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過半,造車新勢力的“中場戰事”已見分曉。
當半年成績單攤開,備受關注的造車新勢力們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生存圖景:有的品牌切入市場縫隙,實現同比翻倍的銷量增速,用實打實的交付數據宣告高歌猛進的底氣;有的則在紅海競爭中咬牙突圍,一邊調整產品矩陣,一邊優化渠道布局,試圖憑借差異化優勢擠入第一陣營。
然而,即便是處于同一梯隊的玩家,境遇也大相徑庭。頭部陣營里,有的靠著精準的用戶定位持續領跑,現金流與毛利率雙雙飄紅;有的卻拱手讓出頭部位置,在銷量增速放緩的逆境中尋求突圍。而“腰部”車企的分化更為明顯:有的抓住政策紅利押注新能源轉型,半年銷量輕松突破15萬輛;有的則銷量始終不溫不火,虧損面持續擴大,引發外界不斷猜測。這場造車新勢力的競速(參數丨圖片)賽,早已跳出了初期“跑馬圈地”的溫和較量,進入短兵相接的白熱化廝殺階段。
01
銷量分化,幾家歡喜幾家愁
上半年,造車新勢力的表現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呈現出極為分化的競爭格局。
從銷量數據來看,新勢力車企之間的差距在逐漸拉大。頭部陣營的零跑、鴻蒙智行、理想等上半年銷量均已突破20萬輛,而有的車企還在幾萬輛之間徘徊。從全年銷量目標完成率來看,各車企之間的差距也很明顯,小鵬汽車是惟一銷量過半的企業,其他車企完成率大多不足3成。這與車企對市場預期及競爭態勢的預判有關,今年車市競爭更為激烈,且兩極分化的競爭格局導致部分企業很難完成銷量目標。對于部分車企而言,今年下半年的銷量壓力陡增。
通過半年銷量看新勢力車企當前的表現,可以看出陣營分化明顯,零跑、理想、問界等企業一直高歌猛進,月銷量屢破4萬輛,基本坐穩了新勢力車企頭部位置。不過,即使頭部企業也并不都是一帆風順,如理想汽車的增速明顯下滑,其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的短板亟待補齊。緊隨其后的小鵬、小米都在摩拳擦掌,蓄勢待發。從今年上半年的銷量看,小鵬汽車的改革成效愈發明顯,車型銷量也在穩步增長;小米汽車則是典型的黑馬企業,自入局新能源汽車領域以來,憑借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科技屬性以及出色的營銷手段,迅速在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更多的企業在第二、三陣營徘徊。此前勢頭迅猛的蔚來、埃安等均有掉隊的風險。今年上半年,蔚來盡管有一定增長,但在“蔚小理零”隊列中,已被甩在后面。廣汽埃安的表現則不盡如人意,銷量出現了明顯下滑。尾部企業也并非缺少競爭力,阿維塔和嵐圖雖然銷量并不亮眼,但同比增長率卻很高,說明后勁很足。
1梯隊:銷量狂飆 強者恒強
上半年,月銷量3萬輛成為一道關鍵分界線,成功躋身“3萬輛俱樂部”的零跑、理想、小鵬、問界等品牌表現格外耀眼,銷量高歌猛進。
零跑汽車上半年累計交付量達22.17萬輛,同比增幅高達155.8%,這一迅猛的增長速度讓它成功登頂半年銷量榜。6月單月交付更是高達4.8萬輛,成績斐然。零跑能取得如此佳績,得益于其精準的市場策略。一方面,大打“性價比”牌,讓更多消費者能夠接受其產品價格;另一方面,堅持“技術普惠”路線,不斷將先進技術應用到產品中,提升產品競爭力。對于零跑來說,全域自研是核心競爭力。自研的四葉草中央超算平臺,集成座艙、智駕等功能,算力高達254TOPS,端到端輔助駕駛系統配合激光雷達,讓自動泊車等功能極為實用,提升了用戶的智能駕駛體驗。
價格策略上,零跑聚焦15萬~25萬黃金價位段,契合主流消費群體的購車預算。以C系列車型為例,空間寬敞、續駛實在,在智能化、空間、續駛與品質間找到了平衡點,還提供純電和增程兩種動力選擇,打消消費者續駛焦慮,深受家庭用戶和首次購車者青睞。同時,產品快速迭代與輕資產“出海”模式也為其銷量增長注入新動力,海外市場同樣表現出色,成為1~5月中國新勢力品牌累計出口銷量冠軍。
理想汽車同樣勢頭強勁,今年上半年共交付20.38萬輛新車,同比增長7.8%。雖然增長速度不算快,但憑借其在增程式電動汽車領域的優勢,依然穩居頭部陣營。這得益于其產品迭代與渠道下沉戰略。在產品方面,理想L系列車型持續升級,理想L6蟬聯20萬~30萬元中大型SUV市場銷量冠軍;理想L7/L8合計交付量占據30萬~40萬元中大型SUV市場榜首;理想L9穩坐40萬~50萬元大型SUV市場銷量冠軍寶座。
渠道上,截至2025年4月,理想在全國擁有487家零售中心,覆蓋136個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零售中心占比達45%,通過“中心店+衛星店”模式,在低線城市快速滲透,擴大了市場覆蓋面與品牌影響力。
不過,理想也意識到其純電車型布局滯后的問題,下半年計劃推出兩款純電車型i8和i6,希望借此提升在純電車型市場的競爭力。
