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會經常在一些平臺看到對中國歷史的“反思”,批判秦始皇,批判商鞅,批判法家,批判儒家... ...
最終目的只有一個:用中文論證中華文明比西方文明更低劣。
假設西方文明是同一個源頭,算在古希臘(其實西方也不是鐵板一塊,并不都這么認為)頭上,那么古希臘的黃金時期和中國的春秋時期年代是差不多的,大概公元前400年前后比較百花齊放。
找一個時間點,布魯諾被燒死,1600年,萬歷二十八年。
萬歷年間,中國比西方領先,或者差不多,或者有觀點認為西方領先一些,但也不是斷崖式,大家應該沒有太大異議。
大差不差。
為什么選這個時間段?
因為古希臘天文學家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 of Samos)提出日心說的時候,中國是春秋時期。到布魯諾燒死的時候,中國是明朝。
什么意思呢?
這2000年來,日心說都沒有成為主流,說明歐洲文明也不過是在原地打轉。
對于中華文明來說,還是對于歐洲文明來說,同一個2000年的周期里,科技、基礎學科理論都不過是奇技淫巧,兜兜轉轉。
為什么1600年后,歐洲文明突然加速了?
因為大航海全球殖民(同時期大瘟疫憋出來文藝復興),科技不再是奇技淫巧,而是效益,科技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龐大的財富,形成了正向激勵,就跳出了循環。
再比如,大家都喜歡玩星座算命。
現代天文學的星座有88個,然而古希臘時的星座只有48個。
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畫出48個星座星圖的時候,大致是漢朝,比研究渾天儀的張衡晚幾年,倆人幾乎是同時代的人。
從48個初代星座到88個現代星座,用了多久?
中間停滯了1800年。
因為大航海的需要,觀測星座成為剛需,西方探險家(海盜)發現南半球有很多不認識的星星,命名了很多新的星座,一度達到130多個星座,1926年的時候國際天文學會剔除了混亂的星座命名,最終確定了88個星座。
又找到科學家們發明了各種觀測儀器,甚至把這些儀器命名為星座:六分儀座、象限儀座(已廢棄)、望遠鏡座、圓規座... ...
這也意味著,神話時代就為女神雅典娜戰斗的圣斗士中,有數十個是大航海時代才被命名的。
跑題了。
所以,星空君的結論是:
現代科技的發展,并非線性的,更不是必然的,只是一個偶然,源于大航海,而大航海其實也是偶然。中國沒有因為國內資源枯竭去海外掠奪,失去了大航海的偶然機遇,也就失去了近代以來科技發展的機會。
如果科技是必然的話,歐洲在古希臘時期(中國的春秋時期)就造出光刻機了。
關于星空君的這個觀點,有網友評論:
其實從十六世紀到現在,何嘗不是一個人類近現代版的春秋戰國呢?大爭之世,當年看著這么厲害的所謂歷史終結的資本主義,什么民主自由這幾十年作下來,我們新中特已經可以站起來伸伸腳了。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儒家學說已經現世,過了一百年有了墨家和法家,又過了接近一百年莊子才出生。秦用法家,但是儒家在創立四百多年之后才又變成顯學。西方那套宣傳方法想讓我們從頭到腳否定自己,還是太嫩了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