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街頭巷尾的梔子花悄然綻放,潔白的花朵與馥郁的清香為酷暑帶來一絲涼意。你可知道這恬淡怡人的花朵,還是中醫(yī)界公認的“全能降火扛把子”?古人盛贊其“雪魄冰花”,快來看看顓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中心藥劑師眼中這朵才貌雙全的夢中情花。
天賦異稟的小花
梔子花是茜草科梔子屬植物山梔或重瓣梔子的花,花期集中在每年5—7月。中醫(yī)認為梔子花味苦,性寒,入肺、肝經(jīng),從肺熱咳嗽到肝火目赤,均有獨特療效,好比是“全能型滅火器”,擅長處理身體中各個部位的“火情”。
梔子花的作用與功效
1.清三焦之火:中醫(yī)將人體分為上、中、下三焦,清代的《本草備要》中提到“能引火邪屈曲下行,從小便出”。梔子花以其獨特的功效,從上焦的心肺之火(咳嗽咽痛),再到中焦的肝膽脾胃之火(口苦目赤),最后至下焦的腎火(小便赤痛),逐一清遍全身之火。
2.安神助眠:取梔子花10克,配上淡豆豉煮水,可以自制簡化版的經(jīng)典名方“梔子豉湯”。它能交通心腎,引腎水澆滅心火,特別適合夜晚輾轉(zhuǎn)反側(cè)、需喝涼水才能夠平靜下來的“心火亢盛型”失眠患者。
3.涼血止血:典籍中記載,梔子花能“止鼻衄血,消痰”。對于熱迫血行引起的出血,比如鮮紅的鼻血、咳血、尿血等出血情況,可將梔子花焙干研末后吹進鼻腔,或搭配槐花泡茶飲用,通過其涼血的功效,可以讓“沸騰”的血液平靜下來。
4.利濕退黃:將梔子花與茵陳、大黃等中藥材配伍后制作的“茵陳蒿湯”,至今仍是治療肝膽濕熱的經(jīng)典藥方。對于濕熱郁結(jié)導(dǎo)致的黃疸,如面目肌膚發(fā)黃、尿黃如茶等,梔子花可以起到泄熱利濕,促進膽汁排泄的作用,從而緩解癥狀。
梔子花的自帶“加分項”
梔子花富含維C、維E等抗氧化劑,可以延緩細胞氧化損傷。同時它還蘊含了黃酮類物質(zhì)和揮發(fā)油成分,可以有效緩解瘡瘍腫、刺激胃液膽汁分泌,起到抗菌抗炎、促進消化的作用。
寶花甚好,用之也需避其鋒芒
以下人群,請避免使用梔子花!
1.脾胃虛寒者:脾胃虛弱、久病體虛、腹瀉便溏者食用后可能雪上加霜,加重腹瀉。
2.體質(zhì)虛寒者:素體怕冷、手腳冰涼者及經(jīng)期女性應(yīng)避免,以免引發(fā)腹痛。
3.特殊人群:嬰幼兒脾胃嬌嫩,慎用梔子花;孕婦如需清熱,應(yīng)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適量使用。
4.過敏體質(zhì)者:可能出現(xiàn)皮膚瘙癢、紅腫等過敏反應(yīng)。
其他人群在使用梔子花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干花每日使用6—10克為宜,鮮品食用不超過50克;不能與黃柏、黃芩同用;小便清長、舌淡苔白的虛寒者禁用;避免長期大量服用傷及脾胃。
梔子花這朵夏日精靈,清熱不留濕,瀉火不傷正,難怪古人贊其“雪魄冰花涼氣清”。您身邊是否也有動不動就“上火”的朋友呢?讓我們一起把這朵集顏值與才華于一身的夢中情花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吧。
供稿:區(qū)衛(wèi)生健康委
編輯:陳美玲 顧彩華(見習(xí))
初審:岳順順
復(fù)審:方雨斌
終審:劉墾博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