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政策持續優化,銷售同比上升,高品質住宅受青睞,土拍熱度漸升。
6月,武漢新建商品住房月成交年內首破萬套,達到1.26萬套。這也使得今年上半年武漢新房成交約4.44萬套,總成交面積達506.96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33.62%和30.58%。武漢樓市企穩跡象明顯。
政策持續優化,高品質住宅受熱捧
中指研究院(華中)市場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武漢樓市共開盤61次,累計推出7662套新房,當日銷售3403套,平均去化率為44.41%,較2024年27.59%的水平提高16.82個百分點。
這之中,高品質項目功不可沒,相關項目首開去化率平均在70%以上,是武漢市場一般項目的2-3倍,并且出現4次“日光盤”。其中,武昌沙湖板塊的建發望湖,憑借一線湖景豪宅開盤即售罄,首次開盤推出3棟樓186套房源,單套總價500萬元起,最高總價超過1100萬元,兩個小時近270組認籌客戶現場搖號下定。
位于漢陽濱江的高端住宅金地·大成樂府,以2.27的低容積率、超100%得房率、媲美大平層的270度環幕視野,也是兩小時內首開的200套新房被認購一空,總銷售額突破4.5億元。
“當前市場回暖,核心支撐是政策環境持續優化與房企在品質、創新上的銳意進取。”中指研究院(華中)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李國政說,“武漢發布‘漢九條’等新政,加上公積金和商業貸款利率下調,政策組合效應顯效,促進了購房需求的釋放。”
湖北省房地產業協會會長潘世炳也表示,政策的持續發力,精準對接了剛需和改善型需求,通過降低購房成本,激活了市場活力。
4月30日,武漢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聯合多部門發布《關于持續鞏固我市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的通知》,即“漢九條”新政,出臺擴大多子女家庭購房支持范圍、優化住房公積金貸款等政策。
其中,擴大多子女家庭購房支持范圍方面,2025年5月1日至12月31日,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二孩、三孩家庭,在全市范圍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分別發放6萬元、12萬元購房補貼。此前,該政策僅在武漢新城區(含長江新區)適用。
優化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方面,提高第二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與首套房保持一致,多子女家庭最高可貸144萬元,一般家庭最高可貸120萬元。
5月起,武漢樓市漸熱,當月新房成交7653套、成交面積88.28萬平方米,環比分別大漲44.56%和39.69%,同比亦增長26.33%和10.9%,6月熱度上升,新房成交約1.26萬套、成交面積141.7萬平方米,環比分別上漲64.88%和60.51%,同比分別上漲57.61%和48.1%。
6月30日,武漢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又發布《關于延長部分房地產政策期限的通知》,其中關于給予階段性購房優惠支持政策將持續至今年底,即在此期間在武漢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申請辦理不動產權證書時認定為家庭首套住房的,按契稅實繳額度給予全額補助優惠;認定為家庭第二套住房的,按契稅實繳額度給予50%補助優惠。
涉宅用地成交28宗,最高溢價率達54.36%
新房熱銷點燃市場熱情,更帶動土拍市場重拾信心。根據中指研究院(華中)市場研究中心數據,今年上半年,武漢全市涉宅用地成交28宗,總建筑面積219.44萬平米;成交金額達114.07億元,平均溢價率為7.03%。而2024年上半年,涉宅用地僅成交9宗,總建筑面積101.99萬平米;成交金額61.78億元,平均溢價率0.73%。
降低容積率和建筑高度,增加層高提升配套,已經成為高品質住宅的主要特征,按照以需定供原則,武漢市優化土地供給結構,加大低密地塊供應。今年上半年,武漢成交涉宅地塊平均容積率僅1.89,主城區地塊更是頻頻出現2.0以下容積率,大大低于幾年前動輒4.0以上的情況。
比如,6月30日出讓的P(2025)049號漢口新興街地塊,土地面積約1.83萬平方米,起拍價4.3億元,起始樓面價約1.81萬元/平方米。項目容積率1.3,限高24米,擬打造主城區老洋房,凸顯稀缺價值。因此吸引14家企業參與競拍,最終綠城集團經過106輪競價以6.65億元拿下,成交樓面價約2.79萬元/平方米,溢價率54.36%。
這也是武漢樓面地價第二高,僅次于2020年11月華潤二七濱江地塊創下的3.06萬元/平方米最高紀錄。該地塊也是近年來武漢單宗住宅項目參與人數最多、溢價率最高的地塊。
同日出讓的P(2025)047號傅家坡客運站住宅地塊,土地面積2.68萬平方米,起拍價10億元。吸引7家企業參與競買,網上競價45輪后,最終由建發地產旗下公司以12.2億元競得,成交樓面價1.61萬元/平方米,溢價率22.42%。
此前,青山區臨江大道P(2025)014號和武昌區中山路P(2025)035號地塊,溢價率也分別達到34.29%和30.59%,核心區域優質地塊土地價值逐步凸顯,企業投資信心也隨之提升。
李國政表示,主城區低容積率的“小而美”地塊,總價可控且適合建設高品質改善型住房,這成為優質地塊引發激烈爭奪的重要原因。
潘世炳認為,武漢市土地市場呈現出強勢回升的積極態勢,這是政策與市場協同作用的成果。土地供應堅持“優結構、穩節奏、增頻率、提質量”,還合理定價保障企業盈利,提振了企業拿地意愿。
比如,前文提及的P(2025)047號傅家坡客運站住宅地塊,項目原本包括A、B、C三個地塊。為滿足企業投資預期,武漢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會同武昌區政府加強項目調研,將住宅和商服部分進行分拆出讓,較整體出讓更能適應市場需求,從而促使更多企業積極參與,降低了企業投資風險。
編輯丨胡馨月
編審丨劉定文
新浪微博|@支點財經
地址|湖北·武漢·楚天傳媒大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