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曾有齊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間。
若問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處!
【名稱】齊白石、齊良已 、齊良琨 、齊良遲、 合作的《清供圖 》
【畫家】齊良琨 (1902~1955) 齊良遲 (1921~2003) 齊白石 (1863~1957) 齊良已(1923~1988)
【材質】設色紙本
【類型】立軸
【尺寸】101×34cm
【署款】遲遲畫書并臘,子長畫瓶梅,子如畫水仙盆,乃翁題記。
【鈐印】白石題跋(白)
【館藏】齊白石書畫院
▲齊良末、齊良遲、齊良已和父親齊白石合影老照片·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供圖
在齊白石的藝術生涯中,家庭始終是他創作的源泉和動力。他的子女們,在父親的熏陶下,也紛紛投身藝術,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齊良已、齊良琨、齊良遲等,都是齊白石藝術傳承的重要人物。他們不僅繼承了父親的藝術風格,更在創作中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情感,使得齊白石的藝術精神得以代代相傳。這幅《清供圖》是齊白石與其子輩們共同創作的一幅佳作。在這幅作品中,齊白石以其擅長的花鳥題材為基礎,巧妙地融入了各種寓意吉祥的元素,如牡丹、梅花、菊花等,寓意著富貴、高潔與長壽。而齊良已、齊良琨、齊良遲則在父親的指導下,各自發揮所長,為這幅作品增添了更多的層次和色彩。
《清供圖》作為齊白石與其子輩們共同創作的佳作,其情感價值是無法估量的。這幅作品不僅見證了齊白石家族在藝術上的傳承與發展,更體現了他們之間深厚的父子情感。在欣賞這幅作品時,我們仿佛能夠感受到他們共同創作時的歡聲笑語和默契配合,這種情感上的共鳴使得作品更加生動和感人。這幅作品的創作過程,不僅是藝術上的交流與碰撞,更是情感上的溝通與共鳴。齊白石與兒子們共同揮毫潑墨,將彼此的情感融入筆墨之間,使得《清供圖》不僅成為了一幅藝術佳作,更成為了他們父子情深的珍貴見證。
▲齊良已、齊白石、齊良遲合影·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供圖
從歷史意義上看,《清供圖》不僅是一幅藝術佳作,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它記錄了齊白石家族在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上的輝煌成就和卓越貢獻,為我們研究齊白石及其子輩們的藝術風格和創作思想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作為齊白石書畫院的院長和齊良芷的弟子,湯發周深感榮幸能夠有機會向大家介紹這幅珍貴的《清供圖》。這幅作品不僅展現了齊白石家族的藝術才華和深厚情感,更是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段佳話。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賞到這幅作品的獨特魅力與價值。同時,也希望齊白石的藝術精神能夠繼續發揚光大,激勵更多的藝術家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