小鵬汽車上半年累計交付新車19.72萬輛,同比增長279%,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銷量。6月交付3.5萬輛,連續8個月交付量超3萬輛。產品矩陣的豐富與升級是小鵬銷量增長的重要因素,去年8月上市的MONA M03和11月上市的P7+成功扭轉了小鵬此前銷量萎靡的局面。具體來看,小鵬X9二季度交付7451輛,同比增長41%,連續2個月蟬聯純電MPV銷量冠軍;小鵬P7+累計交付超6萬輛,連續7個月成為15萬~20萬級中大型純電轎車銷冠;小鵬MONA M03 Max新車上市即交付,訂單占比穩定在80%以上,上市至今連續10個月交付超萬輛;小鵬G6在6月交付8700輛,憑借全系標配的AI智能輔助駕駛和5C超充AI電池等越級配置,持續熱銷。另外,小鵬還計劃在下半年推出包括G7(已上市)在內的多款新車,并搭載自主研發的圖靈芯片,有望進一步提升銷量。
此外,小鵬積極擁抱L3級輔助駕駛架構,探索飛行汽車技術,通過技術創新不斷為產品賦能。線上線下結合的營銷策略、全球化市場布局以及對用戶反饋的重視,都進一步推動了銷量增長,上半年其在歐洲9國拿下新勢力銷量榜首。
問界作為鴻蒙智行的核心品牌,表現同樣可圈可點。2025年上半年,鴻蒙智行交付20.62萬輛新車,同比增長6.2%。6月交付5.3萬輛,其中問界系列交付量高達4.5萬輛。問界的成功源于“含華量”。鴻蒙智能座艙帶來流暢交互體驗,華為ADS高階智駕領先行業,形成了問界強大的差異化競爭優勢。華為的品牌號召力與密集高端的零售渠道,也助力問界快速獲得市場認可。
具體車型上,問界M9 2025款6月交付1.4萬輛,持續領跑50萬元級高端市場,累計交付量突破20萬輛;問界M8單月交付超2.1萬輛,在40萬元級細分市場優勢明顯;享界S9鎖定30萬元以上新能源轎車品類銷量第一。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與持續的產品迭代,問界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站穩腳跟。
2梯隊:境遇懸殊 競逐升級
頭部陣營激戰正酣,第二梯隊的新勢力們同樣苦樂不一。
蔚來,作為造車新勢力中的老牌勁旅,如今卻銷量增長乏力,上半年銷量為11.42萬輛,同比增長30.6%,整體仍未達預期。從財務報表來看,持續的高研發投入、高昂的運營成本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嚴重壓縮了其利潤空間,致使虧損擴大。為扭轉局勢,蔚來開啟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在組織架構上進行深度調整,削減冗余部門,提升運營效率;產品策略方面,加速產品迭代,推出多款更具性價比的車型,試圖拓寬市場覆蓋面。同時,進一步強化換電服務這一差異化優勢,期望以此重獲市場青睞。通過系列改革,蔚來期望四季度實現盈利。
埃安的發展之路也不平坦。從去年上半年的17.7萬輛跌至今年同期的15.23萬輛,同比下滑14.2%。究其原因,產品結構問題凸顯是根本。其部分車型依賴網約車市場,而隨著該市場漸趨飽和,銷量增長遭遇瓶頸。且在插電混動車型布局上,埃安嚴重滯后,錯失了混動市場快速增長的紅利期。面對困局,埃安積極自救。一方面,加快新車型研發與上市步伐,優化產品矩陣,如推出新款埃安V和埃安UT等,試圖在私人消費市場打開局面;另一方面,加強技術研發投入,尤其是在高壓架構和輔助駕駛等關鍵領域,期望以技術提升產品競爭力。
與蔚來、埃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米汽車和深藍汽車等正嶄露頭角,成為第二梯隊中的“潛力股”。
今年上半年,小米汽車銷量同比增長456%,交付量超15萬輛。小米汽車自入局以來,憑借其在智能生態領域的深厚積淀,迅速打開市場。小米SU7以出色的智能座艙、優秀的操控性能以及高性價比,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截至2025年7月初,小米汽車累計交付量已達29.78萬輛,增長勢頭強勁。今年6月,YU7更是憑借“3分鐘20萬訂單”的數據震撼“車圈”,進一步提升了小米汽車的市場熱度,顯示出小米汽車強大的市場號召力。
深藍汽車同樣表現不俗,今年上半年銷量超過14萬輛,6月單月銷量逼近3萬輛。其產品在外觀設計、動力性能和智能配置上亮點頗多,如S09發布8天訂單就實現破萬。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和有效的營銷策略,深藍汽車成功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站穩腳跟,對第一陣營虎視眈眈。
如果說蔚來和埃安還處于改革的攻堅期,極氪的改革則已經初顯成效。極氪在整合領克后,以極氪科技的集團品牌形象創造出斐然成績。6月銷量達4.3萬輛,上半年累計銷量超24.4萬輛,同比增長14.5%。這一增長得益于品牌整合帶來的協同效應,領克品牌6月交付2.6萬輛,同比增長7.6%,穩固了高端化路線。極氪自身產品矩陣不斷豐富,技術持續迭代,如在智能駕駛輔助和電池續航技術上的升級,吸引了眾多消費者,讓其在新勢力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上半年銷量的領跑者之一。
造車新勢力第二梯隊的分化態勢,是市場競爭加劇、技術快速迭代以及消費者需求多樣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處于困境中的蔚來和埃安,改革調整雖充滿挑戰,但也是破局的關鍵。而勢頭正盛的小米、深藍等,持續提升產品品質與服務水平,方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延續優勢,向第一陣營發起有力沖擊。
