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霍光
他是西漢名將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弟,年僅10歲的他被霍去病帶去長安生活。在霍去病的幫助下,先任郎官,隨后遷任各曹官、侍中等。
然而霍去病英年早逝,霍光卻憑借自己的努力升任奉車都尉、光祿大夫等職位,侍奉漢武帝左右。都說伴君如伴虎,但是霍光前后出入宮禁二十多年,小心謹慎,未曾犯一次錯誤,因此得到漢武帝的信任。作為職場人,我們都知道在職場不犯錯誤是有多難,還是在帝國中央任職,但是他卻做到了,可見他的本事非同尋常。
漢武帝臨終前,他接受遺詔作為輔政大臣之首輔佐漢昭帝。漢昭帝繼位后,霍光與另外兩位輔政大臣上官桀、桑弘羊爭權,最終霍光挫敗上官桀等擁立燕王劉旦的計劃,從此得以專擅西漢朝政。漢昭帝在霍光輔佐下,遵循武帝法度,緩和與匈奴的關系,采取休養生息的措施,輕徭薄賦,使得被漢武帝透支的漢朝國力得到一定的恢復。
漢昭帝去世后,霍光先是擁立昌邑王劉賀為帝,但27日后以行為“淫亂”、危及社稷為由將其廢黜,改立漢宣帝劉詢。
漢宣帝繼位后,霍光繼續保持朝政,霍家一族極為顯貴,他的女兒更是成為了漢宣帝皇后。
霍光去世后,謚號宣成,陪葬在漢武帝的茂陵,葬禮規格仿照相國蕭何舊例,后來更是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首位。
2、王莽
他是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為人折節恭儉,勤奮博學,孝事老母,以德行著稱。憑借王家這個大后臺,他從黃門郎做起,后來一直做到了大司馬。雖然他在漢哀帝繼位后,一度被其他外戚家族逼迫辭職,但是很快他在漢哀帝去世后,在太后王政君的支持下重新把持朝廷。
隨后,王莽開始誅殺異己,廣植黨羽,隨后更是代漢自立,建立新朝。
3、竇憲
他是東漢竇融的曾孫,他的妹妹是漢章帝的皇后,他是典型東漢外戚,但同時他也是東漢的權臣、名將,勒石燕然的典故說的就是他。
他一開始只是郎,后來歷任侍中、虎賁中郎將,有權有錢的他仗勢欺人,竟然以低價強買漢明帝的女兒沁水公主的田園。
在他的妹妹當上太后以后,他更加驕橫,更是派人刺殺皇族都鄉侯劉暢,他也因此坐罪下獄。
然而竇憲畢竟朝中有人,于是他請求讓他帶兵攻打北匈奴贖罪,最后得到同意。于是他出兵攻打北匈奴,一直打到燕然山,全殲了北單于主力,這一戰徹底打垮了北匈奴,并在燕然山刻碑記功。
竇憲因為北伐匈奴的大功被朝廷,拜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竇憲好了傷疤忘了疼,他又開始飄起來了,從此更加驕橫跋扈。竇憲父子兄弟并居高位,竇憲更是在朝廷安插心腹,把攬朝政。
公元92年,竇憲的黨羽鄧夫人、郭舉竟然想要謀殺漢和帝,漢和帝知道了這個消息,于是他就特意召竇憲回洛陽,然后發動政變捕殺了鄧夫人、郭舉等一伙人,同時收回了竇憲的大將軍印綬,并將他遣返于封地。竇憲以及他的兄弟到封地后,都被朝廷迫令自殺,一代權臣就此隕落。
4、梁冀
他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外戚和權臣,他的父親梁商在順帝時任大將軍,而他的兩個妹妹都是皇后。梁冀從最初擔任黃門侍郎,一路升遷為大將軍的職位,期間他先后扶持了三位皇帝登基,執政長達二十多年。由于皇帝年幼,毫無權利形同傀儡,梁冀幾乎獨攬大權,朝中所有重要事務都由他決定。
其中,漢質帝因不滿梁冀的專橫,曾當面斥責他為“跋扈將軍”。梁冀因此懷恨在心,就膽大妄為毒殺了質帝。隨后,他又從皇族中挑選了一個十五歲的劉志即位,即漢桓帝。梁冀繼續通過操縱太后掌握朝政,然而漢桓帝隱忍多年,最后與中常侍單超等共謀誅滅梁氏,梁冀被迫自殺,梁家滿門老少皆被斬首!
