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富彥 惠赴凱 陳尚賓 記者 尹曉軍)“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承載著革命的記憶,通過參觀和聆聽講解,讓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在艱難困苦中毅然奮起。”前不久,參加西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團在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開展的“賡續革命精神 數智賦能鄉村振興”主題活動后,隊員馬瑞東動情地說。
在兩當兵變紀念館,全體隊員面向黨旗莊嚴宣誓,紀念館內的革命圖片、歷史文物及場景復原,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兩當兵變的光輝戰斗歷程,真實地還原了兩當兵變當時發生的場景。站在太陽寺古槐樹前,隊員們認真聆聽工作人員講解部隊改編的歷史,緬懷先輩們的光輝偉績,感受愛國主義情懷。
在陳紅軍烈士事跡展陳室,隊員們在陳紅軍烈士塑像前集體默哀并鞠躬致意。“陳紅軍是我校2009屆優秀畢業生,他在邊關御敵時英勇犧牲,當看到那頂沾染加勒萬河谷風雪的頭盔和寫著‘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戰地日記時,隊友們都落淚了。”隊員孫浩然說。
在左家鄉,隊員們走進兩當縣現代食用菌產業園,沉浸式體驗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鮮活脈動。菌菇的生長周期多長、市場銷路怎么樣、農戶增收如何?隊員們一邊就關心的問題與工作人員交流,一邊思考如何將數智技術融入鄉村振興生動實踐課堂。
在西坡鎮,隊員們來到張果老康養產業園,了解農旅康養融合發展模式,這里由昔日西坡煤礦舊址蛻變而成,對于鄉村經濟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隊員們還參觀了西坡鎮歷史文化陳列展,深入了解西坡鎮的歷史變遷和鄉土文化。
隊員走進兩當縣現代食用菌產業園,沉浸式體驗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鮮活脈動。西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供圖
“同學們,請用畫筆勾勒心中的夢想,AI讓每個奇思妙想都在紙上綻放。”隊員燕黎寧給兩當縣金洞小學和西坡鎮西坡學校學生講授AI課堂,讓孩子們了解科技發展,激發科技興趣。
孩子們拿起畫筆,在紙上勾勒出心中的未來世界。隊員們用AI技術將每個孩子五彩斑斕的畫作轉化為生動畫面,教室里發出陣陣歡呼。“這堂課不僅為我打開了一扇科技之窗,更在心中播下了對未來的好奇與向往。”西坡鎮西坡學校學生王弘宇課后說道。
“把小學生的圖畫或文字描述通過AI變成形象的圖片,課堂教學生動有趣,比單純的講解更能讓小學生記住AI的樣子,讓小學生覺得AI并不遙遠、夢想并不遙遠。”兩當縣金洞小學副校長周霄說。
作者:李富彥 惠赴凱 陳尚賓 尹曉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