348

27《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

28《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

29《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術規程》JGJ/T 331

30《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GJ 100

31《福建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BJ/T 13-197

32《福建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J/T 13-62

33《混凝土結構設計標準》GB/T 50010

34《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 21455

35《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規范》GB/T 50905

36《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GB/T 50640

37《城市夜景照明設計規范》JGJ/T163

38《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523

來源:漳州市住建局

您若有什么想法或建議,

歡迎留言交流!

《漳州樓市情報》公眾號欄目推薦


責編:漳州樓市情報 整合編輯

免責聲明: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文章內容及圖片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樓盤信息有效期:發布之日起7天內(面積為建筑面積)

特別說明:各樓盤文章中所涉及學校施教區劃分,均以當年教育局公布為準,不做任何承諾。

- End -

微信最新改版

沒有“星標”和“在看”

會找不到我們的動態

快把“漳州樓市情報”設個星標

快人一步獲得漳州樓市最新動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大鵬自曝《長安的荔枝》本想讓李雪琴演楊貴妃

大鵬自曝《長安的荔枝》本想讓李雪琴演楊貴妃

韓小娛
2025-07-23 15:27:50
6名大學生在內蒙古企業參觀學習中意外墜落溺亡

6名大學生在內蒙古企業參觀學習中意外墜落溺亡

界面新聞
2025-07-23 22:05:38
又一百萬網紅塌房!和女友做局架空投資人,給自己親戚開8萬月薪

又一百萬網紅塌房!和女友做局架空投資人,給自己親戚開8萬月薪

胡一舸北游
2025-07-23 22:07:34
老人扎堆乘涼,肯德基損失過萬,警方沒有辦法,老人一語說出關鍵

老人扎堆乘涼,肯德基損失過萬,警方沒有辦法,老人一語說出關鍵

鋭娛之樂
2025-07-22 23:31:40
朱時茂戳穿了陳佩斯被“排擠”的真相,票房逆襲他讓多少資方臉紅

朱時茂戳穿了陳佩斯被“排擠”的真相,票房逆襲他讓多少資方臉紅

洲洲影視娛評
2025-07-23 15:16:30
廣東兩小孩遇難后續:父親怒撕奶奶,揪心現場曝光,慘不忍睹!

廣東兩小孩遇難后續:父親怒撕奶奶,揪心現場曝光,慘不忍睹!

會一帆風順的
2025-07-23 02:54:42
陳佩斯《戲臺》全網零差評,票房4400萬要賠本?吳京的話又應驗了

陳佩斯《戲臺》全網零差評,票房4400萬要賠本?吳京的話又應驗了

公子麥少
2025-07-22 12:20:59
深圳最新人事任免發布

深圳最新人事任免發布

南方都市報
2025-07-23 20:53:42
刀郎突然官宣烏魯木齊,歌迷發聲:明知會結束,依舊很難過

刀郎突然官宣烏魯木齊,歌迷發聲:明知會結束,依舊很難過

英軍眼
2025-07-23 11:35:45
找工作這么卷了?網傳有主持人簡歷上寫:曾承受過領導長達45分鐘劇烈撞擊

找工作這么卷了?網傳有主持人簡歷上寫:曾承受過領導長達45分鐘劇烈撞擊

可達鴨面面觀
2025-07-23 17:41:16
330萬億躺在銀行睡大覺:數字很尷尬,現實很殘酷

330萬億躺在銀行睡大覺:數字很尷尬,現實很殘酷

大道微言
2025-07-23 15:23:47
賈躍亭騙倒美國:新MPV被爆貼牌,1小時訂單破萬,增發融資7億

賈躍亭騙倒美國:新MPV被爆貼牌,1小時訂單破萬,增發融資7億

智能車參考
2025-07-23 08:36:44
社評:印度對華簽證的門檻還是太高了

社評:印度對華簽證的門檻還是太高了

環球網資訊
2025-07-24 00:15:43
董路:蘇超球隊能贏南通支云,我給10萬!能贏國足,我給500萬

董路:蘇超球隊能贏南通支云,我給10萬!能贏國足,我給500萬

念洲
2025-07-23 18:38:25
A股跳水原因找到了!1.2萬億股民買單了?今晚關注特朗普重磅行動

A股跳水原因找到了!1.2萬億股民買單了?今晚關注特朗普重磅行動

看財經show
2025-07-23 16:56:53
體檢是一場巨大的“人間騙局”!

體檢是一場巨大的“人間騙局”!

功夫財經
2025-07-23 08:37:29
茅晨月被限制出境后,華爾街集體取消中國行程,都不來中國了?

茅晨月被限制出境后,華爾街集體取消中國行程,都不來中國了?

別人都叫我阿腈
2025-07-23 06:57:55
東北大學溺亡者同學發聲:去過事發選礦廠,墜入浮選槽難動彈

東北大學溺亡者同學發聲:去過事發選礦廠,墜入浮選槽難動彈

南方都市報
2025-07-24 00:39:30
日本公布最新數據稱,去年中國入籍日本人數創新高,并首次超韓國

日本公布最新數據稱,去年中國入籍日本人數創新高,并首次超韓國

碳基生物關懷組織
2025-07-23 17:28:30
性能王者!新機官宣:8月21日,全新發布!

性能王者!新機官宣:8月21日,全新發布!

科技堡壘
2025-07-23 11:24:19
2025-07-24 02:31:00
漳州樓市情報 incentive-icons
漳州樓市情報
實時關注漳州樓市動態
6597文章數 4263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房產要聞

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

頭條要聞

印度、孟加拉關切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工程 中方回應

頭條要聞

印度、孟加拉關切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工程 中方回應

體育要聞

英格蘭最紅球星 也是加勒比島國驕傲

娛樂要聞

汪峰森林北同游日本 各帶各娃互不耽誤

財經要聞

律師解析娃哈哈遺產案:遺囑是最大變數

科技要聞

別自嗨了!XREAL徐馳:AI眼鏡只有5歲智商

汽車要聞

德系大招放盡 場地極限測試全新奧迪A5L

態度原創

藝術
房產
教育
數碼
公開課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房產要聞

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

教育要聞

撿漏王誕生!黑龍江一考生389分上211鄭州大學,讓人羨慕

數碼要聞

AppleCare+ 為 iPad 和 Apple Watch 帶來防盜和丟失選項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泗县| 文登市| 奉贤区| 长宁区| 五寨县| 富宁县| 石家庄市| 华安县| 哈尔滨市| 城固县| 凉城县| 浮梁县| 蒙阴县| 松阳县| 丰县| 郴州市| 嘉鱼县| 莱阳市| 隆子县| 叙永县| 汽车| 玉树县| 双江| 弥渡县| 日喀则市| 武安市| 黎平县| 东莞市| 辽宁省| 肇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虹口区| 巴南区| 大田县| 二手房| 广安市| 睢宁县| 梓潼县| 怀远县| 澄江县| 长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