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一套“廁所房”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
事實上,所謂“廁所房”,即廁所與床鋪共處一室,吃喝拉撒“一體化”的微型單間。從網友曝光的視頻可見,該房源入戶門僅巴掌大小,內部卻“五臟俱全”:床、馬桶、淋浴、采光窗、小桌板擠在不足5㎡的空間內。博主現場演示“在床上洗澡”,畫面既荒誕又心酸。盡管月租高達880元,房東仍稱其為“精裝單間”,網友直呼“刷新居住底線”。
奇葩戶型集錦:刷新居住底線
“廁所房”僅是深圳租房市場奇葩設計的冰山一角。社交平臺上,更多“隱藏款”房源被曝光“廚房廁所二合一”:城中村某房源將廁所與廚房合并,租金1400元/月;
“走廊變臥室”:狹窄過道被改造成單間,月租500元;“陽臺隔斷房”:晾衣空間加裝床板,租金直逼千元。這些房源多由房東自行“魔改”,以“空間管理大師”自居,卻被中介吐槽“獵奇設計難掩居住窘境”
數據背后:蝸居困境何解?
根據七普抽樣數據顯示,深圳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僅21.5㎡,近30%家庭人均不足13㎡,遠低于北上廣等城市,位列全國倒數第一。高密度人口與稀缺土地資源形成尖銳矛盾:2024年深圳常住人口近1800萬,新增人口數居全國首位,而核心區租金持續攀升。據中指研究院統計,3月深圳住宅平均租金達83.8元/㎡·月,漲幅居一線城市之首。即便是城中村,近市區的西鄉等地單間月租也超1400元。
專家視角:租房亂象需系統性破題
業內人士指出,奇葩戶型頻現背后,是租房市場供需失衡的結構性矛盾。七成常住人口為租房群體,大量低收入者被迫擠占城中村“非標”房源。盡管政府近年推動城中村改造,但低成本居住空間萎縮與租金上漲的悖論仍未破解。網友呼吁:“保障房提速、租金監管加碼,才能讓深漂住得有尊嚴?!?strong>
網友熱議:是獵奇還是無奈?
對于“廁所房”,有人調侃“解決了半夜如廁的恐懼”,更多人則質問:“一線城市的體面,是否已成奢侈品?”一場關于居住尊嚴的討論,正在這座“移民之城”持續發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