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護事關糧食安全的大局,近年來被格外重視,尤其是從2020年“耕地八不準”出臺以后,各地都開始嚴格整頓各種類型的違規占地,掀起耕地保護的又一輪熱潮。
數據統計顯示,截止2023年年底,全國耕地面積19.29億畝,跟2019年年底相比,新增耕地1120.4萬畝。由此可見,耕地保護的成效已經很明顯了。并且,耕地保護的成果不僅僅體現在面積增加上,質量也有進一步的提升:從坡度變化看,園林地“上山”、耕地“下山”趨勢初步呈現,全國坡度25度以上的坡耕地凈減少132.19萬畝(不含梯田),2度以下耕地凈增加714.7萬畝。
時至今日,可供開墾的荒地已經極少了,那么這1100多萬畝新增耕地,又是怎么來的呢?主要就是各地推行嚴厲的耕地保護措施,清查整治各類違規占用耕地的行為,將之前被違規占用的土地,恢復成耕地。
既然耕地整治效果這么好,那接下來肯定還會繼續整治,將以往被占用的耕地,都陸續清理出來。實際上,過去違規占地現象是非常普遍的,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都大量存在?,F在城里也在整治、清退非法占地,有不少工程建設因此被叫停,甚至被拆除。
農村也是一樣,農村的清退違規占地,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涉及無數村子,看看有你們那嗎?
1、清理占地建房
占地建房在農村普遍存在,過去農村人口大量增加,宅基地不夠分配,等不及的村民,只能占用自家耕地建房,否則孩子沒有新房就無法結婚成家。
但是農民建房,按照規定只能用宅基地,私自利用耕地建的房屋,無法辦理各種證件,從一開始就是違規的,只不過以前沒人管。
現在整治違規占耕地建房,特別是耕地建房“八不準”出臺之后,再這樣操作就不行了,發現就要一律拆除。對于“八不準”之前的,則還有機會保留房屋,不會被拆除。
2、非生態保護地區,清退占用耕地發展林木
過去為了發展經濟,讓有限的耕地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很多農村都鼓勵農民發展果樹、苗圃等經濟林木種植,包括綠化草皮、花木等。這也確實讓一些農民富裕起來。但是現在保護耕地又加強,要求整治耕地“非糧化”,一律清退占用基本農田的林業、苗圃等。這被有的農村人稱為“退林還田”,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退林”,退的是占耕地的林地,跟自然環境保護無關。
3、清理占地挖塘
為了發展水產養殖,有的地區也曾鼓勵農民挖池塘搞養殖。但現在也不行了,一些地方已經開始推平魚塘,恢復成耕地。
4、一些地區開始清理占地建墳
在山區,農民建墳一般都會利用山地、荒灘,但在平原地區,所有土地都是一樣的,沒有山地荒灘,就只能在莊稼地里建墳。這些散布在耕地里的墳頭,也會占用耕地。現在整治耕地,一些地方也開始整治散墳,鼓勵農民把耕地里散亂的土墳頭,遷到村里集中建的公墓里。這樣既能節約耕地,也能更有利于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