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系這幾年鬧得沸沸揚揚,兩國之間矛盾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在擔心兩國之間會走到兵戎相見那一步。
作為我國前駐美大使的崔天凱,他發表了對兩國未來在溝通上的擔憂,認為“四大因素決定了中美很難談攏,難以進行有效的溝通”。
那么,究竟是哪四個方面成為了阻礙中美溝通交流的因素呢?
?——【·經濟競爭·】——?
美國一直覺得中國就該在全球經濟里干些低端活,老老實實做個“打工仔”,專門生產那些便宜的東西供西方國家用。
可中國不打算一直這樣,這些年卯著勁搞產業升級,在高鐵、大飛機、5G、新能源這些領域一個個冒了出來,直接動了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蛋糕”,這可把美國急壞了。
從2018年貿易戰打響開始,美國就沒閑著。
先是給中國商品加關稅,后來又盯上了華為,又是制裁又是限制芯片出口,甚至還拉著盟友一起給中國使絆子,想把中國的發展路子堵死。
但他們沒想到,這些招數根本沒攔住中國,反而像給中國踩了一腳油門,逼著中國在自主創新的路上跑得更快了。
就拿芯片來說,美國一封鎖,華為沒多久就搞出了7納米技術,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再說飛機發動機,美國限制出口后,中國自己研發的長江1000發動機馬上就要進入測試階段了。
現在看,美國這套“卡脖子”的玩法早就不管用了,這就讓一直想稱霸世界的美國坐立難安。
他們肯定會一直給中國使絆子,而中國也肯定不會任他們拿捏,這種“你越卡,我越強”的局面,讓兩邊的矛盾越來越深,溝通起來自然就難了。
?——【·軍事對抗 ·】——?
美國這些年在南海、東海那邊動作不斷,三天兩頭來挑釁。
今天拉著日本,明天喊上澳大利亞、菲律賓,扎堆搞軍事演習,場面搞得挺大。
更讓人警惕的是,他們還盤算著在菲律賓部署導彈系統,一旦落地,離中國本土很近,威脅可不小。
面對這種情況,中國也沒含糊,直接祭出“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
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速度快,對方攔截系統很難跟上;殲-20隱身戰機隱身性能好,在空中穿梭對方雷達也難捕捉;055型驅逐艦戰斗力強,在海上也是一把好手。
這些先進裝備一到位,美軍就算心里有小九九,也不敢真的亂來,得好好掂量掂量后果。
美國有智庫專門模擬過“中美開戰”的場景,結果很明確:要是美軍敢全面空襲中國,肯定會遭到毀滅性反擊,最后只能是兩敗俱傷,誰也討不到好。
現在的情況很清楚,美國軍事實力確實強,但中國早就不是百年前那個任人拿捏的弱國了。
可美國好像還沒認清現實,總覺得能靠軍事優勢壓中國一頭。
這種認知上的偏差,加上雙方在軍事領域的各種摩擦和試探,讓兩國溝通起來特別費勁,隔閡越來越深。
軍事上這種緊張對峙的氛圍,直接給中美溝通添了不少堵,讓本就不容易的交流更難推進了。
?——【·臺灣問題 ·】——?
美國一直把臺灣當成拿捏中國的一張“好牌”,總想著用這張牌牽制中國發展。
這些年,他們沒少給臺灣賣武器,明里暗里支持“臺獨”勢力,就是不想讓中國順順利利實現統一。
但前駐美大使崔天凱早就說過,中國肯定要統一臺灣,這件事根本不用跟任何人商量。
這話把道理說得明明白白——臺灣問題是中國自己的家事,美國壓根沒資格插手。
可美國就是不放棄,還幻想著靠臺灣問題給中國施壓。
甚至有美國政客放話,說要是解放軍采取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美軍就會全面空襲中國。
但真要較起真來,美國其實沒那么大底氣。現在美國在全球的軍事布置已經夠緊張了,到處都得派兵,手里能用的牌并不多。
真要是跟中國打起來,能不能贏還兩說,搞不好還會把更多國家卷進來,引發世界大戰都有可能。
中國這些年在臺海軍演一次比一次密集,東風導彈的射程能覆蓋美軍在亞太地區的所有基地,航母戰斗群也有了遠洋作戰的本事。
美國嘴上喊得挺兇,實際做事卻特別謹慎,不敢真的踩紅線。
因為他們心里清楚,真要打起來,付出的代價可不是一般的大,根本承受不起。
這種美國總想插手、中國絕不退讓的局面,讓兩邊在臺灣問題上沒什么好聊的,溝通自然就卡殼了。
?——【·意識形態對立·】——?
美國一直抱著西方民主價值觀不放,一門心思要在全世界推銷“美式自由”,而中國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講究的是自己做主、獨立發展。
這兩種從根上就不一樣的想法,讓兩國在人權、治理模式、國際秩序這些大事上根本談不到一塊兒去。
美國還總愛拿“不民主”說中國的不是,中國這邊也毫不客氣地回懟,說美國這是在干涉別國內政。
這種不對付不光影響兩國之間的關系,還蔓延到了聯合國、世貿組織這些國際場合。
不管是氣候變化談判,還是科技標準制定,再到全球治理規則的修改,雙方都爭得厲害,誰也不肯讓誰。
說到底,美國就是想一直當全球老大,維持那種自己說了算的單極霸權;可中國覺得世界應該是多極的,大家商量著來才對。
這種結構性的矛盾,短時間內根本解決不了。
你說你的理,我說我的理,誰也說服不了誰,隔閡自然就越來越深,想順暢交流都難。
崔天凱說過,中美鬧矛盾不意外,就是因為美國不想接受中國發展好了。
美國想一直當全球老大,中國要復興,倆家的大目標根本對不上。
短期里,美國可能還會在貿易、科技、臺海這些地方給中國使絆子,但中國肯定不會服軟。
往長遠看,要么倆家找到新的平衡,要么矛盾鬧到沒法收拾。
現在看,打全面戰爭的可能不大,畢竟代價太大,但局部沖突、讓別人出頭打架的風險在漲。
中國想和平發展,可也準備好了應對各種挑戰。
以后的中美關系,就是場持久戰,誰贏誰輸不在一時強硬,看誰更能跟上時代變。
參考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