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最大高校——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在2023年共記錄了超過3000起違反學術誠信的行為,其中包括提交偽造入學材料、使用虛假病假條申請延期、以及日益嚴重的AI濫用問題。
目前,13名已畢業學生因被發現存在欺詐行為,被大學撤銷學位。
圖片來源:悉尼大學網站
根據該校最新發布的年度學生紀律報告,2023年,有463起學術不端和欺詐事件被詳細記錄,而全校范圍內共識別出3498起學術誠信事件,盡管包括輕微抄襲在內的數據略低于2022年,但違規行為依舊普遍。
其中,有超過1000名學生因作弊被整門課程判為不及格。
“學校發現越來越多學生提交偽造的病假證明申請特殊照顧,同時也出現將代寫與AI濫用結合的新型作弊方式。”報告指出。
據校方介紹,一些不良代寫機構通過提供住宿、社交和心理支持等“誘惑”,吸引新生加入,之后再誘導其接受違反學術規定的“服務”。
為應對這一挑戰,悉尼大學已成立專門團隊負責偵查作弊和欺詐行為,并采用先進技術,例如自動識別可疑作業的軟件系統。
圖片由AI生成
報告還指出,2024年有15名學生因參與校園內的支持巴勒斯坦營地抗議活動受到紀律處分,其中6人被認定有不當行為并受罰。
據悉,留學生占報告中學術不端行為的91%。專門協助學生處理申訴事務的Herman Chan表示,他曾在信息公開要求下獲得相關紀律報告。“我處理過多起提交虛假病假條的案例,許多學生提供的都是同一位醫生的名字。部分學生告訴我,他們不清楚如何使用海外學生醫保,只是聽同學推薦某些醫生‘可靠’。”
Chan透露,也有學生在被抓包后尋求“減少處罰”。“我遇過一位學生,她從入學起就從未自己完成過任何作業。她第一次作業寫得很糟,就請了代寫,之后整個學位期間都依賴代寫。”
悉尼大學學術誠信問題頻發,背后原因不僅是學生的行為,也包括“入學門檻低、學術支持不足以及早期干預缺失”。
迪肯大學數字學習與評估研究中心教授Phillip Dawson指出,在AI普及前,研究顯示約有10%的學生在大學期間曾使用代寫。而現在,許多代寫機構已開始借助AI,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為遏制學術不端行為,悉尼大學將全面推行“雙軌考核模式”,要求學生完成至少一項禁止使用任何輔助工具的線下測驗,同時允許另一項任務中使用包括AI在內的所有“相關工具”。
示意圖。圖片來自悉尼大學官網
自2020年起,澳大利亞已立法禁止提供或宣傳代寫服務。國家高等教育質量與標準局(TEQSA)在今年3月再度屏蔽60個代寫網站,使被禁網站總數達到475個。該機構表示,部分代寫機構日趨激進,不僅加大廣告投放,還頻繁對學生實施勒索或盜用身份信息。
西悉尼大學學術誠信專家Cath Ellis教授表示,隨著AI的發展,學生的作弊方式變化迅速。“我們并不知道學生到底是怎么作弊的,因為他們在刻意隱藏。我們只能根據證據去推斷。”
對于此事,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