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躋身百年復旦的星空,
一個真實的現在可以開墾出一萬個美麗的未來。”
五年前,復旦大學錄取通知書上的文字深深觸動了即將步入大學的何家明。五年后,他從復旦學子變成特戰尖兵、創業新星……當以畢業之星身份重返校園,何家明這樣說……
01
從復旦學子到特戰尖兵
2018年冬,在藥學院組織的征兵主題班會上,一位退伍學長分享的軍旅經歷深深觸動了何家明。經歷兩輪體檢、政審、役前訓練和征兵干部面談等層層選拔,何家明如愿成為當年入選駐香港部隊的4名復旦學子之一。
作為特種作戰連的一員,何家明需要掌握十幾項專業技能。從基本的格斗、攀登、機降等“硬”技能,到偽裝、軍事地形、戰術等“軟”技能,每一項都要在極短時間內熟練掌握。
在海訓過程中,剛剛學會游泳不到三天的何家明,便要完成負重游過三公里海域的任務。“跑不動、游不動,也要多練幾趟。”面對重重困難,他咬緊牙關,在一次次的訓練中不斷突破自我極限。
訓練之余,何家明還拿起相機,用鏡頭記錄下真實的軍旅生活。兩年軍旅生活中,最讓何家明感念的是他的新兵班長。班長不僅教導各項戰術動作,還言傳身教,向新兵傳授為人處世之道。“他說,‘要用一生去做共產主義的戰士。’”這句話,成為何家明一直銘記在心的人生信條。
何家明(左二)
700多個日夜里,何家明參加過三軍聯合巡邏、叢林駐訓、海訓、戰區演習對抗等任務。于何家明而言,軍旅生涯不僅錘煉了他的體魄,更讓他學會保持冷靜和堅韌:“遇到問題,直面問題,解決問題。”退伍之后,這句戰地哲學,成為他面對人生各種新挑戰時的行動指南。
02
創新創業,是不退的選擇
2021年秋季,結束軍旅生涯重返校園的何家明,發現自己“更喜歡既能與人打交道又能兼顧研究的學科”。經過慎重考慮,他申請轉入復旦管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學習。
返校后不久,何家明很快迎來了創業機遇。一位昔日戰友向他拋出橄欖枝,提出合作開展軍事主題研學夏令營創業項目。“有意思、有意義”,何家明欣然應允,牽頭負責產品設計、平臺搭建、商業推廣等核心工作。
面對初創階段經驗不足和資金短缺的雙重困境,何家明憑借軍人特有的堅韌品質,帶領團隊一項項摸索,一步步落實。最終,該項目在2021年成功落地,并實現首期盈利。
2022年秋,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學校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的技術團隊,得知無人系統技術亟需外部合作進行測試。憑借軍旅經驗,何家明精準捕捉到該系統在軍用場景的潛在需求,成功促成團隊與軍事領域企業的戰略合作。
何家明(右一)
在校期間,何家明還牽頭搭建跨學科創新創業平臺建設,通過舉辦創賽沙龍、創業培訓營和創新雙選會等一系列活動,成功孵化出3支獲得全國金獎的團隊。這些平臺為同學們打開了了解創新創業的大門,搭建了實踐舞臺。“看到他們因創新創業而閃爍光芒,我覺得一切都值了。”他笑著說道。
03
多線開花的復旦學習生涯
“哪里不行,就學哪里、練哪里。”軍隊這種直面挑戰的精神,被何家明運用到學業追求上,他連續三年保持綜測全年級第一,獲國家獎學金、優秀學生干部標兵等榮譽,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學霸。
在專業學習之外,何家明始終保持著軍人本色,積極投身校園活動。作為復旦軍事愛好者協會負責人,他不僅策劃組織了9場實彈射擊體驗活動,吸引超過3500人次參與,還代表學校在上海市射擊錦標賽等賽事中取得佳績。同時,他連續三年擔任新生軍訓教官,累計指導700余名學生完成軍事訓練,將部隊所學回饋校園。
作為管理學院學生會主席團成員,何家明充分發揮自身科創優勢,在學生會工作中創新性地引入產業投融實踐項目。
何家明(右四)
本科畢業后,何家明選擇在上海繼續攻讀金融碩士,立志在一級投資領域深耕。
“復旦于我,是家一樣的存在,這里有我的老師、同學和戰友。”從懵懂新生成長為特戰尖兵,從迷茫的轉專業學生成長為硬科技項目的操盤手,從臺下的參與者成長為舞臺上點燃創新火種的引路人,何家明以腳踏實地的行動,在復旦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青春之路。
資料|復旦大學
編輯|陳露 呂昊雪(實習)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