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 “北洋之父” 的身份推動近代軍事變革,卻又因復辟帝制被釘上歷史恥辱柱;他終結千年帝制,卻親手將共和制度推向深淵,他就是提及中國近代史無法回避的一個人,袁世凱。
袁世凱出生在河南項城的袁寨,七歲前都在河南長大,袁寨雖是家族大宅,可亂世里土匪橫行、戰亂頻發,袁世凱打小就體會到了命運的無常、家園的不安穩。
1882年,22歲的袁世凱跟著吳長慶到朝鮮平定內亂,負責前線軍務統籌,就此一腳踏進軍營,成了職業軍人。
次年,袁世凱頂著清廷“通商大臣兼朝鮮總督”的頭銜常駐朝鮮,在朝鮮那片土地上,他幫著練新軍、把持海關稅收,一待就是整整12年。
在朝鮮期間,袁世凱娶了一位朝鮮的姨太太,她可以說是袁世凱最漂亮的一位姨太太,當時袁世凱在朝鮮多風光,娶個朝鮮公主做姨太太也不是什么難事。
好巧不巧,甲午戰爭在這期間打響,北洋水師一敗涂地,讓他徹底看清了大清的虛弱本質,1899年冬,40歲的袁世凱迎來仕途重要轉折,他從工部侍郎一躍成為山東巡撫,這可是他頭一回當上封疆大吏。
巧的是,他苦心經營的新建陸軍,也從天津小站調到了山東布防,這一調,讓軍隊躲過了八國聯軍入侵的戰火,得以安心發展壯大,成了袁世凱日后縱橫政壇最硬的底牌。
1901年11月,李鴻章逝世,袁世凱順理成章被任命為直隸代總督兼北洋大臣,次年正式任職,一時間聲名鵲起、風頭無兩。
在直隸總督任上的七年,袁世凱手握重權,全身心投入到清末新政的推行之中,他在舊有的官僚體制里巧妙布局,新設諸多機構。
軍政司負責軍事革新,學務處主管教育變革,新式學校在他的推動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逐漸取代了舊式私塾,成為培育新式人才的搖籃。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凱迎來了人生的又一高光時刻,正式就任北洋大總統,各國駐華使節身著盛裝,整齊排列前來祝賀。
袁世凱站在C位,臉上滿是藏不住的得意與滿足,仿佛整個天下都已被他收入囊中,這一刻,他站在了權力的最頂端,似乎往昔所有的努力與拼搏都在這一瞬間得到了回報,成了他日后野心膨脹的資本。
可袁世凱并不滿足于大總統的位子,權力的誘惑就像無底洞,吞噬著他的理智,1915年12月,他悍然宣布稱帝,把中華民國改成“中華帝國”,還將1916年定為“洪憲元年”,妄圖建立萬世一系的袁家王朝。
稱帝前,袁世凱還煞有介事地搞了一場祭天儀式,他身著特制龍袍,在眾人的簇擁下,裝模作樣地向天祈福,試圖借“天命”給自己的稱帝披上一層合法的外衣。
可那故作威嚴的姿態下,藏不住的是內心的心虛與不安,畢竟逆歷史潮流而動,本就是不得人心的事。
袁世凱穿著粗糙仿制的清代十二章紋龍袍,那龍袍上的刺繡工藝遠不及真正的皇家水準,龍形圖案看起來也毫無威嚴,活脫脫像個滑稽的鬧劇戲服。
他坐的所謂“龍椅”,竟是拆除太和殿明代龍椅后,特意定制的西洋高背椅。
椅背高聳,坐面卻被刻意壓低,就為了迎合他“腿短”的生理特征,這中西混搭的場景,充滿了荒誕與違和感。
盡管袁世凱要求幕僚高呼“萬歲”來營造帝王的威嚴氛圍,可這一切都只是自欺欺人,這場所謂的“登基大典”,不過是一場用權力欲望堆砌起來的鬧劇,而這些照片,也成了他野心膨脹、倒行逆施的鐵證。
在那個風云變幻的時代,民主共和已然成為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袁世凱卻妄圖開歷史的倒車,恢復帝制,這無疑是把自己推向了人民的對立面。
他的稱帝之舉,不僅讓自己成了眾矢之的,也讓他親手締造的北洋集團內部矛盾重重、分崩離析。
曾經追隨他的部下,不少人都對他的行為感到失望與憤怒,紛紛與之劃清界限,這也為他日后的失敗埋下了伏筆,他的政治生涯也自此急轉直下,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袁世凱一生妻妾成群,共有一妻九妾,在那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時代,對他來說,多娶幾房姨太太,似乎是彰顯身份與地位的一種方式,他也毫不避諱地踐行著這一觀念。
在袁世凱的“后宮”管理中,他制定了一套看似嚴謹的規矩,采取大權獨攬又分散小權力的方法,原配于氏只是個有名無實的象征。
