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海灘在上世紀30年代那會兒,總是出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案子,其中一件到現(xiàn)在還讓人議論紛紛,就是張孝若這個頂級富家子弟被槍殺的事。1935年10月17日早上,張孝若在自己位于辣斐德路1288號的寓所里遭槍擊,當場身亡,年僅37歲。同屋的小妾李復初也中槍重傷,后來沒熬過去,次年2月死了。開槍的人是張家的舊仆吳義高,這家伙打完人后直接自殺,留下一堆謎團。警方一開始查得挺起勁兒,走訪了張家的仆人、商業(yè)圈子里的伙伴,還翻了吳義高的住處,但沒多久就收手了,簡單定性為私人恩怨,案子就這么不了了之。社會上傳聞滿天飛,有人說張孝若生活不檢點,得罪了下屬家屬;也有人猜是商業(yè)對手下黑手,畢竟他掌管著家族的龐大產(chǎn)業(yè)。真相到現(xiàn)在也沒個定論,成了歷史懸案。
張孝若這個人,出生就牛氣沖天,他爸是張謇,那可是近代中國實業(yè)界的泰斗級人物。張孝若1898年2月8日生于江蘇海門常樂鎮(zhèn),是張謇唯一的兒子。張謇中年得子,對他寄托了厚望,從小教育就抓得緊。1904年,張謇請了日本女老師森田政子在家教書,教張孝若和鄰居小孩。1905年,他進了南通師范附屬小學,還跟黃萬鎰學拳術。1906年,張謇親自教他作詩。1913年春天,張孝若去青島上學,1914年游了南洋群島,然后進了上海震旦學院。那時候張謇在農(nóng)商部當總長,張孝若還隨美國人雅大摩司夫婦去澳大利亞買種羊,不過半路生病從馬尼拉回來了。1915年11月,他娶了陳氏女為妻。
1917年,張孝若去美國留學,有人說他是哥倫比亞大學,有人說是哈佛或紐約大學,其實據(jù)當時的記錄,是亞拿德商務大學,待了一年多,拿了商學格致學學士學位就回國了。回國后,他就開始幫父親打理生意。1919年,張謇創(chuàng)辦淮海實業(yè)銀行,張孝若當總經(jīng)理。1922年,北洋政府派他考察歐美日九國實業(yè),他周游列國,學了不少東西。之后,他當過江蘇省議會議員、吳佩孚聯(lián)軍司令部參贊,還被任命為駐智利首任公使,不過他沒去。1925年,任揚子江水道委員會會長。1926年張謇去世后,張孝若接班,成了大生紗廠董事長、大達輪船公司總經(jīng)理、淮南鹽墾公司常務董事長、私立南通大學校長,還兼了南通女子師范學校校長。1927年,他創(chuàng)辦了中國紅十字會南通分會,當首任會長。1930到1935年,又任南通師范學校校長,還做過申時電迅社董事。
張孝若在商界地位高,有人把他列為“民國四公子”之一,和袁克文、張學良、盧筱嘉齊名。不過這個說法后來有爭議,有人覺得是民初政局里“鐵三角”后代的說法,張孝若是遞補進來的。他政治野心也不小,曾說在中國做事離不開官場,能得官力幫忙就事半功倍。梁啟超看過他寫的《南通自治會報告書》,夸他像孫仲謀。但他初入政壇就碰壁,理想沒實現(xiàn)多少。生活上,他有原配陳石云,還有妾李復初,據(jù)說是手下陳葆初和薛秉初為了巴結他,從上海買來的名妓。他子女有二子四女,長女張非武、次女張柔武、幼女張聰武(抗戰(zhàn)中犧牲)、長子張融武、幼子張緒武。后來張緒武成了全國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啥的。
