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以格式條款為突破口,推動法院對案件進行再審,不僅破解了掩飾在合同規定下的權責失衡問題,更為辦理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護案件提供了參考?!辈痪们埃不帐z察院舉行檢察開放日活動,在民事檢察高質效辦案講評環節,安徽省政協委員、北京大成(合肥)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紀敏對樅陽縣檢察院辦理的王某與某傳媒有限公司(下稱“傳媒公司”)合同糾紛檢察監督案給予充分肯定。
記者采訪了解到,這起案件源于網絡主播小美(化名)的一場“離奇”遭遇。
被欠薪反要賠償高額違約金
2022年4月,小美與傳媒公司簽訂了《主播藝人合作合同》,約定合作期限為兩年。公司給小美的報酬是底薪加提成,每月到手約6000元。至當年8月,小美共領取了5個月的直播報酬,合計2.9萬元,對于9月、10月的直播報酬,傳媒公司卻遲遲不肯支付。經催要無果后,小美選擇了離職,跳槽到另一個直播平臺工作。讓小美意想不到的是,2023年3月,“老東家”傳媒公司一紙訴狀將其告上法庭,以其違約為由要求其賠償違約金近16萬元。
傳媒公司起訴后,小美堅持認為,是公司拖欠其直播報酬在先,反倒起訴要求自己賠償高額違約金,法院絕對不會支持,因此并未出席法庭。沒想到,一審法院竟支持了傳媒公司的全部訴求。彼時,小美因忙于工作錯過了上訴期,直到該案進入執行程序,法院對小美的銀行賬戶予以凍結并扣劃了部分存款后,小美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向法院申請再審,但被裁定駁回。法院的理由是,原審法院根據雙方合同約定判決被告小美承擔相應違約金并無不當。
格式條款里暗藏違約陷阱
2024年1月,小美向樅陽縣檢察院申請監督。
“我是從農村來的,公司不發工資,我連支付房租水電都成問題,只能選擇離職,我總要生活??!怎么法院只說我違約,不提公司欠薪呢?”小美情緒激動地說。
為查明事實,承辦檢察官第一時間向傳媒公司負責人核實情況?!拔覀児竞椭鞑ズ炗喠恕吨鞑ニ嚾撕献骱贤?,約定合作期限為兩年,沒到合作期限她未經公司同意就離職了,那不就是違約了嗎?”該負責人言辭鑿鑿。
原審判決是依據合同約定作出的,傳媒公司也反復強調其主張訴求依據的是合同約定。那么,小美與傳媒公司簽訂的那份《主播藝人合作合同》究竟約定了什么?對此,小美表示,她在入職該公司時,簽的是公司擬好的合同,自己不懂法,只簡單核對了自己的報酬就簽字了,對合同的性質、具體的條款、違約金的約定等細節并沒有特別注意。小美還請曾經的同事做證,證明傳媒公司與其他主播簽訂的也是類似的合同,并在主播離職后,該公司均索賠了高額違約金。
承辦檢察官敏銳地意識到,案涉合同很可能包含格式條款,而格式條款一般都是事先擬定并且重復使用,多數缺少協商步驟。為查明真相,承辦檢察官請小美提交了她與傳媒公司簽訂的《主播藝人合作合同》。
檢察官認真審查合同文本后發現,該合同正是傳媒公司為重復使用而制作的,其中違約責任條款約定:“網絡主播因自身原因提前離職或離職后到其他平臺公司直播,則需返還全部酬金,并按所獲酬金總額的300%支付違約金;如網絡主播有其他違約情形,應向公司支付不少于30萬元的違約金,以兩者金額較高者為準?!比欢摵贤瑢髅焦具`約應承擔何種違約責任卻未作約定。
檢察官認為,該合同的違約責任條款明顯不合理地免除了傳媒公司自身的責任,加重了網絡主播的違約責任,而且傳媒公司未提供證據證明其對該格式條款曾以合理方式向小美提示說明過。而一審法院正是基于該格式條款,判決小美賠償近16萬元違約金。
情理法統一促成雙方和解
鑒于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問題社會關注度較高,樅陽縣檢察院決定就該案組織公開聽證。聽證員在充分了解案情后,一致認為“主播在簽約時處于相對弱勢地位,且傳媒公司拖欠主播報酬在先,本身存在過錯。法院判決由小美承擔近16萬元違約金,既不合法,也不合理,一般人難以接受”。
2024年3月6日,樅陽縣檢察院邀請聽證員、人大代表、新業態代表召開公開聽證會。
根據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條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格式條款無效。在充分調查核實、辨法析理的基礎上,2024年4月,樅陽縣檢察院向樅陽縣法院制發再審檢察建議。2024年7月,法院采納再審檢察建議,對該案裁定再審。
再審期間,法檢兩院啟動聯合調解機制,細致耐心地向雙方釋法說理,闡明認定格式條款無效的法律規定,引導雙方在法律框架內確定合理的違約金數額。但法結易解,心結難解:一方面,小美需要繼續工作維持生計,希望早日擺脫訴訟困擾;另一方面,傳媒公司手持勝訴判決,沒有讓步的意思,始終強調“公司運營也支出了很多費用,即使這個違約金條款無效,我們的損失也是存在的,違約金肯定要支付”。調解一度陷入僵局。
通過認真查閱資料,檢察官發現,早在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就發布了一起指導案例,明確類似案件的裁判規則為:在主播違約為平臺造成的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情況下,違約金以網絡主播從平臺中獲取的實際收益為參考基礎。本案中,原審法院判決小美給付近16萬元違約金明顯超出了小美的實際收益2.9萬元,應當予以調整。
在事實和法律面前,傳媒公司最終放棄了高額索賠,小美也表示接受協商后的違約金數額。2024年8月,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
職場小貼士
取得勞動報酬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勞動者若遭遇單位拖欠工資報酬等情況時,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一方面要與用人單位簽訂正規的勞動合同,保留好相關證據;另一方面,要認真查看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各類合同,仔細甄別是否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避免掉進合同陷阱。
一旦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被用人單位起訴時,一定要積極應訴,這不僅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關鍵之舉,更是公民配合司法程序的法定義務。切忌想當然地作出主觀判斷,輕易放棄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機會。只有積極參與訴訟,協助法院查清事實真相,才能維護好個人權益、維護好法律權威。
來源:檢察日報·民生周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