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 璐
編輯|李國政
出品|幫寧工作室(gbngzs)
瓷器是古代中國的一張名片,英文“China”就因它而來;新能源汽車是現代中國的一張名片,其科技與制造引領全球。
福田汽車把它們聯系到一起。5月27日,在中國瓷都——景德鎮,福田汽車舉辦“世界一流躍升戰略”發布會,并完成祥菱V5全球上市。
從泥火交融的窯爐,到智能高效的生產線;從馳騁絲路的瓷船,到縱橫全球的汽車,景德鎮瓷器與福田汽車——這兩種跨越時空的產業傳承,通過不斷創新的技術、極致的工藝和嚴苛的標準,共同詮釋著人類對匠心精神的永恒追求。
福田汽車誕生于1996年,彼時正是我國“九五”計劃開局之年,隨后,這家汽車企業伴隨著中國經濟和汽車產業發展而快速成長。現在,商用車行業迎來變革浪潮,福田汽車也進行戰略轉型。
2024年,商用車市場整體疲軟,但新能源商用車和海外出口卻逆勢增長。新能源商用車全年銷量53.2萬輛,同比增長28.9%。業內普遍認為,2025年,更加積極的經濟政策將推動商用車產銷增長,而且增量集中在新能源、國際化、數智化方面。
福田的市場表現與行業趨勢一致。2025年前4個月,其銷量達22.5萬輛,同比增長12.46%。此中,新能源汽車銷量3.38萬輛,同比增長180.66%,實現翻倍增長;海外方面,僅4月海外出口量達14033輛,同比增長11.4%,獨占中國商用車出口鰲頭。
由此,福田汽車順勢推出“世界一流躍升戰略”,以全面國際化、全面新能源化、全面智能化為核心路徑,加速向世界一流商用車企業邁進,引領行業從產品競爭邁向價值體系共贏。
其中,國際化主要在產品技術、市場、供應鏈、生態賦能等4個方面布局,新能源做到純電、混動、氫能等三翼齊飛,智能化則包括產品智能化和全域智能化。
一連打出3張王牌,背后是福田汽車近30年的技術積累和敏銳的市場洞察。這“三個全面”,不僅是福田汽車也是商用車行業的未來。
深耕技術,引領行業
近幾年,物流運輸行業處于技術驅動的轉型期,終端用戶對高承載、高品質商用車的需求持續攀升,末端物流場景未被滿足。
于是,祥菱V5來了。
它搭載兩項首創技術。其一,雙橫臂懸架。這是全球首款匹配前雙橫臂懸架的微卡產品,更載重的同時進一步提升駕乘舒適性。其二,首次應用雙缸制動鉗技術,制動力較一般微卡提升12.5%。
祥菱V5呈現的,只是福田技術庫的冰山一角。
“只有過硬的產品技術,才能保證在全球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福田汽車副總經理、新聞發言人鞏海東表示。
29年來,福田的產品應用場景細分至253類,積累了足夠的產品定制與開發經驗。技術路線方面,實現傳統燃油、純電動、插電混動、氫燃料等全覆蓋;技術平臺方面,重卡、輕卡、微卡、VAN等平臺產品持續迭代升級。
針對不同國家、地區和場景,福田具備了定義屬地市場特征的能力,能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產品解決方案。
同時,新能源與智能技術逐漸成熟,成為福田的長板優勢。
在純電領域,福田實現了核心模塊自主技術突破。三電方面,配備福田愛易科111kWh輕型動力電池、輕型電力電子單元(PEU)、4.5T輕型電驅橋的全自主三電應用的輕卡產品已成功下線,為用戶帶來綠色、智能、高效的運營體驗。
在實現新能源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基礎上,福田汽車還積極探索產業生態模式創新,全域智慧生態品牌愛易科圍繞能源、租賃、數智、修養配、二手車等五大生態業務,打造全生命周期一體化解決方案。
前不久,福田與華為數字能源達成合作,雙方決定共同打造多場景解決方案,構建兆瓦超充一張網,加速重卡邁向全面電動化時代。
早在2003年,福田就啟動混動研發,開啟新能源商用車之路。基于對混動的深刻理解,2023年在行業率先發布福田混動技術品牌FHS,推出重卡、輕卡、VAN等6個整車平臺的混合動力產品,做到了行業領先。
以其自主研發的P13混合動力系統為例,通過背靠背測試對比,福田混動輕卡的法規工況節油率提升6%,用戶工況節油率提升10%,0-80km/h加速時間提升18.7%。
