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面錦旗被寄到了長江航運公安局蘇州分局張家港派出所,“人民警察為人民 失而復得暖人心”的字閃閃發光,這背后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今年3月26日,江蘇省張家港某碼頭,貨輪“長某海”巨大的船身緊貼岸線,船員王某卻陷入煩惱之中,因為他價值5000元的手機在船艙內不翼而飛。當張家港派出所民警聞訊趕到時,甲板被江風反復吹拂,船艙里數十名船員進出,現場如被水洗般干凈。更棘手的是,“長某海”輪已鳴笛解纜,報案人王某也將隨船駛離轄區。
面對船舶流動性強、證據線索匱乏的困境,張家港派出所辦案民警依托“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一頭扎進數據洪流,通過“江地協作”機制與張家港市公安局緊密聯動,調取港口公共視頻,梳理報案時段相關人員信息……通過海量信息碰撞比對,辦案民警將目標鎖定在船員張某身上。案發時,張某正在“長某海”輪值班,不久后轉至“長某江”輪工作。
長江之上,“長某江”輪如流動驛站,正航行于千里之外。辦案民警調取航運相關信息分析研判:該輪執行固定航線,會定期靠泊張家港碼頭一次,下一次抵港時間應是6月24日。至此,一張無形大網悄然鋪開。
6月24日清晨,江霧未散,“長某江”輪緩緩駛入張家港碼頭,等候多時的民警果斷行動將張某抓獲。審訊室內,張某的供述揭開了被盜手機的漂流軌跡:得手后,張某惴惴不安,趁著4月休假將手機帶回600公里外的外省老家,藏匿于抽屜內。他以為一艘船與一座北方村莊的距離,足以切斷所有線索。
“王師傅您好,手機找到了。”當民警撥通失主王某電話時,王某正在河北老家。電話那端沉默數秒,突然哽咽道:“真找到了?謝謝你們!”他連夜定制錦旗,用快遞將這份心意送往長江之濱。
來源:人民公安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