5、何進
何進出身屠戶,早期也是社會底層的一員。后來他的同父異母的妹妹入宮,成了何皇后,很受漢靈帝的寵愛。
何進也因為這層關系,漢靈帝就先后讓他任職郎中、潁川太守、侍中等職位。黃巾起義爆發的時候,何進更是被漢靈帝拜為大將軍,坐鎮京師,
漢靈帝去世后,何進一度粉碎了中常侍蹇碩擁立皇子劉協的圖謀,從此控制了東漢朝廷大權。但由于東漢的宦官勢力強大,何進為了進一步掌權,決定徹底鏟除他們,就聽從了手下袁紹的意見,召集地方軍閥董卓來謀誅宦官勢力。
事情敗露后,中常侍張讓等人決定先下手為強,便埋伏在宮中將何進除掉了。何進死后,官僚世族袁紹等又大殺宦官,持續百年的外戚同宦官的斗爭至此最終結束。但身擁強兵、驕縱跋扈的地方軍閥董卓也已到京,從此皇帝被挾制于董卓之手,地方諸侯起兵討伐董卓,隨后諸侯之間開始割據混戰,東漢王朝也就名存實亡了?。
6、曹操
曹操出身于官宦世家,博覽群書,尤其擅長兵法,早年以孝廉入仕,歷任洛陽北部尉、頓丘令等職。黃巾起義爆發后,曹操被任命為騎都尉,參與鎮壓起義,逐漸在東漢朝廷嶄露頭角。
董卓進京后,禍亂朝政,地方諸侯聯合起兵討伐董卓,天下大亂。曹操在陳留起兵,在諸侯混戰中他先后擊敗呂布、袁術等割據勢力,并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了北方最強的對手袁紹,此后他逐步統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區,成為當時最具實力的軍閥之一。
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至許都,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策略。他利用漢獻帝的名義,號令天下,征討不臣,同時逐步削弱漢室的實際權力,為自己日后建立曹魏政權鋪平道路。曹操在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屯田制、唯才是舉等政策,有效地恢復了北方的經濟和社會秩序。
晚年,曹操被封為魏王,但他始終未稱帝,而是將這一任務留給了其子曹丕。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陽,終年66歲。同年,曹丕篡漢自立,建立曹魏,追尊曹操為魏武帝。
7、楊駿
楊駿可能很多人比較陌生,他是西晉初年的重要權臣,他因外戚身份而崛起,最終因權力斗爭被殺。
楊駿出身于弘農楊氏,這是一個顯赫的士族家族。他的姐姐楊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第一任皇后,因此楊駿憑借外戚身份進入權力核心。楊艷去世后,楊駿的侄女楊芷被立為皇后,進一步鞏固了楊氏家族的地位。楊駿因此得以在朝廷中擔任要職,逐漸掌握了實權。
晉武帝司馬炎晚年怠于政事,沉迷享樂,朝政逐漸被外戚和寵臣把持。楊駿作為皇后的叔父,深得武帝信任,被任命為車騎將軍、錄尚書事,成為朝廷中最具權勢的人物之一。
晉武帝去世后,其子司馬衷(晉惠帝)即位。晉惠帝智力低下,無力處理朝政,楊駿趁機獨攬大權。他被任命為太傅、大都督,總攬朝政,成為實際上的統治者。
楊駿在掌權后,雖然試圖通過改革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但他的許多舉措卻適得其反。他排斥宗室和其他大臣,導致自己在朝廷中逐漸孤立。此外,他缺乏政治遠見,未能有效應對潛在的威脅,尤其是對宗室勢力的低估,最終釀成了悲劇。
公元291年,楚王司馬瑋聯合惠帝的皇后賈南風晉發動政變,以“清君側”為名,率兵攻入洛陽。楊駿措手不及,倉促應戰,最終兵敗被殺。他的家族也遭到清洗,楊氏一門幾乎被滅族。
8、楊堅
楊堅出身顯赫,是東漢太尉楊震的第十四代孫子,其父楊忠是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他十四歲任功曹,十五歲因父功被任命為散騎常侍等職,十六歲晉升為驃騎大將軍。北周武帝建德二年,其長女楊麗華成為皇太子妃,楊堅地位進一步提升。
