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晞,字道將,河內山陽(今河南焦作東)人。初為司隸校尉部從事,后任陽平郡太守。永寧元年(301年),齊王司馬冏誅殺趙王司馬倫,迎接晉惠帝司馬衷復位,司馬衷加授司馬冏為大司馬輔佐軍國政務。司馬冏乃召茍晞參大司馬軍事,參預軍機。太安元年十二月(303年),長沙王司馬乂誅殺司馬冏,茍晞也被免職。不久后,因朝堂上不停地傾軋,導致官員嚴重不足,司馬冏遂重新啟用茍晞,任命其為從事中郎。此后,西晉王朝不停地內訌,茍晞也不停地改換門庭。
永安元年(304年),茍晞投奔范陽王司馬虓,司馬虓任命茍晞為兗州刺史。永興二年(305年),司馬穎舊將公師藩在河北叛亂,司馬虓遂派茍晞和廣平太守丁紹率軍討伐公師藩,這是茍晞第一次帶兵征戰,但有如神助,不到一年時間茍晞便平定叛亂,并在白馬縣斬殺公師藩。永嘉元年(307年),公師藩的余部汲桑再次叛亂,汲桑自稱大將軍,以石勒為掃虜將軍,一路攻打郡縣,釋放囚徒,招納流民,并攻陷北方重鎮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西晉宗室藩王新蔡王司馬騰陣亡,天下震動。
當時執掌西晉王朝的太傅、東海王司馬越急命茍晞為前鋒征討汲桑。汲桑素來畏懼茍晞,聽聞茍晞領兵前來,遂命令士兵加固防御工事,并嚴令不得輕易出戰。茍晞單騎向汲桑部眾陳述禍福,汲桑的部下紛紛退入鄴城城內,鄴城外圍的據點悉數被茍晞奪取,鄴城頓時成為一座孤城。不久后,汲桑放棄鄴城逃竄,茍晞又領兵追擊,并在東武陽大敗汲桑。而后,茍晞又追擊汲桑部將石勒,連破九壘,斬首甚眾,汲桑在逃亡中去世,石勒率殘部投降匈漢政權,汲桑之亂遂平。戰后,朝廷加授茍晞為撫軍將軍,都督青、兗諸軍事,冊封東平郡侯。
由于當時茍晞連破公師藩、汲桑叛亂,聲名鵲起,以至于當時人稱其為韓(信)白(起)再世。巨大的戰功和吹捧。終究讓茍晞迷失了自我。再加上茍晞所轄的兗州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東海王司馬越改任茍晞領青州刺史、假節都督青州諸軍事、征東大將軍,而兗州重地則被司馬越控制,此舉使得茍晞對司馬越非常不滿,茍晞向各州郡宣告自己的戰功而陳述司馬越的罪狀,兩人徹底決裂。
與此同時,當時的皇帝晉懷帝也對司馬越專橫跋扈非常不滿,遂下詔給茍晞,讓其組織軍隊討伐司馬越,司馬越在憂懼中暴死。司馬越死后,其余部10萬余人群龍無首,很快被石勒全殲于寧平城。由于司馬越軍團的覆滅,導致洛陽防務空虛,匈漢將領劉曜就趁機襲取洛陽,俘虜晉懷帝。洛陽城內的豫章王司馬端和僥幸逃出洛陽投奔茍晞,茍晞冊立司馬端為皇太子,并自為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執掌全部軍政大權。
彼時天下喪亂,掌權后的茍晞不思平定天下而是縱情享樂,甚至蓄養婢女千人、侍妾數十,以滿足其私欲,身邊的人也紛紛遠離他而去,不久后,石勒襲破茍晞所駐的蒙城,俘虜茍晞,一個月后,石勒派人誅殺茍晞,這位在八王之亂中崛起的西晉內戰第一名將終究是打不了外戰,誠可謂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是也。
王夫之評價茍晞道:“茍晞挾私爭權而內相攻奪。”《晉書》有言:“茍晞擢自庸微,位居上將,釋位之功未立,貪暴之釁已彰,假手世龍,以至屠戮,斯所謂“殺人多矣,能無及此乎”
這也是對這位內戰名將一生最后詮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