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是“南明政權有沒有反清復明的機會”這是一個問句,既然是一個問句,那就必然有回答,回答是“南明政權有反清復明的機會,而且很多”
明軍長槍手和弓箭手。
為什么?咱們先看看明清兩軍拉鋸時間最長的湖廣戰場上清軍的情況,順治八年正月湖南將軍沈永忠的揭帖提到的湖南清軍的情況“惟是兵分三路,照依裁定一萬五千之數,每路應派兵五千。查兩路各營,見在馬止一千零三匹,各照原數分派,又于一路之中分為五營,中、左、右、前、后每營兵一千,應設參、游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這里大致說了一下沈永忠麾下綠營軍的營制:兵分左中右三路,一路5000人,分前后左右中五營,一營1000人,有參將一員游擊一員中軍守備一人千總兩人把總四人。
抬著大炮的綠營兵。
這可以理解為清軍在湖南地區的機動兵力的總數,沈永忠又在同一年的揭帖之中提到了湖南各地的駐防綠營軍“然而向時議增,揆之今日緩急稍異,爵不得不再加袞益。如長沙兵二千名,辰鎮兵四千名,此皆舊設,無容增減。至沅州兵三千名。五寨兵一千名。鎮偏經制兵四百名,議增兵六百名,共足一千名。衡州經制兵四百名,議增兵一千一百名,共足一千五百名。臨藍經制兵六百名,議增兵四百名,共足一千名。以上地皆要沖,俱照原議分派者也。永州原議兵二千,今連經制兵六百名,止設一千名。道州無經制,原議兵二千名,今止設一千名。寶慶原議兵二千名,今以爵駐節,止存經制兵六百名。武岡州原議兵二千名,今連經制二百名,止設一千名。靖州原議兵二千名,今連經制六百名,止設一千名。常德舊設副將一員,兵一千二百名,地當西北極沖,今裁寶慶兵三百名,增足一千五百名”
明軍軍旗。
可見一府之兵在1500名~4000名之間,一縣之兵參考被劉體純部全殲的湖北鄖陽南漳縣守軍“查文官則陣亡知縣姚延儒、典史濮昌國、教官賀泰來;武官則陣亡鎮標前營副將尤現、中軍都司張光 繡、千總吳鎮邦、張騰鳳、把總尤國礎、閻貴、張文通;陣亡兵丁二百二十八名;陣失馬騾一百三十八匹頭,盔甲一百二十五頂付;三眼槍四十桿”
明軍士卒
清軍在湖南地區的布防大體就是這樣,然后咱們再說一說南明軍隊在湖南湖北等地的軍事活動。在順治八年閏二月二十六日的揭帖中就提到了三次明軍的軍事行動“又值馬進忠糾同諸逆漸逼靖州,先發右路總兵郝效忠,督率參將馬如松等前往迎戰,又遣中路總兵許天寵,聯絡前進,分頭撲剿”第二是“隨報獻孽孫可望前隊已深入我界,離麻陽不遠”第三是“又據參將李東斗報稱:曹逆侵犯藍山,兵單難以分應”這三次行動分別是馬進忠進攻靖州、孫可望進入湖南、曹志建進攻藍山縣城。
有關孫可望進入湖南,沈永忠是這樣寫的“孫可望擁偽秦王見踞銅仁府,其偽軍門萬年策、毛壽登、偽寶章侯盧鼎以及柯、機、張、莫四賊,俱逼沅州”這似乎是有點問題,因為孫可望本人就是“秦王”并不是手中有一個朱明秦王后裔,所以不存在“孫可望擁偽秦王見踞銅仁府”。
八旗鳥槍兵。
咱們接著看,戶部尚書車克在順治九年七月二十日上題本也提到了湖廣南明軍隊的活動,應指的是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所指揮的湖南、廣西、四川全面反攻“況逆寇侵境,不越月而連陷沅、靖、武岡諸城,附近之邑盡其蹂躪。寶慶為之一空,辰州勢在孤危,常德當其虎視,衛、永隔在西南,長沙懼其下犯”他還提到說“今日湖南賦稅,寶、靖一帶以及辰屬之半,見為賊踞,不可問矣”被南明軍隊控制的城市包括沅州、靖州、武岡,辰州府所屬之城市一大半都被明朝軍隊所控制,而辰州府城在不久之后也被明軍所攻陷,清辰常總兵徐勇被殺死在城內。
明軍
在靖州大戰時,李定國幾乎全殲了張國柱所帶領的清軍,到1652年的9月份,續順公沈永忠帶領大批的清朝湖南文武官員拋棄長沙逃往岳州。截止到此,咱們可以看一看明清湖南戰場的形勢,沈永忠逃往岳州,長沙被明軍收復,湖南至少三分之二的土地被明軍所收復。而在湖北,退入山區之內的明軍仍然十分活躍“更可慮者,賊之聲氣相通,如荊州屬界,則有巨寇姚黃、王二、王三、黃炳、劉二虎、塔天寶、黨守素并一只虎養子,高一功下之王中軍等賊,盤踞多年。鄖、襄屬界,則有逆寇張京、賀珍、袁宗第、楊啟明等賊,不時出沒”這部分由原先李自成余部改編而來的明軍活躍于荊州,鄖陽,襄陽等地。
