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一弟
今年北京樓市榜單上,坐在銷冠位置的,依然是大央企中海地產。
到上個月,中海在北京賣了將近379億。
排在第二的是華潤置地,它在北京的銷售額217億,比中海少賣了160多億。
這是斷檔式領先了。
在北京樓市銷冠位置上,中海的地位一直很難撼動,已經坐了兩三年。
從兩年前開始,中海反超北京市屬國企開發商——首開股份以后,它就當上了榜一大哥。
盡管仍然占據著北京樓市銷冠,但跟往年相比,中海的銷售業績,還是出現了大幅下滑。
去年前十個月,中海在北京賣了將近494億,比今年多賣了115億,下滑了大約四分之一。
今年六月份,位于北京西城區二環內的中海·京華玖序入市,單價17.5萬/平米,據說開盤當天就賣了62億。
十一弟查了下,中海·京華玖序已經是今年北京樓市的單盤銷冠。
到九月份,銷售額接近90億,占到中海北京銷售業績的四分之一。
僅靠這一個網紅盤,就把中海在北京的銷售業績,拉上了一個臺階。
中海·京華玖序是一個老項目,它原來的案名,是中信城五期。
這個項目的開發主體,是北京中信房地產有限公司。
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這是八年前,中海收購中信集團旗下住宅開發業務時,從中信手上接過來的老項目。
中海·京華玖序在北京占據著核心地段,今年之所以開盤熱銷,中海靠的是吃老本,也就是大幅升值的土地紅利。
早年囤在手上的土地,地價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現在賣多少都是賺的。
即便中海·京華玖序大賣,今年中海在北京的銷售業績,還是擋不住地下滑。
這其中,有整體行情不景氣的原因,也有失算、踩坑的大意。
擱在手上多年的老項目熱銷,一些剛拿地入市的新項目,就沒那么好運氣了。
今年二月份,北京海淀區掛牌了一塊地,起拍價25億出頭。
這塊地體量不大,規劃住宅面積4.5萬平米,折算下來,起拍樓面價5.5萬/平米。
政府設定的新房限價為8.5萬/平米,地價與房價之間,每平米有3萬塊錢的價格差。
在北京,海淀的名校扎堆,屬于有名的教育強區,科教實力很雄厚。
一直以來,只要海淀區有土地出讓,開發商都會搶破頭,房子根本不愁賣。
這塊地也不例外,吸引了十三家房企報名爭搶——
一是大央企,中鐵建、中海、中建一局、港中旅、中交、保利、金茂;
二是外來國企,廈門建發、廈門國貿;
三是本地國企,海開控股、興創投資、金隅集團、北京城建。
最有實力的開發商,悉數到齊。
經過十幾輪現場競價之后,很快就觸及了地塊最高限價,轉入了搖號環節。
十三家開發商爭搶,搖號中簽率不到8%。
最終,好運氣落在了央企港中旅頭上,它以最高限價29億摘牌拿下。
這塊地溢價率15%,成交樓面價被抬高到了6.3萬/平米。
地價與房價之間,價格差已經收窄到了每平米2萬塊錢。
拿地的央企港中旅,是中國旅游集團下屬子公司,在旅游、免稅、酒店等業務之外,還涉足了房地產。
中旅集團是國資委確認的以“房地產開發和運營”為主業的十六家央企之一。
它旗下的房地產業務,主要布局在廣州、杭州、三亞、寧波等地,大概有二十個在建項目,去年銷售規模89億出頭。
今年二月份,港中旅拍下海淀地塊,是其近幾年罕見地在北京土地市場上出手。
或許是對北京樓市太過生疏,又或許是雙方早有勾兌,港中旅拿地以后,中海很快就介入進來了。
為了開發海淀地塊,港中旅設立了一家項目公司——星旅(北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拿地僅半個月,港中旅就將星旅公司70%的股權,質押給了中海。
三個月后,港中旅向中海正式轉讓了星旅公司70%的股權,只保留了30%的股權。
由此,海淀地塊的絕大多數開發權益,從港中旅易手給了中海。
中海把這塊地開發成了“西山觀復”,今年六月底,開盤入市。
從拿地到開盤,只用了四個月時間。
西山觀復開盤以后,中海和港中旅對外發布了一張大紅大紫、喜氣洋洋的熱銷海報——
“首開勁銷8.6億,實力霸榜”。
“首開當天共吸引百余組客戶到場,狂攬8.6億”。
反正開盤就是熱銷大賣,一頓吹噓就完事了。
從開盤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四個多月,當時的銷售業績,早該反映在網簽數據上了。
十一弟查了下北京住建委的網簽備案系統,總共5棟住宅樓、256套房,只賣了14套。
項目網簽備案面積2000平米,成交單價不到7.9萬/平米,銷售額1.6億。
哪怕按照現在的銷售額計算,今年六月底的開盤業績,讓這兩家央企開發商硬是注水放大了五倍多——
一兩億的銷售額,吹到了八九億,在北京樓市放了一顆大衛星。
再回去看一眼當時掛出來的紅得發紫的喜報,十一弟臉上都有點熱辣滾燙。
西山觀復的成交均價,不到7.9萬/平米。
相比8.5萬/平米的新房限價,中海其實一開盤就已經降價了。
這塊地樓面價6.3萬/平米,現在房價與地價之間,每平米只剩下1.6萬塊錢的價格差。
稍有不慎,可能就賺不到什么錢了。
十幾家國央企開發商搖號哄搶的靚地,開盤賣了四個月,去化率低至5%。
這真是有點滯銷、賣不動了。
從土地掛牌出讓,到項目開盤入市,只隔了九個月時間。
在中海的手上,這塊地的命運,似乎被改寫了。
同樣的市場,一塊好地,從搶破頭到賣不動,有必要反思一下操盤能力——
要么是產品定位上出了岔子,要么是銷售定價上還沒到位。
就算穩坐北京樓市的銷冠,頂著金字招牌,也有失手的時候。
中海,還是有些大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