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重慶師范大學博望融媒“三下鄉(xiāng)”校史薪傳團16名師生于7月10日至20日開展了一場特殊的實踐課堂。團隊以“傳承抗戰(zhàn)精神、深挖校史紅色基因”為使命,通過實地走訪、史料梳理與影像創(chuàng)作,生動詮釋了“自強不息 躬行師道”的重師精神。
團隊實地走訪老一輩建校親歷者。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團隊成員查閱校史檔案、口述歷史等資料,系統(tǒng)梳理了建校初期負責人鄧墾、李嘉仲、王厚溥等前輩的革命經(jīng)歷與教育實踐。他們專程前往重慶市歌樂山中頤養(yǎng)老院,拜訪了1956級校友、離休干部王文哲以及建校元老羅澤高。兩位親歷者的珍貴回憶,為還原學校初創(chuàng)時期的重大事件與感人細節(jié)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尤其豐富了鄧墾、李嘉仲、王厚溥等革命先輩篳路藍縷、發(fā)展壯大重師的史實依據(jù)。
聚焦第二任校長李嘉仲的革命生涯與教育家精神,團隊進行了深度研究。通過講述其入黨、參加南昌起義、矢志十年尋黨、以教育啟迪民眾革命熱忱、執(zhí)掌重慶師范專科學校等跌宕經(jīng)歷,團隊精心攝制了宣講專題片《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李嘉仲的精神坐標》。同時,基于詳實的資料整理與采訪成果,成員們撰寫了一系列校史革命人物故事,讓塵封的歷史煥發(fā)新生。
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實踐中,博望融媒校史薪傳團以青年視角和創(chuàng)新形式,成功挖掘并活化校史中的紅色資源,不僅以文章、影像填補了校史敘事的生動細節(jié),更將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崇高的教育家精神與“自強不息 躬行師道”的重師精神有機融合,完成了一場新時代青年傳承紅色基因、堅定文化自信的生動實踐。(晏紅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