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白
1 )
頭條是一個廣告,早就安排好的。我是很小的寫手,寫了這么多年雖然平臺給了一碗飯吃,也很感恩,但因為我這個人寫文章有時候感性大于理性的,盡管也寫了一些留下痕跡的文章,但這么多年并沒有賺到錢,基本都是夠用的就不去想賺錢的事了,所以,望理解。我一個月不會超過倆廣告,基本是一個,這次發(fā)廣告離上一次差不多倆月了。
2 )
昨天寫了四篇那六名不幸學生的文章,可以說昨天一天從早晨五點多到晚上八九點都在關注這件事,幾乎所有的細節(jié)都沒有錯過。至于為何對這件事敏感,我前面說了自己在礦區(qū)做過幾年,老讀友都知道,我最早寫公眾號的那一年,寫了大量礦區(qū)的一些故事,那些文章都非常的真實,諸如兩家礦老板火拼,一邊幾輛車,這邊車沒停穩(wěn)拉開車門,對著另一方就是放槍,屬于那種真實的槍戰(zhàn),不比電影里有多大的差距,我一個很好的朋友就是在這種槍戰(zhàn)中被打瞎了一只眼睛,而且礦老板被抓的時候,是特警和武警聯(lián)動,我是親眼見到防暴車來了之后人還沒下,兩只大狼狗在后備箱沖出來,然后才是特警和武警全副武裝的進去抓人。
然后在那個礦區(qū),是有著大量外來打工者的,以前那個礦區(qū)還是露天開采,后來挖深了,轉(zhuǎn)為地下開采,當?shù)氐娜司筒辉谠V上班了,而是大多去了那些后續(xù)的選礦什么的,原礦就交給了那些愿意拿命換錢的外來人。這些外來的務工人員自然都是底層貧困的人,若不不會拿命換錢,我在市區(qū)晚上回礦區(qū)的時候經(jīng)常可以看到他們成群結隊的上班下班,然后有一個早晨我開車回去,經(jīng)過一個雜牌礦的時候,路邊擺放著幾十個用尼龍袋捆綁的物體,然后開過去心理總覺得是有事,再返回來,礦下面的人又抬著上來了,然后蓋上了白布。
后來聽說是那個礦塌方,死了很多人。盡管我所在的那個礦區(qū)在這些年來不下三次因為事故上過央視新聞了,但那一次真的沒有。平實零零星星,三兩個人命事故的就更不用說了。
也是那個早晨,我回去后,忽然對生命這個概念有了很深的又一種思考。就是同樣的生命,有時候真的不一樣。
也是因為這個思考,對于這種災害我基本都會去關注。
3 )
記者李微敖發(fā)了一個帖子,說的是不同礦企對待生命安全的不同態(tài)度和處理方式。
看完這個帖子我在想的是,如果對待生命和人身安全像前者那般的敬畏,是不是事故將減少很多。其實世間的很多弊病都來源于這里,如果注重個體的生命安全,某地的幼兒就不會中毒,如果注重人身的健康,杭州的自來水也不會出現(xiàn)這么大的輿論了。
一切的根本問題,是不是有些時候,有的生命并不是那么重要。
4 )
昨天的文章說,選擇礦專業(yè)的大多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因為畢業(yè)就可以工作賺錢,在三聯(lián)的最新報道上可以看到,事實就是這樣,這位2004年出生的四川達州的孩子,從小父母離婚,跟著姑姑長大,從小就很懂事,是他們家族里唯一的985.
另一個重慶的也是,家庭普通,但很爭氣,也是村里唯一的985。
但就是這樣幾個眼看著就可以反哺父親或者母親的孩子,即將開始人生又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年輕人們,就這樣莫名丟掉了性命。
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雖然生于塵埃,甚至家庭出現(xiàn)變故,但每一步都是走得謹小慎微,一步都不敢走錯,唯一的一步出錯,當然也不是他們的原因,代價造就的是無法挽回。
5 )
米蘭·昆德拉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這件悲劇除了告別之外,到現(xiàn)在需要探討的是什么?其實就是生命的敬畏,對他人,哪怕對一株草的生命,是否具備基本的生命敬畏?
6)
這個早晨沒有心力去看那些能給自己帶來實用價值的書,翻看那本焦慮心情無法寧靜的時候必然要看的《瓦爾登湖》。
盧梭在這本書里說:生活不在于擁有,而在于體驗。
此時此刻,生命已經(jīng)具象化,生不同,命不同,有時候,很多人,其實并沒有額外的力氣去體驗基礎的生命。
像那個只是因為一千多元就喝農(nóng)藥自殺的河南小伙;像那個為了謀生在機場等待顧客久等不來情緒失控的網(wǎng)約車司機;像那些拎著水桶排隊去打水的杭州市民等等。
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