3梯隊:“萬輛俱樂部”鏖戰正酣
在造車新勢力的賽道中,月銷1萬輛的陣營競爭可謂刺刀見紅。
極狐這幾年穩扎穩打,今年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6月交付量為1萬輛,同比增長65.13%;上半年累計銷量5.6萬輛,同比增長211.06%。通過不斷優化產品性能,特別是在三電系統和車輛安全配置方面的提升,加之積極拓展銷售渠道,與華為等科技企業合作賦能智能座艙等,極狐提升了產品競爭力,也實現了銷量的大幅增長。
阿維塔上半年銷量約5.9萬輛,已連續4個月銷量破萬。阿維塔依托長安、華為、寧德時代的CHN模式,在智能駕駛和高端新能源汽車領域不斷深耕,產品的科技屬性和性能表現突出,只是銷量基數較小,要完成全年目標,下半年需持續保持超高速增長。
嵐圖在上半年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6月累計銷售5.6萬輛,同比增長85%,6月銷量1萬輛,同比增長83%,月銷量實現五連漲。嵐圖通過產品優化和積極的市場推廣,正逐步提升品牌知名度。
智己在上半年的銷量表現相對遜色,雖此前有過月銷破萬的成績,但6月掉出“萬輛俱樂部”。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智己在品牌認知度和產品市場定位上或許需要進一步優化。不過,其憑借獨特的產品理念和技術創新,在上半年交付量也實現了一定比例的同比增長,只是相比其他品牌,增長幅度有限,仍需探索更有效的市場策略來提升銷量。
總體而言,身處1萬輛銷量陣營的這些新勢力品牌,在2025年上半年呈現出差異化的發展態勢。它們在技術創新、產品布局和市場策略上各有千秋,而后續如何在競爭中持續突破,仍需在產品力提升、市場渠道拓展和品牌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
02
下半年淘汰賽加劇格局待重塑
下半年大幕已經拉開,造車新勢力競爭態勢將更為激烈。
業內人士指出,零跑、小鵬等上半年勢頭迅猛的品牌,若能持續推出新品,如零跑B01、小鵬G7等,結合產能提升,銷量有望延續高增長。蔚來若能讓第三代ES8、樂道L90等新車迅速爬坡上量,且優化成本控制,月銷5萬輛的目標或可實現,但壓力不小。理想純電i8、i6上市,若能契合市場對純電車型需求,可緩解當前增長乏力困境,重回增長快車道。而嵐圖、阿維塔、智己等品牌,需靠技術升級和精準營銷,挖掘細分市場,才可能在銷量上取得較大突破,否則將在激烈競爭中愈發艱難,整體陣營排位或因各品牌表現迎來新一輪洗牌。
廣東省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張瑞鋒認為,6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111.1萬輛。目前,中國新能源車已建成的產能為2000多萬輛。結合各省市“十四五”規劃、在建項目及車企產能計劃測算,到2025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總產能預計可達3661萬輛,產能規劃目前遠大于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與此同時,全球經濟環境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若經濟形勢穩定,消費者購車意愿可能更強,有利于造車新勢力市場拓展。但如果經濟形勢嚴峻,消費者可能會延遲購車計劃。
在傳統車企持續發力、華為和小米等互聯網大廠帶來新競爭邏輯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缺乏核心技術、品牌力不足、盈利困難的造車新勢力將面臨更大壓力,市場份額可能會被進一步擠壓,只有具備強大產品力、品牌力和資金實力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生存和發展。
隨著市場競爭從銷量比拼升級為生態構建與全球化布局體系韌性的較量,加上政策支持逐漸從普惠性向針對性轉變,缺乏核心技術、產能不足、無法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經營不善難以實現盈利的造車新勢力,將面臨更大生存壓力,淘汰賽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張瑞鋒進一步指出,從公司經營狀態看,蔚來、小米、小鵬等都將扭虧為盈作為下半年重要目標,并且都有相應的銷量規劃和盈利策略。如蔚來計劃四季度月銷量達到5萬輛以實現盈利,小米預計三或四季度盈利,小鵬也預計四季度盈利。若這些企業能按計劃實現銷量目標,將在市場中占據更有利地位,反之則可能面臨更大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劇行業分化。
文:郝文麗 編輯:孫煥玉 版式:王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