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調解,被國際社會譽為“東方經驗”“東方之花”,是我國獨創的化解矛盾、消除紛爭、促進和諧的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特推出“調解·止爭”融媒體欄目,記錄法官分析案情、探究矛盾起源、用情用心化解糾紛全過程,展現人民法院如何通過調解這一工作方法定分止爭,真正實現案結事了。敬請關注。
“再試一次!”面對雙方當事人突然激化的矛盾,法官張學偉默默在心底給自己鼓勁兒。
原本攜手合作的兩家建筑公司,如今卻因工程尾款問題陷入了激烈紛爭,雙方劍拔弩張。其中一方急需回款以維持公司運營,另一方卻因資金周轉困難而無法支付款項。這邊調解剛現曙光,那邊又因新的矛盾沖突讓局面急轉直下。當調解陷入“困局”,如何“破局”成為張學偉亟需解決的難題。
案件初現,調解啟程
甲公司將建筑項目承包給乙公司,在工程施工完成后,甲公司因資金問題遲遲未給付工程尾款,乙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訴訟。
河北省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法官張學偉接手案件后仔細思量,盡管案情似乎并不繁雜,但鑒于建筑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通常涉及大量賬目往來與繁多的證據材料,此類案件開庭審理往往耗時較長,無形中加重了雙方當事人的訴累,而且判決易下、糾紛難解。
考慮到涉事的兩家公司頗具規模,若雙方矛盾的根源無法得到妥善解決,不僅將影響兩家公司未來的合作前景,更會對區域營商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張學偉將該案導入先行調解程序,并指導調解員展開調解。
“他們要求支付的工程款寫多了。我們承包的工程分三個標段,他們起訴的工程款中有40萬在欒城區,不屬于高新區。”甲公司首先對工程款提出異議。經過梳理賬目、核對證據,與乙公司確認后,最終將工程款確定為67萬元。
“我們最近資金確實是有點困難,一下子拿不出這么多錢,能不能分期履行?”甲公司承諾還款,但是希望在履行期限上能寬松一點。最終商定甲公司分三期履行,并約定任意一期不履行,剩余工程款將加速到期,同時甲公司應支付逾期的利息。
履行方式、訴訟費承擔……張學偉指導著調解員一個個梳理雙方的爭議點,結合雙方意見,形成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法官張學偉利用網上開庭系統開展調解。
矛盾升級,跨院破局
為方便雙方當事人,張學偉通過網上開庭系統,將雙方約到一起,一條條梳理雙方達成的一致意見,存在異議的當場解釋、當場協調。經過一下午的網上調解,雙方終于簽訂了調解協議。正當調解書寫到一半時,張學偉桌上的電話鈴聲急促地響起:“法官,這個調解書我們還不能簽字,乙公司太欺負人了。”甲公司代理人氣惱地說。
張學偉一臉疑惑。
“我們跟乙公司在欒城標段的工程款也有糾紛,我剛剛得知,乙公司向欒城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把我們公司賬戶給凍結了。”甲公司代理人情緒激動、態度堅決。
“申請財產保全是民訴法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這么做并沒有錯。”乙公司態度也發生了較大轉變。
面對突然激化的矛盾,張學偉也曾想著干脆按照程序開庭審理,但是判決之后,還可能會面臨上訴、執行等后續問題,同時欒城段的糾紛同樣不易解決。
張學偉深吸一口氣,在心底默默為自己打氣:“再試一次吧,或許還有轉機。”“畢竟調解書還沒有出,雙方也沒有簽字,調解過程沒有完成。”
厘清雙方矛盾的癥結,也就找到了突破口。張學偉撥通了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人民法院該案件承辦法官邢輝的電話。“放心吧,沒問題,我這里馬上安排。”邢輝第一時間組織雙方當事人來到法院。
“對于你們來說,凍結甲公司賬戶只是第一步,后續還有開庭等一系列訴訟程序。但是同一個工程,在不同標段、不同法院進行起訴,明顯增加了公司的訴累。”“甲公司現在的狀況其實你們也清楚,他們確實資金周轉不開,如果可以先解封賬戶,他們資金運轉起來,才能順利支付剩余工程款。”“起訴不是目的,最終的目的還是拿回工程款。”邢輝站在乙公司的角度,分析利弊、點明要害。
“全部支付工程款確實有點困難,我們還是希望可以分期履行。”甲公司表態。在邢輝的勸說下,甲、乙公司代表情緒趨于緩和,最終商定了甲公司在欒城標段需支付工程款的數額和分期履行方式。雙方當場在調解書上簽字。法官依乙公司申請解封甲公司的賬戶。
再遇插曲,終得圓滿
張學偉收到欒城區法院的反饋后,再次與雙方當事人聯系,協商繼續調解事宜。
“我們的質保期還沒到,應該從之前確定的工程款數額中扣除。”再次調解時,甲公司對之前確定的工程款數額提出異議。
“可以扣除,等質保期到期后,我們另行主張質保金。”乙公司對此沒有異議。經過協商,雙方重新將高新區標段的工程款確定為49萬元,其他事項不變。最終雙方順利達成調解協議。
從4月中旬立案到5月中旬結案,兩家法院默契配合,只用一個月的時間,順利化解了矛盾,保證了甲公司的正常運轉,也維護了乙公司的合法權益。
一個涉企案件的妥善解決,釋放出的是人民法院厚植法治“沃土”,以法治力量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良好信號。
“做審判工作的‘有心人’,時刻保持‘如我在訴’意識,及時、準確抓住問題癥結,才能有的放矢。”張學偉的感慨真摯而深刻,恰似她嘴角常掛的明媚笑容般,傳遞出積極向上的力量。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策劃:何江 張偉剛 劉曼 柳杰
記者:王俏 | 通訊員:閆媛媛
制圖:白榕
編輯:王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