北周武帝宇文邕去世后,宣帝宇文赟即位,楊堅晉升為柱國大將軍、大司馬。但宇文赟對楊堅十分忌憚,楊堅為自保請求出任亳州總管。
然而這時候宇文赟突然病危,因楊堅是皇后之父,鄭譯、劉昉假傳詔書讓楊堅進宮輔政。周宣帝病逝后,周靜帝即位,楊堅任假黃鉞、左大丞相,總領百官。當權后,他更改周宣帝的嚴苛政令,贏得人心。
相州總管尉遲迥因不滿楊堅專政起兵,宇文胄等人也紛紛響應,楊堅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平定了叛亂。同時,楊堅清除了宇文宗室等鮮卑族中的反動力量,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不久,楊堅被晉為大丞相、相國,封王,后接受九錫禮儀。
公元 581 年,楊堅接受周靜帝禪讓,代周建隋,改年號開皇。
9、楊國忠
他出身寒微,早年生活困頓,曾以賭博為生,品行不端。然而在其堂妹楊玉環被唐玄宗納為貴妃后,楊國忠憑借外戚身份迅速進入朝廷權力中心。他善于逢迎拍馬,深得唐玄宗信任,逐漸在朝中嶄露頭角。
天寶年間,楊國忠通過巴結權臣李林甫,得以在朝廷中步步高升。他先后擔任監察御史、戶部侍郎等職,逐漸掌握了財政大權。李林甫死后,楊國忠接任宰相,成為朝中最具權勢的人物。他利用職權大肆斂財,結黨營私,排斥異己,導致朝政日益腐敗。
楊國忠擔任宰相期間,獨攬大權,肆意妄為。他通過操縱財政、增加賦稅等手段,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導致百姓負擔沉重,社會矛盾激化。他還利用職權為自己和家族謀取私利,生活極度奢靡,甚至公然貪污國庫財物。
在政治上,楊國忠排除異己,打壓忠良。他誣陷太子李亨(即后來的唐肅宗)及其支持者,導致朝廷內部矛盾加劇。此外,他還對邊疆將領進行打壓,尤其是對安祿山的猜忌和排擠,最終激化了安祿山與中央的矛盾。
公元755年,安祿山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安史之亂,率軍南下直逼長安。楊國忠作為宰相,應對無方,導致叛軍勢如破竹。756年,唐玄宗在楊國忠的建議下,倉皇逃離長安,前往蜀地避難。行至馬嵬驛時,隨行將士因不滿楊國忠的專權和腐敗,發動兵變,楊國忠被憤怒的士兵亂刀砍死,其家族成員也大多被殺。
10、賈似道
賈似道出身官宦之家,父親賈涉為制置使。十一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他一度飲酒賭博、不務正業。后因父親恩蔭任嘉興司倉。紹定四年,其姐賈氏被宋理宗選入宮中封貴妃,他也隨之平步青云。端平元年,賈似道任籍田令,嘉熙二年,經廷對后升為太常丞、軍器監1。
淳祐年間,賈似道歷任寶章閣直學士、京湖安撫制置使等職。寶祐六年,蒙古南下,忽必烈進攻鄂州,賈似道領兵馳援。宋軍守衛戰艱難,賈似道暗中求和遭拒,恰逢蒙哥死于釣魚山,忽必烈急于北返爭位,賈似道再次請和,約定稱臣納幣。元軍北撤時,賈似道攻斷浮橋,殺元軍百余人后,竟上表稱元軍已被肅清,宋理宗以為他有再造之功,封其為少傅、右丞相。
權傾朝野,專權誤國:景定五年宋理宗逝世,宋度宗即位,賈似道因擁立之功被任命為太師。宋度宗對他極為尊崇,稱其為 “師臣”。賈似道權傾內外,排斥異己,文天祥等正直大臣遭排擠。他推行公田法、推排法等,雖初衷為解決財政等問題,但在實施中損害眾多利益,引發不滿。還大量發行楮幣,導致貨幣貶值。在軍事上,他逼反劉整,又對襄陽之圍未有效救援,致襄陽失守,南宋防線被突破。
咸淳十年宋度宗逝世,宋恭宗即位,元軍攻破鄂州逼近臨安。賈似道遣使者議和遭拒,后在前線失敗后逃往揚州。他因此被貶為高州團練副使,安置在循州。行至漳州木棉庵,被監押使臣會稽縣尉鄭虎臣所殺。
高處不勝寒,權臣自古少有善終,畢竟處于權利巔峰的漩渦中,你已經身不由己了,要么往上走一步,直接稱帝,但是稱帝也有翻車如王莽;要么就是落得個生死族滅,就算是霍光這種生前得到善終,也終究免不了死后家族被清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