明朝末年的盔甲
所以在1652年,清廷看似是很強大的,滿洲貴族以及他們的漢人官員們控制著整個華北地區以及東部的沿海地區,同時長江以南,從南京一直到兩廣都被清廷控制,南明政權控制著幾乎四川全境以及貴州和云南兩個省,公元1652年的反擊讓南明政權奪回了大半個湖南,與此同時鄭成功政權控制著廈門以及海澄縣城。但清廷的外強中干是很明顯的,鄭成功的問題咱們之前說過很多次了,因為清廷水師的拉胯程度,海面上就是明鄭水師的天下,在海上能夠阻擋鄭成功的恐怕也只有颶風和缺糧了。
綠營兵
根據咱們上文所述,可知湖廣清軍在各地的防御實際上是很虛的,而且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缺軍餉,這個問題咱們之前說過很多次,但是如果繼續閱讀明清史料,那就會發現更多的有關清軍缺少軍餉的記錄,沈永忠稱“今賊氛如此之亟,用兵如此之繁,自去年(順治七年)九月起,支餉銀已壓欠四個月矣。其九月以前,左右兩路及八營,則又壓欠多月不等。而糧料草束,先準督臣羅咨,雖派湖南六屬就近供應。查今歲者,尚無著落,責之藩司,率多紙上之供,問之府縣,竟無顆粒之至。爵亦何術果三軍之腹,督其致命哉。時下饑窘之情,與馬匹不足,爵另疏上聞”
車克稱“南北制兵,月餉歷欠,驅之腹荷戈,濟乎不(此處字疑似脫去)今日湖南賦稅,寶、靖一帶以及辰屬之半,見為賊踞,不可問矣。接鄰常、永、衡、長之民,不惟苦旱,且奔逃不暇,司牧者焉及催科?所恃湖北數府,值此極旱極荒之候,救死 不瞻之民,徒施敲樸,將何應之?且民無食則思亂,催之迫則走險,此臣之所以疾首痛心者此也”湖南賦稅不足以滿足清軍的軍餉和糧食需求,導致清朝當局在當地橫征暴斂,激化矛盾,使得人民不斷起來反抗清朝的統治,既然湖南當地不能滿足,那就只能從別處征調。
鄭成功部明軍活躍于沿海地區
依舊是車克題本“七月初十日奉圣旨:戶部速議其奏。欽此。欽遵密封到部。該臣等查得,楚省經制,官兵并定南王、續順公官兵馬匹,歲需俸餉等銀一百五十一萬兩,除本省額賦雜項等銀八十一萬五千七百兩零,留充兵餉外,尚不敷銀六十九萬四千三百兩。臣部于本年正月內具疏,撥江、浙二省正項并兩淮鹽課照數撥足。又于本年七月內,臣部復續順公沈永忠奏,為賊勢披猖一疏,撥兩淮秤 出余鹽銀十萬兩,奉有諭旨,通行在案。今撫臣遲日益又以地方異常旱災為請,臣恐該省額賦不能如數催征,合再撥兩準鹽課銀十萬兩,以資接濟可也”沈永忠和孔有德需要軍餉至少要151萬兩白銀,湖南當地的賦稅不足以滿足之,還差69萬兩,于是只能“撥江、浙二省正項并兩淮鹽課照數撥足”沈永忠在后面又要了10萬兩鹽課銀。
銀錠
咱們現在就可以回答題目的問題了南明政權有沒有機會反清復明,答案是有,而且很多?根據這篇文章可知,湖廣戰場的清軍在各地的防御是很虛弱的,一個府城最多不過4000人,一個縣城僅僅200人,而且還欠軍餉,缺糧食缺戰馬的飼料,湖廣本地的糧食和銀兩不足以滿足當地清軍的作戰需求,只能從江浙兩省撥銀子,而這正是受到鄭成功水師威脅的地區。
鄭成功軍隊
兵部尚書嘎達洪在順治十年的事本中援引巡撫蕭起元的報告“去年浙省官兵赴福建征討時,前總督所率水陸官兵共有三千六百名,馬一百四十二匹,又由部咨調撫鎮標下兩營官兵有一千名,馬六十五匹,以上皆為鎮守浙江之兵,調用于鄰省,共計官兵四千六百名,馬二百又七匹。援軍雖對閩省有所裨益,然對浙江確有危情。故臣于九年十月已咨兵部在案。再,遵旨進剿九仙山賊時,又曾調去撫鎮標下官兵二千名,馬三十一匹,今又遵旨調發征粵官兵共一千四百名,馬八百五十匹。縱觀以上情形,不知如何為妥”前后征調綠營官兵共計七千名進入福建作戰,結果整個浙江省居然空虛到“不知如何為妥”
可見湖廣、福建甚至是四川戰場南明政權都有非常多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