真正的管理權落在了大姨太沈氏和五姨太楊氏手中,大姨太沈氏出身青樓,在袁世凱落魄時慷慨資助,兩人感情深厚。
袁世凱發跡后將她娶進門,對她極為信任,賦予她管理二、三、四姨太的權力;五姨太楊氏精明能干、做事果敢。
把六、七、八、九姨太管得服服帖帖,成了袁府實際上的“管家婆”,袁世凱的吃穿用度、家中財務收支,乃至妻妾間的大小紛爭,都由她一手操持。
在袁世凱眾多姨太太中,六姨太葉氏被不少人認為是最漂亮的,葉氏出身風塵,本是袁世凱次子袁克文在南京結識的紅顏知己。
袁克文風流倜儻,在南京時與葉氏一見鐘情,兩人詩詞唱和、情意綿綿,很快便墜入愛河,還私定了終身,葉氏贈給袁克文一張自己的照片,作為定情信物。
一次,袁克文從南京回天津向父親復命,磕頭請安時,葉氏的照片不小心從身上滑落,袁世凱看到后,好奇詢問,袁克文害怕父親斥責自己在外尋花問柳,慌亂之下,竟謊稱這是自己為父親精心挑選的美女。
袁世凱拿起照片一看,瞬間被葉氏的美貌吸引,當即決定將葉氏納為姨太太,還派專人去南京接葉氏回府。
葉氏滿心歡喜地以為是袁克文來迎娶自己,毫不猶豫地跟著袁家的人北上,可當洞房花燭夜,她揭開蓋頭,看到的卻是一個滿臉胡須的老頭袁世凱時,整個人都懵了,可木已成舟,她也只能無奈認命,就這樣稀里糊涂地成了袁世凱的六姨太。
進了袁家后,葉氏雖心有不甘,但也慢慢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她為袁世凱生下了5子2女,在袁家也算有了一定的地位。
袁世凱稱帝的消息一經傳出全國上下一片嘩然,各界人士紛紛站出來譴責他的倒行逆施,孫中山先生率先發表《討袁宣言》。
言辭激烈地痛斥袁世凱的稱帝行為是對共和的背叛,是歷史的倒退,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共同討伐袁世凱,捍衛民主共和的果實。
蔡鍔、唐繼堯等人在云南毅然舉起護國運動的大旗,組織護國軍,發布討袁檄文,歷數袁世凱的種種罪行,興師北伐,一時間,“護國軍興,袁氏末路”的呼聲傳遍大江南北。
面對護國運動的洶涌浪潮,袁世凱起初還妄圖憑借手中的軍事力量進行鎮壓,他調集北洋軍主力,企圖一舉消滅護國軍。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曾經對他忠心耿耿的北洋軍內部此時已人心惶惶、矛盾重重,許多將領對他稱帝一事心懷不滿,作戰時消極怠工,毫無斗志。
與此同時,各地反袁勢力紛紛響應護國運動,貴州、廣西、廣東等省相繼宣布獨立,袁世凱的統治搖搖欲墜,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絕境。
在內外交困的巨大壓力下,袁世凱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急劇惡化,他整日憂心忡忡,坐立不安,原本就患有糖尿病的他,病情愈發嚴重,還引發了尿毒癥等并發癥。
1916年6月6日,這個妄圖改寫歷史的風云人物,終于在全國人民的聲討聲中,帶著無盡的悔恨和不甘,結束了他充滿爭議的一生,享年57歲。
而在袁世郁郁而終之后,袁家也隨之樹倒猢猻散,葉氏帶著子女搬到天津,試圖投資辦企業維持生計,可當時政局動蕩,生意根本做不起來,再加上一家人生活大手大腳,很快便坐吃山空。
后人對袁世凱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是“治世能臣”,肯定他在推動中國近代化過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
也有人痛斥他為“竊國大盜”“獨夫民賊”,指責他的稱帝行為是對民主共和的褻瀆,是歷史的倒退。
但無論如何,袁世凱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無法回避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矛盾與掙扎。
他既是一個有抱負、有能力的政治家,又是一個被權力欲望蒙蔽了雙眼的野心家,這種復雜性,正是人性的多面性在歷史舞臺上的真實展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