說到他爸張謇,那真是中國人不能忘的重量級人物。毛主席說過,輕工業(yè)不能忘記張謇,重工業(yè)不能忘張之洞。胡適也評價他養(yǎng)活了幾百萬中國人,影響中國至少百年。張謇1853年7月1日生于江蘇海門常樂鎮(zhèn),家里不算富裕,父親張彭年經(jīng)營田地和糖坊。他小時候聰明,4歲學《千字文》,5歲就能背全,12歲父親辦家塾請老師,14歲跟宋琳先生讀書,15歲問業(yè)于宋琛。1868年16歲,為科舉他改姓張,冒用如皋縣人張銓兒子名義報名,引發(fā)冒籍案,纏訟到1873年才結。1874年投奔孫云錦,入?yún)情L慶幕府當文書,1882年隨軍去朝鮮,參與漢城事務,起草政論。
1885年33歲中順天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1894年41歲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那年慈禧六十壽辰開恩科,他一躍成名。但1895年甲午戰(zhàn)敗讓他醒悟,國家貧弱得靠實業(yè)救。他辭官下海,辦大生紗廠。1896年創(chuàng)辦,1898年在通州唐家閘建廠,1904年資本63萬兩,紗錠2萬余枚,1907年辦大生二廠,資本100萬兩,紗錠2.6萬枚,到1911年兩廠凈利370萬兩。1901年起圍墾呂泗海門,建通海墾牧公司,墾10多萬畝地,讓蘇中蘇北農(nóng)民有活路。他還辦廣生油廠、復新面粉廠、資生冶廠,形成唐閘鎮(zhèn)工業(yè)區(qū),建天生港、發(fā)電廠、公路,天生港成南通長江主要港口。
政治上,張謇加入康有為強學會,主持三次國會請愿,推動立憲。1911年江蘇獨立,1912年孫中山任他南京臨時政府實業(yè)總長,他沒去;1913-1914年北洋政府農(nóng)商總長兼全國水利局總裁,后專注實業(yè)教育。他辦淮海實業(yè)銀行,推動金融股份化法制化;興大遠輪船公司、外江三輪公司、澤生水利公司、大中通運公司、船閘公司,建通州天生港和上海十六鋪碼頭;辦懋生房地產(chǎn)公司。整合成大型實業(yè)集團,開民營輕工業(yè)先河。他的舉動影響大,蘇州狀元陸潤庠也下海辦紗廠,盧作孚參觀南通后走實業(yè)路。
張謇把賺的錢大半投教育慈善。1904年建公共植物園、新育嬰堂,扶植中國科學社。生活簡樸,每餐一葷一素一湯,去日本考察買三等艙票。財富全為國家富強,獲多項勛章。推動梁啟超維新,發(fā)起預備立憲公會,起草清帝退位詔書,主持南北議和。交往百余名人,如翁同龢、張之洞、康有為、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蔡鍔、章太炎、胡漢民、譚延闿、蔡元培、黃炎培、王國維、竺可楨、梅蘭芳。盡管政見不同,都認可他事業(yè)。
1922年起,外商圍堵,日本商人恨他搶紡織市場,國內(nèi)支持少,大生紗廠入不敷出,停產(chǎn)。整個帝國資不抵債,張謇七十多歲病中求援,沒成。1926年8月24日逝世南通,享年73歲。出殯萬人空巷,墓中陪葬禮帽、眼鏡、折扇、牙齒、胎發(fā)小盒。留下20多家企業(yè),370多所學校,演變?yōu)閾P州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暨南大學、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河海大學等。從這些學校走出的教師、技術人員、醫(yī)護成了中國近現(xiàn)代基礎力量。
張孝若接手后,維持事業(yè)不墜。1934年冬,他對女兒張柔武說,兩件大事辦妥:出版張謇遺稿,補齊辦學慈善虧空。1935年他死后,產(chǎn)業(yè)加速崩盤,大達輪船公司1936年被杜月笙吞并。傳聞杜月笙涉案,吳義高遺孀子女受杜照拂,但沒證據(jù)。張孝若母親陳石云對巡捕說不必深究,添了疑云。或許商業(yè)壓力大,或許私人糾紛,案子就這么懸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