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甲癌發病率逐年攀升,且早期癥狀隱匿,容易被誤認為是疲勞、壓力等日常問題。在此提醒大家,若身體頻繁出現以下4種信號,請務必提高警惕——這可能是甲狀腺在向你“求救”。
一、甲狀腺癌的4種典型“預警信號”
1、頸部莫名出現無痛性腫塊
甲狀腺位于頸部正前方,形似蝴蝶。若某天發現頸部前方出現質地較硬、邊界不清、無壓痛的腫塊,且隨吞咽動作上下移動,需要提高警惕。
甲狀腺癌腫塊多由癌細胞異常增殖形成,早期可能呈單側生長,后期容易侵犯周圍組織。
注意:并非所有頸部腫塊都是癌癥,但若腫塊持續增大(如2周內無明顯原因增大),必須就醫排查。
2、聲音持續嘶啞或吞咽困難
甲狀腺緊鄰喉返神經和食管。當腫瘤壓迫喉返神經時,可能引發聲音嘶啞、發音疲勞;若壓迫食管,則會出現吞咽梗阻感,尤其吃較硬的食物時尤為明顯。
注意,普通咽喉炎引起的嘶啞通常伴隨咽痛、咳嗽,且1-2周內可緩解;而甲狀腺癌導致的聲音變化多為漸進性加重,且無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3、頸部淋巴結異常腫大
甲狀腺癌可能通過淋巴系統轉移,導致頸部單側或雙側淋巴結腫大。表現為:
?淋巴結質地堅硬、活動度差;
?短期內迅速增大(如1-2個月內);
?伴隨輕微觸痛或無痛感。
提醒:普通炎癥引起的淋巴結腫大通常伴隨紅腫熱痛,且隨炎癥消退而縮小。
4、長期咳嗽或呼吸不暢
當甲狀腺腫瘤侵犯氣管或壓迫呼吸道時,可能引發持續性干咳、呼吸急促,尤其在平躺時加重,許多患者容易與哮喘、慢性咽炎混淆,但甲狀腺癌引發的呼吸問題通常無季節性規律,且伴隨頸部其他異常。
二、為什么必須重視這些癥狀?
早期發現治愈率高
甲狀腺癌(尤其是乳頭狀癌)若能在早期通過超聲、穿刺活檢確診,5年生存率可超過90%。但若拖延至晚期,治療難度和復發風險將大幅增加。
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許多患者因忽視頸部腫塊或聲音變化,誤以為“休息就好”,導致癌細胞悄然擴散。數據顯示,超過30%的甲狀腺癌患者在確診時已出現淋巴結轉移。
現代生活方式的“隱形推手”
長期熬夜、碘攝入失衡、輻射暴露(如頻繁做頸部CT)、慢性壓力等因素,均可能增加甲狀腺病變風險。關注身體信號,是對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線。
三、如何科學應對?
01
自查方法:可以對著鏡子仰頭,觀察頸部兩側是否對稱;用手指輕觸喉結下方,感受是否有異常突起或硬塊。
02
高危人群:有甲狀腺癌家族史、兒童期頭頸部輻射暴露史、長期未治療的甲狀腺結節者,建議每年做一次甲狀腺超聲。
03
就醫指南:若出現上述癥狀,優先選擇內分泌科或甲狀腺外科就診,通過甲狀腺超聲、甲狀腺功能檢測、細針穿刺活檢等明確病因。
甲狀腺癌的可怕之處,在于它擅長用“偽裝的平靜”掩蓋危機。但身體從不會無緣無故發出信號——那些被忽視的頸部腫塊、聲音嘶啞,可能是它最后的“預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