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有的選嗎?
根本沒的選!
蕭何影視形態 圖侵刪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中國帝制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皇權的排他性!
明白這一點很重要!
皇權排他性的本質是通過制度、文化、暴力三重手段,確保權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之身。
任何想要分權的個人或組織均被系統性排除。
這種排他性不僅是政治結構的頂層設計,更演化成了一套復雜的權力生態系統。
而且這種排他性從未間斷過,只是在不同的時期會改頭換面,但是底層邏輯并沒有任何改變。
其次,看看韓信怎么作死的。
韓信影視形態 圖侵刪
從他擁兵自重,趁劉邦滎陽受困時施壓,求封“假齊王”事件開始,他身上就背負了政治污點。
雖然韓信有其現實的考量,但是他選的時間節點以及方式,令他在劉邦心中的信任大打折扣,盡管劉邦最后妥協封他為“真齊王”,但是這種帶有脅迫性質的分封,也為以后的清算埋下了伏筆。
正如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所說的:"韓信之請王齊,非反也,然高帝之疑忌自此始矣。"
戰勝項羽后,劉邦改封韓信為楚王。
后來,韓信收留項羽舊將鐘離昧,引發劉邦猜忌,在劉邦巡游云夢澤時他又殺鐘離昧,獻首給劉邦,劉邦以謀反罪逮捕韓信,雖然后來因為證據不足沒有殺他,但是剝奪了他楚王爵位,貶為淮陰侯,軟禁于長安,徹底解除其兵權與封地。
此時,劉邦已經傳遞出了一個很明確的信號,如果他能夾緊尾巴做人,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可是政治上的鈍感,令他在作死的路上一路狂飆。
他曾經跟劉邦直白地說過“陛下不過能將十萬,臣多多益善”,雖然后邊又有:“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的話進行彌補,但是這足以令劉邦產生疑慮,自己活著的時候還可以壓制韓信,一旦自己死后誰還能壓制住他!
經此種種,他依舊不知收斂,還“常稱病不朝”。
再說,劉邦死的時候61歲,而韓信才35歲!
任誰也不會放心留一個定時炸彈在自己身后。
最后,再看一下蕭何有沒有其他的選擇?
劉邦影視形態 圖侵刪
其實,此時他同樣沒有退路,因為他跟漢室已經深度綁定!
設想一下,如果呂后暗示蕭何,劉邦或者她有意要鏟除韓信,換做你會怎樣?
保韓信嗎?
你猜劉邦和呂后會怎么想?
韓信是你蕭何追回來的,你們會不會私底下結黨?
劉邦又不是沒有懷疑過蕭何,蕭何自己清楚得很。
選擇沉默嗎?
不管他沉默還是出手相助,劉邦都會把他拉下水!
劉邦聽說淮陰侯被殺,就派使者拜丞相蕭何為相國,加封五千戶,并令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蕭何的衛隊。
劉邦這一手太絕了!
讓蕭何從此與其他大臣徹底絕緣!
所以蕭何幫呂后殺韓信的原因就是別無他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