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隨著最后一車牧草運出,玉門法院成功保全一起牧草買賣糾紛案件。被保全人主動配合,全程未發生沖突,涉案200噸牧草已成功運至申請保全人所在地,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2024年10月,某飼草公司與某牧業公司簽訂牧草買賣合同,約定由牧業公司向飼草公司供應牧草。然而,飼草公司在支付90萬元價款后,牧業公司卻只提供了部分牧草,截止2025年5月,尚有66萬元的牧草未如約交付。6 月 5 日,飼草公司向玉門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希望通過法律手段保障自身權益。
案件進入保全程序后,飼草公司申請將牧草拉回其所在地保管,然而當執行法官前往肅北牧場拉運牧草時,牧業公司卻以原地封存更便于管理為由拒絕配合,提出就地查封保管的方案。而飼草公司擔憂牧草露天存放易受風雨侵蝕變質,雙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面對這一棘手局面,執行法官秉持“實質性化解糾紛,助力企業紓困解難”的辦案理念,組織雙方企業代表人采取“背對背溝通+面對面協商”模式,分步驟破解糾紛癥結。終于,經過多輪調解后,雙方企業達成協議:飼草公司以原合同價格買下牧業公司位于肅北牧場的全部牧草,并將草款35萬元保全在法院賬戶,待后續訴訟判決后,再依據裁判結果進行分配。
這起案件的圓滿解決,是玉門法院踐行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的生動注腳。執行干警精準運用財產保全制度,以“柔性調解 + 剛性保障”雙輪驅動,不僅讓200噸牧草的權屬爭議得到妥善處置,更實質性化解了企業間的信任危機,為轄區企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司法保障。(高 銘)
來源:玉門市人民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