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記者 白愛軍 報道)王紫玥,今年14歲,在北京匯文中學讀初中,跟隨賈海兵師父學習中醫已經三年了。賈海兵師父是太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扁鵲脈法問診術”的第四代傳承人,而王紫玥有幸成為第五代傳承人,踏上這承載千年智慧的岐黃傳承之路。
賈海兵師父正式宣布:王紫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扁鵲脈法”第五代傳人
王紫玥仍清晰記得第一次走進師父醫館的情景,師父翻開診脈手冊中的《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語重心長地給她講述扁鵲先生的故事。他告訴王紫玥:“扁鵲者,渤??む嵢艘?,姓秦氏,名越人?!曇娫环饺?,以此視病,盡見五臟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師父看王紫玥沒聽懂又解釋道:“扁鵲原名秦越人,僅憑一雙手,便能盡知五臟癥結,最終成為千古傳頌的‘醫圣’。而我們傳承的,就是扁鵲先生留下的脈法?!?br/>賈海兵師父在耐心的教授紫玥開方
每逢五一、十一和寒暑假,王紫玥就如歸巢的飛鳥一般,奔赴師父位于太原五一廣場的廣譽遠中醫研究院,開始屬于她的“把脈之旅”。寒來暑往,王紫玥從一個連脈都摸不準的小孩,到如今能陪同師父出診的“小醫生”。每一次成長,都是在師父的嚴格要求和悉心指導下取得的。
2024年國慶節,參加廣譽遠中醫研究院舉辦中醫夜市義診活動
賈海兵師父深知“醫道漫長,唯勤可渡,岐黃之術,需千錘百煉,要想成為好中醫,必須靠日積月累。”因此為王紫玥提供了很多的義診機會。每次義診,排隊的人群都宛如長龍,從醫館門口蜿蜒至街角。一次次的義診經歷,也讓王紫玥深刻體會到醫者的責任與溫暖。
活動直至燈火通明依然熱情不減
記得有一天,天色已晚,一位老奶奶追進醫館,緊緊拉著王紫玥的手,懇切地說:“孩子,幫奶奶把把脈吧?”那一瞬間,王紫玥仿佛感受到了中醫在患者心中的希望與依靠。說實話,每天七八個小時的義診,王紫玥手指常常按得生疼,但每當看到病人盼望的眼神,耳畔便會響起師父的教導:“心懷仁愛,時刻以患者為中心”,王紫玥便又精神百倍。夏天的太陽把王紫玥的胳膊曬成了“巧克力色”,回到北京上學后,爺爺奶奶笑她“黑得像塊炭”, 可王紫玥心里偷偷樂——這可是她練本事的“軍功章”呀!
2025年 五一勞動節,為期5天的義診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每天都是摩肩接踵
在這三年里,賈海兵師父傾囊相授。王紫玥現在已經能診出頸動脈斑塊、甲狀腺結節、心腦血管病、肺結節、胃病、肝膽腎病等等好多種疾病了。由于年紀尚小,義診時常常會有叔叔阿姨拿著體檢報告來“考”她。認真把脈后,說出他們的身體狀況,他們都會瞪大眼睛:“呦,跟報告一模一樣!”聽到這話,王紫玥比考試拿滿分還要高興。但賈海兵師父總會在這時提醒她:“醫不三年,不敢言利;脈不五萬,不敢言精?!?而王紫玥目前僅積累了一萬左右,覺得差得遠呢。
陪同師父在北京明醫方出診
為了不斷提升自己,只要有時間,尤其是師父來北京出診時,王紫玥都會爭取跟診機會。放學后,背上書包直奔紫竹橋或明醫方中醫醫院的診室,像小尾巴一樣黏在師父身邊,記錄病案,跟著練習。承蒙顧叔叔邀請,在大地出版傳媒集團舉辦義診時,師父也會帶上王紫玥 ,讓她有更多的實踐機會。
給師父做小助理
賈海兵師父說:“看出病是一門學問,治好病又是另一門學問?!彼?,除了把脈,師父還讓王紫玥做他的小助理,跟著學習開方、辨藥、做藥材標本。他說:“藥到病除,方為良醫?!?br/>認藥辨藥
最讓王紫玥佩服的是,師父治病時那種“化憂為安”的神奇力量。患者初來時愁眉苦臉,在離開時都能展露笑顏。那一刻,王紫玥真正懂得了:醫術不僅能治病,更能給人希望。王紫玥也立下志愿:將來要考入北京中醫藥大學,像賈海兵師父那樣,做到“病人憂者我憂,病人安者我安”, 成為一名出色的“小扁鵲”。
師父為王紫玥制作的專屬診脈手冊
為了鼓勵王紫玥,師父特意為她制作了專屬小號診脈手冊,每次摸著上面“扁鵲脈法”四個字,王紫玥都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手冊,而是賈海兵師父把中醫的責任傳遞到了她手里。王紫玥非常感謝師父帶著她,沿著扁鵲先生的足跡,一步步成長,一點點靠近自己的夢想 。
王紫玥個人簡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