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最大的悲哀可能就是迷失于那永遠沒有答案的人生之謎中,而智慧的極限可能恰恰就在于認清了人生之謎的無解,因而心無旁騖地追求有趣地活著。
——坤鵬論
第十二卷第九章(1)
這一章可以視為第七章的延續。
而中間的第八章似乎是亞里士多德的天文學興趣突然迸發,從而抒發了一章。
第九章,他又重回主題,要證明:
最高理性、最高智力是最好的、最高貴的,也就是神是最好的、最高貴的。
因為,所謂最高理性、最高智力、原初的原理,或者第一推動者,這些都是神的代名詞而已,都不是神穿的各式各樣外衣罷了。
在此章中,亞里士多德要繼續論證這個觀點,同時批駁了與此相反的論點。
原文:
理性〈心〉的本質涵有某些問題;
我們注意到思想是最虔敬的事物,
然而若欲問思想如何安排方能成其虔敬,
這就會引起多少疑難。
解釋:
理性(心靈)的本質包含了一些問題,
在其中我們注意到了思想是所有事物中最為神圣的,
然而如果要問思想如何成其神圣,
這則存在更多的難點。
這些困難是什么呢?
亞里士多德提出了三個。
原文:
因為人心若無所思,則與入睡何異?
也就無從受到尊敬。
解釋:
第一,它必須是現實的思維,
因為人如果是沒有思維任何東西,它就像一個睡著的人一樣,
那么,它的高貴之處何在呢?
原文:
然而若說這理性〈心〉進行思想活動,還得有所賴于另一些事物,
那么它的本體就不是思想活動而是一個潛能,這就不能成為完善的本體;
解釋:
如果它思維,它的決定性的東西卻是別的事物,
那么,它的實體就不是思想的活動而是潛能,因而它就不能是最好的東西;
原文:
這是由于思想活動,理性才獲致其至善。
解釋:
正是因為思想活動,理性才能獲得它的至善。
以上亞里士多德想要表達的是,這個最高理性必須是現實的,而不能是潛能的,
因為潛能的狀態就不是最好的了,而最高理性必須是最好,也就是必須是現實的,也即是它永遠是處于思考中。
那么,它思考什么呢?
如果是思考別的什么東西,
那么,其高貴之處就不是來自它自身而是來自它作為思考對象的別的事物了,
因此,它就必須是思考它自身,這樣思考和思考的對象就是同一的了。
原文:
理性的本體究屬在于思想的機能,
抑或在于思想活動暫置不論,
試問它所思想的又是什么?
解釋:
理性的實體究竟是在于思想的功能,
還是在于思想活動這里先暫且不論,
我們先來討論一下,這所思想的對象是什么?
原文:
是想它自己或想別的事物?
如所思為別的事物,它常致想于同一事物,抑致想于不同事物?
它若專意致想于善業或是隨意地胡思亂想,這又有何分別?
世上有無不可思想之事物?
解釋:
第二,理性是思考它自己,還是思考別的事物?
這是個假設的問題,因為上面已經說了,它不能思考別的東西,而只能思考它自身,
這里是假設:如果它考慮別的事物,那么是思考同一個事物還是思考不同的事物呢?
世界上有沒有不能思想的事物?
亞里士多德的答案是:只能思考同一個事物。
因為思考別的東西就可能是偶然的東西或壞的東西,
而這與最高理性的本性是相違反的,
因為最高理性只思考必然的事物和好事物,所以它不能思考不同的事物,而只能思考同一個事物。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未經同意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