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巖
近日,長春市雙陽區人民法院的趙法官成功調解了一起沉積十余年的土地糾紛,用耐心與智慧譜寫了一曲司法為民的動人篇章。
十余年前,哥哥未經弟弟(無民事行為能力)同意,將兄弟二人名下承包地一并轉包給同村鄉鄰,合同期至2026年末二輪土地承包期結束。然而,在此期間,哥哥離世,其女兒以叔叔生活困頓為由,要求承包方提前歸還叔叔份額的土地。而承租方堅持秉持合同約定,拒絕歸還。無奈之下,雙方對簿公堂。
庭審中,原告方言辭懇切,滿含對叔叔生活的擔憂;被告方則據理力爭,堅守自己的權益。雙方各執一詞,針鋒相對,整個庭審現場火藥味十足。“相比在法庭上判個輸贏,我更期望看到鄉親之間解開心結、握手言和。”正是這份期盼,支撐著趙法官一次次穿梭在雙方當事人之間,毅然投入這場糾紛的調解中。
面對原告,趙法官坦誠相告:“你的孝心和對叔叔的關愛令人動容,這份申訴理由其情可憫。然而合同白紙黑字,具有法律效力,你父親當年私自決定轉包土地,他的處置確有不當,如今要求提前收回土地,于法于理皆難成立。”這番話,讓原告逐漸冷靜下來,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訴求。
而在與被告溝通時,趙法官則語重心長地說道:“咱們占著法理,鄉親們也都看在眼里。可這十幾年土地生金,收益實實在在,如今對方家中確實艱難。老話講‘人是長處,錢是短處’,同村屋檐下,抬頭不見低頭見,得理也當讓人三分啊!”這番話,既點明法度,更喚醒鄉情。最終,被告方主動放棄了剩余一年的土地承包權,將土地提前歸還,十余年的土地糾紛就此化解。
初審:劉巖
復審:韓蕊
終審:謝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