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半畝方塘工作室】
“做你自己想做的,成為你想成為的”“標簽化的測評和他人的評價,都無法成為定義我的標準”“完美代替不了真實,AI也不能取代陪伴”……5月24日,中央戲劇學院東城校區實驗劇場,大學生表演的心理情景劇引發觀眾陣陣掌聲。
當日,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高教學會心理素質教育研究分會主辦,中央戲劇學院承辦的“美潤心田 AI育未來”2025年首都大學生心理健康季心理情景劇比賽決賽暨頒獎典禮舉行。
決賽的6支隊伍從人生抉擇、親子關系等不同問題出發,結合當下不斷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演員們的表演,為觀眾帶來發人深省又引人入勝的精彩故事。
中央戲劇學院作品《非理性心跳》,通過主人公與AI關于人生決定的認可與分歧切入故事,展示了主人公從盲從到自主的心理轉變。
如何看待“I人”與“E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作品《伊艾》以大學生內心成長為線索,展開關于自我認同的深刻探討。
北京大學作品《完美的AI》通過大學生的故事,啟發觀眾反思家庭情感互動模式,重視情感交流和心理健康。
如何讓愛成為鑰匙而非枷鎖?北京師范大學作品《愛所歸,心鎖開》以母女親情羈絆為內核,呈現關于自我覺醒與療愈的深刻對話。
中國戲曲學院作品《或卷或躺》講述了大學生小林的成長故事,劇中“躺平”與“內卷”成為具象化角色,小林最終沖破非此即彼的思維困局,選擇按本心節奏生活。
中華女子學院帶來探討女生自我認同的心理劇《誰說女孩就得這樣》,呼吁女孩勇敢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出獨特精彩的人生。
活動現場,領導嘉賓為獲獎作品頒獎。
“參賽作品凝聚著青年學子對生活的觀察、對心靈的探索、對成長的真誠思考,充分展現了心理劇在大學生群體中的蓬勃生命力與深遠影響力。”中央戲劇學院黨委副書記靳燕表示,心理情景劇有助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度。
據介紹,中央戲劇學院以心理情景劇為載體,把守護學生身心健康的責任意識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未來,將不斷深化與首都各高校的交流與合作,探索獨具特色的戲劇美育與心理育人融合發展之路,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助力他們在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半畝方塘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