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錄音
唱片名稱:二小放牛郎
——中國管弦樂優秀作品
演奏:中央樂團交響樂隊
指揮:胡炳旭
錄音時間:1994年·北京
錄音師:易有伍
唱片出版:香港雨果制作有限公司
唱片編號:HRP 7143-2
《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填詞)是作曲家李劫夫1942年創作的一首歌曲。歌曲講述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日軍進山“掃蕩”迷了路,放牛娃王二小機智勇敢地把鬼子帶進我軍的埋伏圈,敵人損失慘重,最終惱羞成怒地殺害了王二小。歌曲音調接近河北民歌《小放牛》,旋律樸實無華,但十分感人,成為20世紀中國著名的兒童歌曲。
1957年,秦詠誠在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蘇聯作曲家列西·古洛夫學習配器,當時正值“抗日戰爭”爆發20周年。在學習即將結束之際,他計劃寫一部與“抗戰”題材相關的作品,既作為學習總結,也為紀念年份獻禮。于是他選擇了《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決心將其改編為一部交響作品。
作品檔案
原歌曲作者:
李劫夫
(1913—1976)
改編:秦詠誠
(1933—2015)
創作時間:1959年
首演時間:1960年·北京
演奏時長:約20分鐘
樂譜出版:總譜收錄于《我和我的祖國——秦詠誠音樂自選集》(器樂篇),石油工業出版社2004年出版
交響詩《二小放牛郎》采用三部性結構,音樂開始是一個陰霾的引子,定音鼓固定節奏隆隆地敲擊,敲得人心神不寧,預示著悲劇的開始。長笛的華彩片段好比“風吹草低見牛羊”,引出了雙簧管吹奏的“二小”主題,旋律悠長,余音裊裊。主題在小提琴聲部隨后重述這一主題。在“二小”主題出現后,一段活潑的音樂作為對比,表現二小放牛郎的活潑與天真,當“二小”主題再現時,配器使用樂隊的全奏,恢宏遼闊。
隨著一串急促的小軍鼓聲,銅管的不協和音將音樂帶入展開部。先是一幅日軍行軍的“肖像”,模仿了電影《平原游擊隊》中“鬼子進村”的音樂(即日本軍歌《拔刀隊進行曲》的主題),半音化的旋律滑稽而諷刺。隨后“二小”主題與“鬼子”主題激烈沖突,大提琴的幾個連續下行象征著鬼子的潰敗。但隨之而來的,是帶有悲劇色彩的“二小”主題變形,象征著主人公已經被敵人殺害,這成為展開部的情感高潮。
二小“犧牲”后,作者安排了一段進行曲,日軍的主題再度出現,但這次敵人面對的是“人民”的奮起反抗,眾人都想為二小報仇。這段激烈的戰斗場面構成全曲的“插部”,用音樂的語言描繪“陷敵人于人民群眾的汪洋大?!钡漠嬅妗!鞍寺奋娷姼琛眲訖C與“日軍行軍”動機不斷交織,其意不言而喻。作曲家調動樂隊全部力量描寫這場戰爭,最終“人民軍隊”取得勝利。
大提琴發出悲壯的驚嘆,象征人們沒有忘記二小的功勛,齊聲緬懷這位小英雄。這段音樂也相當于插部與再現部之間的連接段。
再現部分仍以“二小”主題開始,配器上改為先由單簧管主奏,再由大提琴陳述,兩件樂器色彩較為暗淡,更具緬懷之情,音色安排可見作曲家構思之縝密。當“二小”主題由全樂隊第三次奏出時,一掃之前的陰霾和傷感,變成了一曲寬廣宏偉的頌歌,象征“為人民而犧牲”的精神永垂不朽,全曲在管弦樂齊鳴的恢宏凱歌中落下帷幕。
這部交響詩在原歌曲的基礎上,又植入了多個音樂形象,使得全曲有著完整的敘事性。用交響音樂“講故事”正是當時中國音樂界以革命題材為中心的創作趨勢,但也體現了那個時代的局限。
唱片品鑒
這張《二小放牛郎——中國管弦樂優秀作品》是該作品目前唯一的CD版本。早年,中國唱片曾出版由沈陽音樂學院管弦樂隊演奏、王宗鑒指揮的首錄版本——作曲家秦詠誠當時正供職于該院。此后,這部作品一度被埋沒,作曲家本人也很少再提及。原因之一,是他自1963年聲樂協奏曲《海燕》首演反響平平后(此作傾注其大量心血),便對大型器樂作品失去興趣,轉向歌曲創作。乃至1963年后,除一部《創業組曲》,幾乎再也沒有大型器樂作品,令人遺憾。
1994年,香港雨果制作有限公司創始人易有伍慧眼識珠,重錄此曲并以它為名編入《中國優秀交響詩選集》,讓沉寂近半世紀的作品重現于世。中央樂團交響樂隊為錄音傾力以赴,指揮與樂隊配合默契。胡炳旭在香港雨果制作有限公司與中央樂團合作的兩張唱片(另一張為《穆桂英掛帥》)堪稱中國管弦錄音之經典。
其他版本
2016年《北國之聲》交響音樂會演出實況
指揮:鄭小瑛 演奏:沈陽交響樂團
關于李劫夫 / 秦詠誠的
交響詩《二小放牛郎》,
您是否有更多想說的,
請在評論區留言吧!
交響序曲
交響詩
交響小品
交響組曲
交響合唱
交響曲
協奏曲
電影、電視配樂改編交響音樂作品
(上)
歌劇、舞劇與戲曲音樂改編交響音樂作品
制作:周芳冰(實習)
初審:李木子 凌小凡
復審:竹崗 郭偉
終審:李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