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yī):臟腑有瘀,雞內金可以幫忙消除
張錫純特別擅長用雞內金——雞的胃里有一層黃色的膜,慢慢撕能撕下來,把它放在太陽底下曬了,變脆后就是生雞內金。
一般來講,張錫純說的生藥,未必就是鮮的。
比如,他說的生山藥,并不是菜市場賣的鮮山藥,而是干山藥片;他說的生雞內金,也不是菜市場撕下來后的雞內金,而是曬干的。
雞內金,分炒雞內金和生雞內金。
藥店里把一片片的生雞內金炒黑了,就叫炒雞內金。
這兩者都有化瘀和消食導滯的作用,但生雞內金化瘀的作用更強一點,而炒雞內金消食導滯的作用更強一點。
其實雞內金的成分很復雜,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消化酶,我曾做過實驗,把它放到一個鐵鍋里燒熱,等它化了以后再慢慢冷卻,然后揭下來一看,雞內金貼著鍋面的部分像鏡面一樣平滑。肉一般燒焦了就沒有了,但雞內金會變成液體,所以這個東西很奇妙。
張錫純認為,雞內金里含有稀鹽酸,所以它味酸而性微溫,一些特別硬的東西,比如,陶瓷、石頭、銅和鐵,它皆能消化。
雞內金化瘀的作用確實特別強。所以張錫純說,“其善化瘀積可知”。
他認為,我們的脾中有很多回血管,里面有細微的組織、絨毛等,這些管都應該是通透的,能消化食物,升降氣機,但如果里面有瘀積,氣化不能升降,就容易導致中焦脹滿。
所以,如果脾胃有瘀積,消化管道就會堵塞,導致身體出問題,通開了才會好。
張錫純說,用雞內金把瘀積化開是一種臟器療法。
“若再與白術等分并用”——如果把它跟相同分量的白術一起用,就是消化瘀積特別重要的藥,可以健胃補脾。
不但能消除脾胃、臟腑之積,甚至是整個身體有瘀積,雞內金都能化開,所以張錫純認為在治婦科疾病時,用雞內金就能夠通經(jīng)化瘀血。
雞內金:消積食,更能消結節(jié)雞內金里含有稀鹽酸,所以它味酸而性微溫,一些特別硬的東西,比如,陶瓷、石頭、銅和鐵,它皆能消化。
雞內金味酸 性溫。
一兩雞內金,二兩真黃金。
雞內金,雞之脾胃也,其中原含有稀鹽酸,故其味酸而性微溫,中有瓷、石、銅、鐵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積可知。
《內經(jīng)》謂“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蓋脾中多回血管,原為通徹玲瓏之體,是以居于中焦以升降氣化,若有瘀積,氣化不能升降,是以易致脹滿。
用雞內金為臟器療法,若再與白術等分并用,為消化瘀積之要藥,更為健補脾胃之妙品,脾胃健壯,益能運化藥力以消積也。
且為雞內金含有稀鹽酸,不但能消脾胃之積,無論臟腑何處有積,雞內金皆能消之,是以男子痃癖、女子癥瘕,久久服之皆能治愈。
又凡虛勞之證,其經(jīng)絡多瘀滯,加雞內金于滋補藥中,以化其經(jīng)絡之瘀滯而病始可愈。至以治室女月信一次未見者,尤為要藥,蓋以其能助歸、芍以通經(jīng),又能助健補脾胃之藥,多進飲食以生血也。
——摘自《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功效:健胃消食、澀精止遺、通淋化石
主治:
① 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
② 遺精,遺尿。
③ 石淋澀痛,膽脹脅痛。
提示:文中處方,僅供臨床中醫(yī)參考,非專業(yè)人士,請在專業(yè)中醫(yī)指導下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