氫能,是擁有萬億級的藍海市場,福田一直是該行業的先行者。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數百輛福田氫燃料客車順利完成了服務保障任務。目前自研的300kW高功率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是當前單機功率最大、效率最高的發動機,最高效率超過63%。
構建起“純電+混動+氫能”的技術矩陣后,新能源成為福田汽車的核心增長極。
按照行業發展節奏,下一步是智能化定成敗的關鍵時刻。
產品智能化,最重要的是場景化商業應用落地。基于多年商用車場景定義經驗,福田汽車已鎖定高速干線、港口礦山、末端無人配送、無人環衛、無人巴士(封閉園區)等五大核心場景,通過融合車輛智能感知、場景智慧決策、車聯網與大數據、智能AI等技術,加速智能駕駛在商用車領域的商業化普及。
福田的智能化不僅應用在產品上,還有面向產業鏈各業務域的智能化轉型,通過創新應用AI技術,貫穿賦能全業務域卓越運營、降本增效。例如在研發域,通過AI深度剖析數據,使得研發創新效率提升30%;在制造域,通過AI強化智能管理,使得工藝自動化率達到90%;在服務域,通過AI24小時迅速診斷問題,使得服務效率提升40%等。
智能全域加持賦能,全方位提升了運營效率與經營能力,為福田汽車在智能化時代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洞察市場,提前預判
什么樣的企業才是世界一流?
不管是定義了標準流水線的福特,還是爆發于石油革命時期的豐田,抑或顛覆汽車屬性的特斯拉,都有著共通的內在特質,包括全球范圍的品牌影響力、完善的全球化產業布局、領先一步的技術創新能力、極致的質量體驗、卓越的管理體系、優秀的供應鏈體系、規模盈利能力和全球化的人才隊伍等。
現在,福田汽車朝著世界一流的目標奔赴而去。它早已鋪好了前路。
今年,中國商用車出海將大幅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商用車出口24.2萬輛,同比增長13.1%。
不過,盡管商用車出海穩步增長,但前路依舊荊棘密布。
當前,我國汽車出口正從產品輸出轉變為技術輸出。在出海戰略下,福田汽車傾力打造本地化營銷、建設供應鏈。
在海外,福田通過加速建設屬地法人公司與經銷商體系,系統構建全球終端統一的營銷標準和門店標準。
分銷方面,將國內體系、模式和經驗帶到更多國家和市場,依托不同場景而已中規劃網絡:“重商”聚焦于干線、物流園區、礦區、港口,“輕商”則圍繞城際和城市配送,對具備乘用屬性的車型則布局城市商業區。
直銷方面,與法人公司和屬地大客戶共同協同發展,在當地建立鏈群專家體系,強化屬地客戶銷交服的保障機制。
此外,福田還加大國際化人才投入和培養力度,實現國內國外雙循環,提升營銷隊伍的國際化格局視野,并加強人才屬地補充,重新塑造直銷能力。
這些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它不僅需要長時間的文化融合、屬地基礎設施建設,而且需要提前預見的戰略眼光和行動力。
福田汽車很早就意識到,出海繞不開本土化和新能源。2024年,它提出GREEN3030國際化戰略,即國際市場規模30萬輛,其中新能源占比超過30%。
同時,福田較早鏈合全球優質合作企業,如博世、比亞喬、依維柯等。在開拓國際市場中,它帶動國內優質經銷商、服務商、零部件供應商等全價值鏈合作伙伴共同出海,共享全球市場紅利。
隨著屬地化建設推進,福田已在全球建立32個屬地化工廠,重點在美洲、東南亞、非洲等產業集群市場,打造零部件屬地化制造基地,并通過規范流程標準,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質量管理體系。
回看來路,福田的銷量一直登頂行業,且不斷創新高:2009年,以年銷量突破60萬輛,奪得全球商用車之冠;2021年,成長為中國首個產銷量突破千萬輛的“雙自主”商用車企業;至2025年4月8日,全球第1200萬輛整車下線。
如今,福田再次錨定新目標——爭創世界一流商用車企業。
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福田汽車,顛覆單一價格競爭維度,憑著前瞻視野,快速完成新能源、智能化、產業布局、生態布局、產品結構等多維度迭代,引領行業邁向新的價值體系,向世界亮出一張中國名片。
從中國領先到世界級品牌,從暢銷國內到享譽全球,福田汽車已然盡顯“世界一流”的氣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