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扎心的真相是:
我們出生時赤條條來,最后也赤條條走。
知道這個事實的人,要么成了哲學家,要么跑去找心理咨詢師——比如現在你看到的這篇文章。
01
存在主義治療到底治什么?
- 總是擔心"我將來會死怎么辦"
- 覺得生活像一團亂麻,找不到方向
- 逢人就說"活著沒意思"
- 自己明明很努力,卻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人生就像開盲盒,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抽到什么。"
心理治療師凱莉·柯林斯說,"存在主義治療就是教你怎么在開盲盒的過程中,把驚嚇變成驚喜。比如當抽到'死亡'這張牌,我們可以學會笑著對它說:'嘿,至少我今天還活著啊!'"
這種治療最狠的一刀是:直面人生四大終極拷問
(準備好紙巾了嗎?)
1. 自由:你可以選任何路,但必須為選的路負責
2. 孤獨:你生來就是宇宙中的孤島,但可以自己造船出海
3. 沒意思:人生本來就是空白畫布,得自己涂鴉才有意思
4. 死亡:這是唯一能證明你活過的證據
有研究說,得了癌癥的人用這種方法治療后,反而比其他人更豁達——畢竟,當醫生宣判死刑時,你才會真正開始思考怎么活。
02
當代最酷的心理治療法:
存在先于意義
19世紀的丹麥哲學家克爾凱郭爾有個金句:"人生就像騎自行車,得自己用力蹬,否則就摔個狗啃泥。"
存在主義治療的核心理念是:你的人生意義,得自己造。別指望父母、老師或宗教給你答案。
治療室里都在聊什么?
- "為什么我總是害怕做選擇?"
- "要是我選錯了怎么辦?"
- "別人都過得好好的,我憑什么非要活出意義?"
心理咨詢師會告訴你:
焦慮是你的好朋友——它提醒你該做決定了
孤獨不是詛咒——獨處時才能聽見內心的聲音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就像火鍋,有人愛涮肉有人愛喝湯
"我們生來就是獨自登山的旅人,"心理醫生阿維格說,"但沿途你會遇到同樣在爬山的人,這就是人生的奇妙。"
03
治療師不會給你藥
但會給你三把鑰匙
1. 「當下體驗」放大鏡
不糾結過去的事,也不擔心未來的事。就像吃火鍋,就專心涮眼前的毛肚,別盯著鍋里還沒煮的菜。
2. 「責任轉換術」
把"我必須成功"換成"我可以試試看"。就像學騎自行車,摔倒了就說:"哎呀,這樣握車把更好!"
3. 「關系萬花筒」
單身狗不用慌!研究發現,每周和3個不同的人深入聊天(不是點贊之交),就能緩解80%的孤獨感。
04
這種治療適合誰?
長期刷手機停不下來,覺得生活空虛
剛被裁員/分手,感覺人生崩塌
想要探索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但不知道怎么開始
對雞湯文免疫,厭倦了"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套路
05
注意!這不是靈丹妙藥
不治療抑郁癥/焦慮癥(但能幫你和它們和平相處)
不教你怎么升職加薪(但能讓你享受搬磚的過程)
不提供人生標準答案(但會給你畫出屬于你的地圖)
就像學游泳,存在主義治療不會直接把你扔進海里,而是教你如何享受浪花。
06
一句話總結
"人生就像一場沒有彩排的即興劇,"心理治療師妮露說,"存在主義治療就是教你:
① 接受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句臺詞
② 把NG鏡頭變成經典橋段
③ 和其他演員一起把這場戲演得精彩絕倫"
現在,你準備好上臺了嗎?
作者:Sarah Fielding
編輯:Chameleon
封面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www.verywellmind.com/how-existential-therapy-works-7971798
關注我們的社 交 媒體獲取最新消息,靠譜培訓每月更新。
微信:大俠心理,bilibili:王大俠心理,知乎:王大俠心理,小紅書:王大俠心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